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要发放消费券,而不是直接发钱来刺激经济?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消费券已经成了全国人民热议的话题。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刺激消费,全国已经有将近70多个城市都开始发消费券。通过派发电子消费券,撒钱鼓励老百姓消费,刺激经济。

面对疫情,现在世界各国的主要举措有三个:

  1. 加大基建投资和公共服务领域支出
  2. 直接发现金
  3. 发放消费券

我国截至到3月底,大概有 25 个城市先后公布了投资计划,总投资额大约达到 50 万亿。这笔投资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投入到新基建项目当中去。

目前,美国启动了紧急救援计划,向中低收入人群每人发放 1200 美元。

加拿大也公布了 1070 亿加元的救助计划,向失业人员每人每月发放 2000 加元,相当于 1 万多元人民币。

英国给受疫情影响无法工作的人,直接发放他们工资80%的现金补贴。

但是有人会问:在欧美国家,对抗疫情都直接给现金,为什么咱们国家要发放消费券?直接发现金不是更好吗?

今天,我就来讲讲这里面的秘密。

01 政府刺激经济的 “ 乘数效应 ”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个著名的宰相,名叫管仲。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齐桓公就着急了,他问宰相管仲,这次旱灾百年不遇,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办?

管仲说了句感觉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大王,我看您的宫殿挺旧了,咱们是不是应该把宫殿修一修啊?”

一听到这个回答,齐桓公都懵了,我靠,你管仲是不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管仲慢慢悠悠解释道:

“您看,咱现在国库很充足,咱要是直接把钱都发给老百姓,那他们肯定就会把钱存起来,老百姓也会变得懒惰,只愿意等着国家发钱,不愿意工作。但如果咱们是修宫殿的话,就可以从国库里面拨款出来,雇佣外面那些灾民,不仅宫殿修成了,老百姓通过劳动还能获得收入,有了收入就不会挨饿了。”

管仲的这种做法,就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提到的“

乘数效应”: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使国民收入增加,导致总需求成倍扩大,从而促进企业再生产,带动就业和消费,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衰退。最近有很多经济学家就认为,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很像 1929 年的美国大萧条,比 2008 年的经济危机要危险5~10倍。

出于防控疫情的考虑,咱们全国各地之前都施行了封城、限制出行等措施,商场、饭店、电影院、健身房等各类消费场所关闭。在这样的时期,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因为疫情的缘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逐渐复工,但是还有很多企业无法复产复工。据统计,全国1-3月全国104327家企业申请注销。企业没有效益,老百姓也没有收入。这就导致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都出现了大幅度的缩减。

现在疫情好转了,企业逐步正常运转、商场解封、街边的店铺也开了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问题也来了,现在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大家都因为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减少消费开支,不敢消费,再加上大家并不敢这个时候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所以即便是营业了,但是还是没人来消费

看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更直观了。今年 1 ~ 2 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20.5%,其中餐饮收入下降 43.1%,商品零售下降 17.6%。

政府为什么要发放消费券,而不是直接发钱来刺激经济?

这个时候,稳定国民信心和提升消费能力,成了当前必须要面对的任务。因此,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理论就在一次被运用上了。

02 为什么选择发消费券,不发现金?

政府为什么要发放消费券,而不是直接发钱来刺激经济?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不直接发钱呢?其实,这个主要跟我们的消费方式有关。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美国40%的家庭,都拿不出400美元的应急资金。这是因为,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借钱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常态。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中国人比美国人要稳健得多,我们的居民储蓄率高达45%,处于全球最高水平

这就意味着,如果给美国人发钱,拿到钱之后,转身乐乐呵呵的就去消费了。但是如果给中国人发钱,那么大家会乐乐呵呵的转身把钱存银行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直接给现金,而咱们国家是要发消费券。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消费券本身也是真金白银,本质上就是给大家伙减税。消费券本身也是政府真金白银掏的钱。

比方说,发放5个亿的消费券,消费券设置为满40减10,国家承担一部分,算上商品本身所含的税,

平摊下来财政投入可能只有1个亿,但要是发现金,那就是一块是一块,5个亿全都得自己掏

但是因为消费券往往只能用于特定领域消费,比方说零售百货、餐饮、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那么在理想的情况下,消费券能拉动上游供给和下游需求,撬动大约10-15倍的杠杆。这可比直接发现金,成本低多了,而且效果显著得多。

有券商测算过,如果今年全国发放消费券达到2400亿,那么全年的消费增速可能达到8%以上。

还有一点,我发现目前全国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大多有竞争补贴,也就意味着拿到券的人既可以选择去吃饭花掉,也可以选择购物消费掉,而商家之间会竞争这个补贴。

这样通过市场的大力竞争,人们的钱和消费券,就会流向那些更有强竞争力和更高效的商家。所以,发放消费券,不只是为了刺激消费,更是促进整个经济的良性发展。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与投资相比,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更直接、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疏通生产循环。

03 也要小心 “ 消费券陷阱 ”

政府为什么要发放消费券,而不是直接发钱来刺激经济?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消费券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各个城市都在大面积、大批量发放消费券同时,也会存在风险。

首先,这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消费券的钱是从哪来的?当然是从地方财政的口袋里掏出来的。

很多地方财政,原本就已是捉襟见,甚至债台高筑,再加上防疫期间的各种支出,因此今年地方财政压力会非常大。

此外,今年要加大基建投资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由此导致的地方财政压力也很大。而一旦各地没钱,就又要开始拍地卖地了,至于结果,你懂的。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二是消费券并不能改变消费者的收入预期。

只有收入预期改变,才可能真正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三是消费券有可能使得消费欲望提前满足。

一些消费完成了以后,后期就很难继续来提振。比如说一些家电等生活耐用品,谁也不是天天买电视,月月买冰箱啊。

短期内来看,用消费券刺激消费了,但事实上只是将未来的消费需求提前,却掣肘了后续的消费增长。这不过是一种跨期替代效应,在长期拉动内需上,作用微乎其微。

另外,消费券也不建议频繁发放

毕竟促销费、扩内需是一场持久战。真正要想拉动内需,还是得千方百计要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国民负担,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说直白点,大家兜里钱多了,负担减轻了,才能真正的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您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