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謹防五大傾向

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是:一幫不熟悉農村的人,在給一群只圖政績的人,做一堆農民看起來新鮮,而城裡人看起來遍地皆是、似曾相識的所謂鄉村“樣板工程” ,到底是擺給誰看?是上級領導?還是農民?抑或是城裡人?鄉村振興的關鍵一定是城鄉融合,農村人少了,沒有了有生勞動力和消費能力,如果引不來城裡人就是瞎折騰。

【正文】

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明晰了思路、確定了重點。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積極響應、強力推進,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際工作中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措施,開展了紮紮實實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有些地方由於認識偏差和定位不準,其效果不盡如人意,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風險,需要我們加以注意。

鄉村振興謹防五大傾向

謹防產業同質化傾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現代農業加快推進,鄉村產業形態不斷豐富,鄉村產業融合漸成趨勢,利益聯結機制逐步構建,農村創新創業日漸活躍,產業扶貧紮實推進。但迫於短期求速求效的政績壓力,基層政府可能出現做大產值、做大規模、推高檔次,甚至希望產業發展一步到位的想法。

一些地方將發展重心從農業轉到旅遊業,但項目佈局、業態發展又與農業毫無關聯,產業發展不約而同傾向民宿化、康養化、旅遊化,這類趨同的文旅樣板項目在短期能實現較快發展,卻很難在長期實現持續性增收;一些地方在側重發展第一產業時,跟風市場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動輒就是數十萬畝的單一產品生產基地。

諸如此類的產業“升級”可能加劇政府債務負擔,提高地方宏觀槓桿;相鄰多個縣區作物品種高度一致,大量同質農產品集中上市後可能產生“穀賤傷農”效應,造成農民收入不增反降。推進鄉村產業融合升級,鄉村旅遊要遵循產業經濟發展規律,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突出特色;農業要重視品牌培育,結合自身傳統優勢推進“品種品質品牌”建設,以良種提品質、以品質樹品牌。

鄉村振興謹防五大傾向

謹防人才招引盲目化傾向

在鄉村振興大潮中,一大批紮根農村的優秀“土專家”“田秀才”和農業職業經理人不斷湧現,外出農民工、退伍軍人、農村大中專畢業生加速返鄉創業,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正穩步打造,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的激勵政策也愈加多樣化。為了短時間內優化人才結構、做實返鄉人才儲備,基層政府容易出現招引人才單純重視“數量”的苗頭。

比如,按照過去招商引資“拉項目”的模式招引,通過目標考核攤派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指標等,這種做法的後果是一旦政府的扶持減弱或是補貼週期結束,返鄉人才就有可能“跑路”;又如,以金融信貸槓桿撬動,通過貼息貸款方式進行扶持等,這種情況下貸款需求容易被放大而形成運營風險,被扶持人如果商業思維跟不上,輕則前期投入資本虧損,重則因巨大借貸負擔而致貧返貧。

推動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激勵本土各類人才積極投身鄉村建設,充分激發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揮技術技能優勢;另一方面,要通暢人才返鄉創業渠道,構建“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流得動”的長效機制,引導返鄉精英培養現代商業思維、共享思維和風險防範思維,實現精準招引。

鄉村振興謹防五大傾向

謹防生態打造單一化傾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農業綠色發展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增加,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性穩步顯現。伴隨百村容貌整治、院落優化改造等舉措的落地落實,農村居民對“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等村莊整治模式普遍持高度肯定態度,但與此同時,也可能激發基層政府簡單化“大拆大建”的動機。

一些地方在古村落改造中,以傳統建築、祠堂遺蹟維護難度大、成本高、經濟上不划算為由,以重建代替重修,切斷了村民的文化認同與傳承;或是在鄉村宜居環境打造中,斥巨資栽種珍貴景觀苗木作為“網紅打卡地”,甚至按照城建理念在鄉村興修一座“小城鎮”。上述打造宜居生態的方式,既不適宜鄉村居民起居生活和農業生產,更造成了後期養護巨大負擔,失去了鄉村風貌“農”的本色。

鄉村宜居生態建設是個長期過程,要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不搞脫離農村實際、違背農民意願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在保留原始風貌基礎上扮靚農村,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村莊各顯其美,城鄉美美與共。

鄉村振興謹防五大傾向

謹防原生文化削弱化傾向

進入新時代,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農民情感認同、行為習慣形成有效轉化,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得到大力傳承保護弘揚,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化、城鎮化進程對傳統農村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帶來了顛覆性改變,衝擊著傳統農村社會的共同體意識和傳統文化體系。一些地方過度強調“建築是文化的承載”,大肆開發民居建築群落、廊橋樓閣院廳,致使許多優質鄉村文化資源被破壞,鄉村建築風格“千村一面”,沒有特色與個性;或者為了迎合旅遊消費需要,簡單地為當地產業披上“康養文化”“水果文化”等“新文化”外衣,原生文化日漸式微。這些做法容易造成農村社區文化認同日益弱化,鄉土原生文化保護傳承難度加大,導致鄉村“靈魂”走樣、歪曲。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保護原生公共文化空間,尊重農村文化生成法則,實現對原生公共文化空間的保護;要重視文化與產業的有機銜接而非簡單結合,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與旅遊產業深層次、多樣化、全方位融合。

鄉村振興謹防五大傾向

謹防農民邊緣化傾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有力發揮,黨組織對農村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進一步加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穩步完善,鄉村社會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安定有序,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顯著增強。

然而,當前在“求快”“出成績”思想引導下,少數基層政府存在一手包辦、過度干預的苗頭。譬如,介入基層自治事務,以領導意志替代市場規律,一廂情願發展自認為有前景的特色產業,造成基層政府唱“獨角戲”,而農民群眾卻無從下手;當前中央和省級政府投放的鄉村振興項目資金規模普遍比較大,一些基層政府傾向於“向上看”而非“向下看”,樂於比照上級要求和標準進行項目設計和推進,忽視當地發展短板和農民群眾需求,使得項目最終淪為“政績工程”。

激活農民主體地位,要將政府決策與農民期盼精準對接,喚醒農民的角色意識、自主意識,讓廣大農民對鄉村振興有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形成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有機統一的局面;鼓勵和支持農民自主討論、協商制定鄉規民約和發展定位,幫助農民瞭解、熟悉村級事務決策、協商和監督的規則、技術,提升農民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主體和受益主體的法治思維能力、自我提升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