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何時才能不變成老人的枷鎖?

今天的新聞裡看到兩起相似的事情,一起是丈母孃到異地幫女兒帶娃三年查出嚴重抑鬱症,另一起是婆婆帶腦癱娃三年,兒媳生二胎又甩給婆婆,接著宣佈生第三胎,婆婆不堪重負跳樓身亡。

讀者看到尚且痛心,何況當事家庭。

那位得了抑鬱症的丈母孃尚有挽救的餘地,後面那個跳樓的婆婆,將成為兒子、孫子一生的痛苦。

生兒養育本是喜事,但是在當今經濟環境下,因生育造成的生活壓力不可小視。

兩口子雙方都要上班的,只能請老人幫忙帶孩子,或者出錢請保姆帶孩子。

有一方不上班,辭職在家帶孩子的,另一方經濟壓力大,也容易造成家庭爭吵。

所以養育孩子這個問題需要人們結婚前謹慎思考。

養不養得起?誰來養?誰幫忙帶?掙的錢夠不夠養孩子?

在沒有做好生養孩子的心理準備前,也不要隨便生孩子。

01

如果決定了生孩子,就要面對經濟壓力和養育壓力。

事前協商好,做一個口頭約定或書面約定非常有必要。

照章辦事,分工協作。

妻子如果辭職帶孩,丈夫就要對妻子的犧牲和付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能嫌棄妻子“不掙錢”,“只是”帶帶孩子。

要知道,妻子在家裡帶孩子,是犧牲了她的工作掙錢機會的。

她在家中要身兼月嫂、保姆、清潔工、廚嫂、家庭教師等多種職責,換算成金錢是一份普通人的工資無法相比的。

丈夫對妻子帶孩這件事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如今既有很多人不理解妻子的付出,造成矛盾、抑鬱、糾紛,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丈夫認識到妻子帶孩的可貴,努力給予支持。

02

如果請丈母孃或婆婆帶孩,那麼:

要麼給予一定的酬勞或補償,對老人的勞動成果表示尊重。

如果沒有能力給酬勞,那麼在態度上、心理上要充分尊重老人。

兩口子和和氣氣,下班後及時跟老人換手接替,在家庭相處中互相多為對方著想,儘量減少矛盾摩擦,帶孩的辛苦就能減輕許多。

對老人帶孩看不慣的年輕人,要麼就自己帶、不指責,要麼就耐心與老人溝通,儘量多取得一些共識。創造一個儘量和諧的氛圍,對孩子的好處是最大的。

到年輕人家中幫忙帶孩的老人也要對晚輩給予極大的耐心,雙方不同的生活習慣不能一指責了之。

商討怎樣好好帶孩子、解決眼前的問題才是目標。把家裡吵得雞飛狗跳、老少不寧肯定不是喊老人來帶孩的初衷。

03

帶孩無論對年輕人還是老人,都是一件體力活兒,誰帶都會累。

把丈母孃或婆婆請到家中帶孩的年輕人一定要主動關心老人的健康狀況。千萬不要等到老人累出疾病才後悔。

要有一顆體諒對方的心,老人幫忙帶孩了,年輕的父母都要懂得及時感謝。

老人離開故鄉太久了,要利用年假、春假等時間讓老人休息、返鄉。每個人都有心靈的港灣,老人也有。不要仗著老人是娃的親爺奶,就不要錢似的拼命使喚。

人與人之間,尊重是一個大前提。有俗話說,不幫你帶孩是本分,幫你帶孩是情分。其實中國的爺爺奶奶絕大多數都是愛孩子的,絕大多是都是願意幫忙帶孩子的。

作為晚輩,接受了長輩的付出、幫助,就要有一顆時刻願意去感恩、反哺、關懷的愛心。

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主動關懷自家的老人。

不要等到悲劇發生了再後悔,那就遲了。

關懷和愛,要趁早!

帶娃何時才能不變成老人的枷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