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對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影響就業的路徑研究

針對人工智能影響就業的路徑和機制問題的研究, 國外學者大多從經濟學原理的角度提取影響因素, 並通過經濟學理論公式進行推理, 形成影響路徑。Daron等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四種效應:一是環境效應, 即在價格和產量一定的情況下, 機器人的運用會導致生產崗位中對工人的需求減少, 進而降低就業量;二是價格-生產率效應, 即生產自動化通過降低行業的生產成本, 擴大了行業的生產規模, 最終導致勞動需求增加;三是規模-生產率效應, 即生產自動化會擴大總產出, 相應地提高了勞動力需求;四是位移效應, 指的是機器人在生產中使用數量的增加, 形成資本對勞動的替代, 於是工人在工作崗位中轉移, 從而減少了勞動力需求。並且他提出, 機器人或自動化對勞動力市場的正負影響與其對勞動力成本的節約程度有關。雖然Daron的理論在研究人工智能與就業關係中有一定的適用性, 然而, 由於人工智能不僅可以運用到第一、第二產業, 目前正在不斷向服務業轉移, 這將難以用生產效率來衡量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同時, 人工智能在服務業中的運用將帶來的可能不是行業規模的擴大, 而是在同樣規模下服務模式的改變。緊接著, Daron又在之前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影響路徑, 即技能與技術不匹配導致新技術生產率受到限制, 導致就業量降低。

國內外對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影響就業的路徑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