華為員工晒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馬上私信關鍵字“績效”,發送100分鐘內部薪酬績效管理視頻

眾所周知,華為在國內是出了名的三高:高人效、高績效、高收入

華為的員工是非常的拼命,經常加班到深夜。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最近就有一名華為員工曬出了自己的加班記錄表,讓不少網友驚歎不已,

原因是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就連星期六也在加班,而且加班幾乎都是在晚上11點到12點左右的樣子,有網友直呼這也太瘋狂了,這樣加班是不道德的。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對此,很多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1、連續幾個月幾乎都是12點後下班,瞭解一下,你以為是在混時間嗎?是真的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真正幹了很多事情不見得。白天工作效率太低,總會被各種會議打斷。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2、這樣加班,主管考評要背C。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3、曬加班的同時,請把工資也曬一下,廣州多少地方一個月3-5000千的,錢給夠了。該知足了。

4、老子每天加班到十點,趕貨的時候加班到凌晨三四點的,今年都有十幾回!

十二點之後的,每個月有那麼四五天!一個月就一兩天休息!我都沒說累,你們這些坐著辦公室吹著空調,拿著高几倍工資的還嘰歪個基霸!

5、只要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宿舍。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為何華為員工如此敬業又拼命?

華為在國內是這幾年崛起最快的企業,在國內一提到華為的管理方式,大多數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而說起華為的薪資,大家也都知道華為的薪資是較高的。

2020年一季度,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8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這一增速大幅低於上年同期的39%。外媒表示,華為受到了疫情等方面因素影響。

華為第一季度淨利潤率為7.3%,第一季度數據未經審計。

華為還表示,今年Q1,與合作伙伴一起快速上線了多種5G和AI醫療應用,為抗擊疫情、拯救生命發揮通信人的專業所長。AI輔助新冠CT診斷,將CT看片時間從12分鐘縮短到2分鐘,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5G遠程視頻會診,彌補一線專家資源不足,提高重症患者診療效率;AI熱成像人體測溫,提升了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效率。

事實上,早在2017年,華為年報顯示,當年其發生的僱員費用為1402.85億元,比2016年的1218.72億元增長了15.11%。

在僱員費用中,華為2017年支付僱員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為1068.51億元,較2016年增長將近127億元。此外還有171.55億元的“時間單位計劃”。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這段話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華為給員工付出那麼高的薪水,卻依然能夠在近幾年飛速發展。

所以說想要能人,工資一定要給足人。

若是不能,人連安心生活都不能,還能有什麼精力來工作呢?

作為公司層面來說,工資可以給,但是卻需要員工能為公司做出一定的貢獻,創造一定的價值。若是公司在無法盈利的情況下,企業主看不到你的價值,那麼自然也不可能給到那麼高的工資。並且如果固定高薪,沒有一定的制度,那麼也只能養閒人,養懶人,將能人養廢!!

華為員工曬出加班記錄引熱議,網友:錢給夠,我可以住在公司

任正非說:“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

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以奮鬥者為本是華為的文化,一系列的獎勵制度,也保證了讓奮鬥者不吃虧,讓奮鬥者去創造華為的奇蹟。

好的平臺,就像華為這樣,員工通過奮鬥能夠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

雖然累一點苦一點,沒有時間逛街、泡劇、聚會,卻也過得充實,無論是給職業發展還是未來規劃,都打下了一個基礎。

如果員工只會做形式,做過程,而不對結果負責,這個企業很快就會死掉。

所以,一切企業必須形成結果導向文化,構建結果導向的績效文化。

好的薪酬模式,必須是:

結果導向,數據說話,效果付費。

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必須要讓員工對經營結果負責,而不是走形式,做無用功。

真正高績效的員工,從不曬加班,而是用結果說話,公司購買的不是員工的時間,而是其創造的價值。

激勵機制該如何設計,要考慮如下因素

一、企業要努力的人,而不是最貴的人

有些企業老闆,不知道從那個大佬那裡聽來的理論,要用最高的薪資聘請最優秀的人才。

這個道理聽裡來不錯,但能執行嗎?

我非常贊同高薪養人,但我不認同企業一開始就高薪,你錢都還沒賺回來,你就高薪,你知道賺錢是需要過程的,當過程的結果都還沒到來的時候,你就死掉了。這有什麼意義?

在這個事情,我比較贊同將賺回來的錢合理的分掉,我也認為絕大多數企業主不會在這個問題糾結。

那回頭來說,招聘是不是該招聘最合適的人,最努力願意一起共同發展的人來共同成長,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比挖幾個看起來閃光點滿多的人實在的多。

二、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

因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所以,老闆們,要學習任正非:做好績效管理,給高績效者加工資,炒掉只會曬加班的人


圈子封面

績效大講堂

圈主:胡老師談管理

37成員

進入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