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引言

提起北齊時期,我們腦海之中所呈現的便是北齊在與北周的競爭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對於北齊的失敗告終,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這是關西對關東的勝利,而站在微觀的角度來看,北齊這個國家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中,伴隨的卻是關東兩個都城之間的矛盾,在這一層又一層的矛盾之下,所凸顯出來的便是內部的消耗以及政治的動盪不安,也正是在這樣的動盪不安之下,北齊由泱泱大國變成搖搖欲墜。

在當時北齊實行的是兩都體制,也就是一個國家裡面有兩個都城,也就是有兩個統治者,而這兩個都城分別就是鄴城和晉陽,也正是這兩個都城在相互制約又相互發展的過程中,貫穿了從東魏到北齊之間的這四五十年。

北齊的建立

在北魏經過了戰亂與藩鎮隔絕的狀況之下,被分為東魏和西魏。

也就是高氏和宇文氏所控制的兩方政權,在這其中北魏孝文帝被迫禪位,改國號為齊,也就是北齊。

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而高氏這一方到北齊的建立,所起到的軍事力量以及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在軍事力量這一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點也就為北齊王朝的軍事力量奠定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除此之外,北齊在當時的內憂外患形勢之下,也要求北齊必須要保持比較強大的軍事實。

這是因為北齊自從建立以來,統治階級內部各個階層之間的糾紛是一天比一天嚴重,並且對統治者不滿的宗親貴族,也曾經多次發動了叛亂,在這其中孝昭帝能夠登上皇位也靠的是發動叛亂而篡位的。

除了內部的鬥爭之外,被其在外部環境而言,坐落於地勢比較平坦的華北平原之上,這個地方就屬於容易攻打,但是卻不容易守

在當時北齊在北部受到突厥和契丹族的威脅而在南方,卻有南方的政權不時地進行北上,對被其進行騷擾,在西部同時還有著,北周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北齊扼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

只有壯大了自身的軍事實力,才能維護國家的安全,維護這個朝代長遠的發展下去。

北齊的階級及其統治結構

北齊自從建立起來之後,君王中期之間的爭端一直都沒有斷過,並且各個階層之間的勢力也互相抗衡,這就使得北極朝廷內部政治動盪不安。

在這些人裡面,勳貴可以說是高氏政權的主心骨力量,這是因為北鎮的勳貴有著北鎮作為強大的後盾,並且在當時追隨著高歡南征北戰。

在東魏建國之後,高歡掌握著朝政的大權,所以在這時四處征戰的將領們也紛紛得到了封賞,地位也是相當高的。

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但從表面上來看,他們似乎都有著各自的利益和目標,但是從深層意義來看,這些勳貴之間並非是簡簡單單的,站在同一個角度,最重要的是內部核心的凝聚力量還是十分強大的。

與此同時,東魏與北齊可謂是一脈相承,在這種兩都體制之下所建立,在這四五十年內,兩個都城之間處處相互利用,處處互相競爭,這就使得各種矛盾日益激化。

然而在當時對周邊地區進行討伐以及防禦,北周時期也曾經出現過擰成一股繩的局面。

但是在這種擰成一股繩的局面沒有多久之後,卻又因為兩個都城之間的互相猜忌而導致內部越發的不和平,最終削弱了兩個國家的國力使得維繫這種發展的紐帶斷裂,失去了平衡,所以北齊最終走向了滅亡。

但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在南北朝末期的時候,關東一帶地區的爭執是兩個都城之間矛盾的出發點,但是在最後的更大規模的爭執便是關東和關西之間的矛盾。

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而這種兩督體制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魏末年時期,對於晉陽以及高歡所設立的晉陽大夫在這其中就是淋漓盡致的展現,在高澄高揚、洋這些主君的治理下,晉陽的實力是相當雄厚的。

同時高歡還在晉陽壩府附近設置了晉陽兵,為了降低晉陽對軍事方面的威脅,所以北極的皇室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對這些官吏進行了政治方面的干預,並且逐步地取代東魏初期勳貴在政治層面所獲取的權利。

在經歷了侯景叛亂之後,便大幅度的收集軍權,向著中央集權來發展,並且邊鎮的將帥使用大量都用的是宗室之人,就像高長恭以及高延宗這些人都是屬於宗氏之人,也就是直系的這些親屬。

所以在北齊對於各個階級的統治之中,宗氏是一個很重要的勢力集團,這在其中很多的程度上都傾向於血緣這一關係,並且因為血緣中法的關係中事業往往能夠獲得較大的權利,將很多的權利都握於自己的手中。

為了削弱勳貴對於軍權方面的掌控,所以高洋執政期間,便大力的提拔這些宗氏的將領。

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在他執政的這一段時間內,大都督府的每一任大都都都是由皇室的宗親所擔任,並且宗親所掌握的權利都十分大,就讓這些勳貴失去了一覽政權的局面。

《資治通鑑》中記載:"齊尚書左僕射徐之才善醫,上皇有疾,之才療之,既愈,中書監和士開欲得次遷,乃出之才為兗州刺史。五月,癸卯,以尚書右僕射胡長仁為左僕射,士開為右僕射。長仁,太上皇后之兄也。"

可是隨著這種倚重中式的做法,在這其中宗氏的勢力卻逐漸的增強,最後也出現了不少的叛亂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來看薛仁貴勢力完全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削弱,反而是增加了一股威脅皇權的力量,那便是君王一手扶植起來的宗室。

到了北齊後期的時候,高湛登上地位之後,恩悻勢力逐漸的受到重用,成為了主心骨的力量在當時手中開始逐漸地握上了實權。

恩悻的勢力可謂是控制了整個北極的朝政,幾乎所有的恩悻都擔任的軍中職。

雖然在這個時候掌握了不少的軍權和政權,但是這些人思想以及道德並不是十分的高,所以導致了發展到最後北魏政治十分的腐敗,這對北魏的滅亡就像是一劑催化劑。

北齊的軍權轉移

北齊深知要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才能夠穩固自己的國家,但是軍事力量與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息息相關,為了鞏固自身的利益,同時也為了鞏固皇權,所以君王勳貴集團恩倖這些勢力集團之間的紛爭日益劇烈。

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這無疑於就加快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鬥爭,這種內部的鬥爭加速了北極走向衰退,並且直至北周被吞併。

但在這其中北齊的統治者一直都在追求著致力於實現中央的集權,但是在這條實現中央集權的道路上,從來沒有真正的落實到位,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找到過可以真正落實的辦法。

就像是重用漢族人,是又或者是大力扶持皇室的宗親掌握實權,還是到北魏的後期任用恩倖,這一系列的做法無不體現著加強中央的集權。

可是在這種種的做法背後都是統治者為了一方面來鞏固自己的皇權,另一方面也是使得各個地方的勢力能夠得到相應的制衡,所以才會採取這樣的做法。

可正是出於制衡權勢的這一需求,統治者才會更加有意識的去維持各個勢力之間的平衡,也才使得這種分權的政策最終造成了北極內部的政治動盪不安。

這種分權的決策也可以說是北齊內部動亂越來越明顯,內部鬥爭越來越激烈的最直接原因。

到了武成帝上位之後,恩性的勢力逐漸掌握了朝政的大權,並且在恩性掌握大權之後,宗族的勢力以及勳貴集團勢力中的那些精英以及帶頭人物,相繼被殺害。

這也就造成了,北齊的朝中一瞬間就沒有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也沒有了可以再次領兵征戰四方的主帥,更何談可以再次征戰四方之人,征戰四方的軍隊。

北齊丨王朝的覆滅:權力階級的矛盾與軍權的分化

在恩悻們和士人聯合起來打擊中式發展和勳貴集團發展之時,這無疑與也是勳貴集團的削弱,而在這削弱的背後,也意味著北極的軍事力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

因為將士和統治者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不信任,並且在北齊與北周進行軍事戰鬥的過程中,北極的軍事戰鬥力明顯的減弱,以至於在這之後的軍事鬥爭中,北齊不能夠阻擋北周的進攻,這就導致了北齊最後被北周所吞併。

結語

北齊從始至終都謀求中央集權,都十分的重視軍事力量的壯大。

而在這軍事力量之中,勳貴集團無疑於是軍事力量的主心骨,可是北齊的統治者在當時為了制約勳貴集團的發展,再加之以當時士人和恩悻性勢力的聯合,使得很多的勳貴集團首領被殺,這無疑於就削弱了北齊的軍事實力。

同時在這種做法之下,分權的機制也給北極帶來了很多不安定和不穩定的因素,在士人和恩倖的聯合打擊之下,勳貴集團的勢力日漸被架空,權力大幅度的縮小,手中的實權幾乎完全喪失。

與此同時,恩倖的勢力逐漸掌握了軍政大權,在這長期的內部鬥爭之下,消耗了很多的精力以及國力和財力,最終龐大的王朝一步一步走向覆滅的深淵。


參考歷史文獻:

《北史》

《周書》

《北齊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