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虛擬現實,也就是VR,是這幾年科技和應用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 今天,以“零界·未來”為主題的首屆VIVE虛擬生態大會(V²EC2020)如期召開,這也是全球首次將線下的大型活動放在VR中舉行,以完全的虛擬交互形式呈現。來自50多個國家的觀眾參與到此次虛擬盛會。

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關於虛擬現實概念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Aldous Huxley 1932年發佈的小說《Brave New World》。小說故事以26世紀為背景,描寫了機械文明的未來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場景。這本書中提到“頭戴式設備可以為觀眾提供圖像,氣味,聲音等一系列的感官體驗,以便讓觀眾能夠更好的沉浸在電影的世界中。”在這23年後的1955年,攝影師Morton Heilig設計出了原型圖。

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一系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使得虛擬現實的體驗變成了現實:1980年美國遊戲公司雅達利(ATARI)組建了虛擬現實實驗室用以開發相關硬件;1987年全球首款商用化的VR頭盔產品誕生,成為這一階段的標誌,隨後任天堂、索尼等公司均推出了VR遊戲機,形成一輪VR商業化熱潮,但因計算機處理能力仍顯不足,此次商業化熱潮並未能夠一直持續,虛擬現實設備主要應用在一些政府和專業機構,比如航空航天局的飛行模擬裝置等;大眾化的虛擬現實設備大多隻能面對虛擬現實專業開發者和少數愛好者,代表性的設備有VirtualI/O1995年發佈的i-glasses、LindenLab1999年推出的硬件“TheBig”以及後續演進的基於3D軟件的虛擬世界“第二人生”、以及SAS公司創造的360度虛擬現實體驗空間cube-room等。

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隨著虛擬現實產業快速發展,相關關鍵技術進一步成熟,vr設備在畫面質量、圖像處理、眼球捕捉、3D聲場、機器視覺等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目前,業界有三大頭顯一說,指的是索尼PSVR、 HTC Vive以及Oculus CV1,這三款VR代表目前VR設備的最高水平,並且它們都屬於主機端設備,需要一臺PC或者特有的主機系統的支持,並且它們都用於空間定位技術,且都擁有獨佔平臺的支持。因此不論是顯示、體驗、內容上都是目前最頂尖的。

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其實除了高端的vr外接設備,初次接觸VR,想要體驗一下VR感受的童鞋,可以考慮入手一款手機VR。

手機VR基本就是基於你手機的處理器,VR眼鏡提供一個鏡片和頭盔,手機需要下載一些帶有VR資源的app才能使用,手機VR的優點是便攜,價格也比較便宜,缺點是非常依賴手機的性能,手機分辨率越高,畫面越清晰,使用體驗越好。

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3月21日18:00,虛擬偶像“麟&犀”的“以心伝心有靈犀-Borderless Live 5G-”5G+VR跨國演唱會將舉行!此次演出是全球首場中日同時直播的5G+VR演唱會,將在咪咕圈圈、咪咕視訊、移動雲VR平臺以獨家VR視角直播!

如果你對vr感興趣的話,可以來體驗一下這場盛會。

首屆全交互VIVE虛擬生態大會開幕,體驗虛擬現實黑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