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金手指是商鞅变法,还是地理优势?

01

因为一个特殊原因,后世人对于战国历史有着许多严重误解,战国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需要纠正的观念也最多的一个时期。

这个特殊原因是:秦始皇烧毁了六国史籍,只剩下唯一的秦国史书,而秦国史书过分简略,存在大量错漏之处,还有被秦始皇故意篡改的地方。

(丞相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史记·六国年表》)

历史总不能留下一片两百多年的空白,战国时代发生了许多激烈的战争,精彩的故事,大家都很感兴趣,到了汉初,后人开始重建这段历史。没有可靠的正史记载作为依据,他们是怎么重建的呢?他们只能根据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和印象。

后人回顾历史是从后往前看的,他们记忆和印象最清晰的是离他们时间最近的战国后期这段历史(前279-221年),对于战国中期(前340-279年),他们的记忆和印象不那么清晰,所以,他们把一些战国后期留下的记忆和印象覆盖到了战国中期的身上。

战国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战国策当中记录了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著名故事,苏秦挂六国相印,集合六个国家来围攻秦国;张仪分化瓦解六国,说服它们分别倒向秦国,以便秦国接下来对它们各个击破。

按照苏秦,张仪的故事,在战国中期,合纵连横的国际外交活动是围绕着秦国进行的,这就给我们制造了一个错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指数级暴涨,它不仅从弱国变成了强国,而且变成了最强国,不然一个“不与诸侯之会盟”的孤立国家,怎么会转眼间就身处国际外交活动的中心,六国这么重视它呢?


接下来,秦国开始不断扩张,蚕食六国,六国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阻止秦国的推进。秦国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它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猛打猛冲,直至最后统一天下。

这些对于秦国的普遍印象不能说是错,只不过它的时间线被拉长了,它只适用于战国后期,不适用于战国中期。

在战国后期,秦国确实是国际外交活动的中心,无论合纵还是连横,都是为了应对秦国,六国畏惧秦国和畏惧虎狼一样。

但是,上溯到战国中期,秦国还没有这样的地位,它只是强国当中的一个,各国不觉得秦国的地位比其他强国更突出,它们对待秦国的态度和对待其他强国没什么差别。

我们查阅战国中期留下的史料,比如诸子百家的书,这些书里提到秦国的时候都是一笔带过,很难发现这个时期的人对秦国有什么特别关注,也很难发现他们已经对秦国产生了某种畏惧情绪,和秦亡后重建的史料氛围大不相同。

02

那么,战国中期和战国后期国际格局存在巨大差别,关键因素是什么?关键因素是,在战国中期,东方有一个齐国,无论斗智斗力,齐国都一点不输秦国, 它是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遇到的最难搞定的对手。

在战国后期,齐国缩头乌龟的形象深入人心,它只会消极防守,只会被动挨打,而且挨打之后还不还手,最后秦国来灭它的时候,它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它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窝囊与无能,对国际形势演变,它所起的作用小到看不见。

由于战国后期齐国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太鲜明,这个印象覆盖到战国中期,人们自然难以凭空想象,齐国曾经位于截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那时的它傲视天下,目空一切,积极有为,它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各国对齐国深感敬畏,就连秦国也多次对齐国表示退让,不敢硬来。一听说齐国开始扩张,各国就紧张起来,它们极力阻止,群起而攻之。

所以,并不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就直接准备去统一天下了。此后它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资格赛阶段和正赛阶段。

战国中期是资格赛阶段,参赛选手有两个,秦国和齐国,两国当中,谁赢,谁就能获得统一天下的资格。长达五六十年的战国中期简单来说就是秦齐争霸的时期,等到五国伐齐后齐国倒台,统一天下才列入了秦国的日程表。(前303年之前,楚国也是个强国,但它的战略目标一直都仅仅是抑强扶弱,维持国际力量的总体平衡态势,防止国际上出现一个力量过于强大,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国家,它自身从来没有把统一天下当做过目标,所以,它不是资格赛的参赛选手。)

秦齐争霸的五六十年里,从张仪到魏冉执政时期,秦国的对外政策都是围绕着齐国这个核心问题制定的,都是为了击败齐国;反观齐国,只有在孟尝君执政时期,它的对外政策才是围绕着秦国制定的,而且孟尝君还受到其他人的严重掣肘,在他攻进函谷关之后,齐闵王强令他撤军。齐国最终输掉秦齐争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国始终对齐国足够重视,齐国却没有同等的重视秦国。

一般认为,六国发动的合纵攻秦战争总共有五次,其中三次发生在战国中期。

前319年-317年新三晋联盟(韩赵魏)和秦国的战争是第一次。经常被忽略的是,这场战争并不是秦国一个国家单独对上三晋,还有一个齐国参战,它们从东西两面夹击三晋。公孙衍首先进攻秦国的函谷关,是因为三晋觉得秦国比齐国弱,柿子捡软捏。(前320年,秦国刚刚被齐国的匡章率军击败,正在魏国为相的张仪因此被赶回秦国。)

秦国反攻的时候,在修鱼再次击败敌军,不过,同一时间,齐国也在观泽发动攻势,获得大胜(西摧三晋于观津),这样,新三晋联盟被击溃,宣告解散。

如果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合纵攻秦战争,那它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次合纵攻齐战争。

前298-296年,孟尝君指挥齐韩魏联军攻秦的函谷关之战被称为第二次合纵攻秦战争,那么,此前的前312-311年,张仪指挥秦魏燕联军攻齐,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次合纵攻齐战争,这两次战争实际上是秦国和齐国你来我往,彼此展开的对攻战,是秦齐争霸的高潮阶段。(由于当时发生了一个著名的张仪欺楚事件,人们容易注意到前312-311年间秦韩魏联盟对楚国的攻击,不容易注意到,当时张仪真正瞄准的主攻目标是齐国。秦国把力量都用来攻齐,导致本土空虚,楚国看到机会,决定趁虚而入偷袭秦国,引发了蓝田之战。)

前287年的五国伐秦被称为第三次合纵攻秦战争,那么,前285-284年的五国伐齐也可以被称为第三次合纵攻齐战争。

第三次合纵攻齐战争是岔道口,齐国没能扛过去,从此它和秦国的走势开始分道扬镳,一个往上,一个往下。

看的出来,强国被联盟围攻是常见的事情,一点不稀罕,三次合纵攻秦战争不说明资格赛阶段的秦国受到了特殊待遇。

到了正赛阶段,也就是战国后期,秦国的任务变得比较单一,它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困难,跨过一个接一个的障碍,最后达成统一天下的终极目标。在这个阶段,赵国只是六国当中抵抗秦国进攻表现的最顽强,最激烈的一个国家,它的目标只是自保,它从来没有获得过齐国那样和秦国平等的地位,也从来没有像齐国那样和秦国展开过涉及全天下范围,把七国全部卷进去的战略大对抗。

03

秦国的地理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位于外围边缘地带,金角银边草肚皮,它占住金角,不容易遭到其他国家围攻。

二是被自然天险环绕,易守难攻,地势也更高,其他国家进攻它难度很大,它进攻其他国家居高临下,顺流而下,很容易。

在春秋时期,战争是驾驶马拉战车,手握青铜兵器的贵族打的,开战前,双方要先排除险要地形,约定好一块平坦的,便于战车回旋的场地集合,然后才开打。所以,在春秋时期,秦国只有第一个方面的优势, 第二个方面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到了战国时期,铁器逐渐广泛使用,战争主要是由拿着铁制兵器的步兵来打,这个时候,秦军可以躲在函谷关的背后以逸待劳,坚固,高大的防御工事派上用场,第二个优势发挥出来了。秦国在战国时期变得比春秋时期强大,这是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

春秋战国之交正是中国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的历史转折时刻,战国各国纷纷变法,原因就在于,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都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法律,各方面都必须适应铁器时代的全新要求。谁不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会倒逼着它去适应,实在适应不了的国家只能被淘汰。

魏国首先建立起能够适应铁器时代要求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它也因此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级强国,称雄百年之久。

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法律各方面,魏国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它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试验和改革,工作很繁重,它的变法过程经年累月,备尝艰辛,很幸运的是,英明的魏文侯领导魏国长达半个世纪,这么长的时间保证了魏国能够顺利完成变法的全过程。

古代技术发展和传播速度很慢,魏国成功后,其他国家又陆续向魏国学习,这样又花了几十年时间。

就算是金手指,也需要一把契合的钥匙把它打开。网络小说中,主人公获得了金手指之后,通常也不是一开始就能用的,他需要先找到某种办法,比如吸收足够的能量,或者沾上自己的血,金手指才用的上。秦献公在位时期,秦国的国家体制赶上魏国的水平,它找到了运用金手指的钥匙,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秦献公时期,秦国可以崛起成为强国。


04

地理优势给秦国带来了许多好处,我总结五点。


一,秦国号称百二之地,它在关口部署两个士兵,就能挡住东方一百个士兵的进攻,一眼看上去,谁都能知道进攻它吃力不讨好。这样的优势使得秦国很少遭到其他国家进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它在进攻其他国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在国家间旷日持久的激烈竞争中,主动权是很重要的,秦国总是可以选择对它有利,对其他国家不利的时机发动攻击,一有了空隙它就可以钻。

而且,攻击的时候,它只需留下少数兵力防守本土,它几乎可以把所有军队集中起来,使出全身力量去打赢一场重要战争。

时间久了之后,秦国占到的这些便宜慢慢积累,逐渐它就脱颖而出了。
二,秦国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拥有更大的容错率。
秦国犯了和其他国家同样的错误后,由于自然天险的保护,它不会遭受同样的损失,它总是有机会改弦易辙,调整政策,然后卷土重来。
比如,战国时代有三个霸主级强国,魏国,齐国和秦国。在魏国和齐国的鼎盛时期,它们军队的战斗力一点不比鼎盛时期的秦国军队战斗力差。可是后来,魏国和齐国都衰落了。
魏国是怎么衰落的?魏惠王时期,他不停地向传统盟友赵国和韩国发动战争,(典型的就是桂陵,马陵之战)破坏了三晋联盟。魏国本身的地理条件很差,和赵国,韩国决裂后,它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四面围攻,连吃败仗,因而衰落下来。


齐国是怎么衰落的?齐闵王时期,齐国灭掉了宋国,宋国是一个缓冲国,是齐国周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周边防御体系的存在,齐国才能号称十二之地,两个人能够挡住十个敌人的进攻。众所周知,灭宋招致了五国联军的进攻,但是,还有一个恶劣后果并非众所周知:在灭宋的同时,十二之地的防御体系也被破坏了,因此,五国伐齐战争中齐国遭到重创,衰落下来。
把这些事情换到秦国头上,我们假设秦国领导人和魏惠王水平相当,犯了类似错误,它会衰落吗?不会,因为秦国的地理位置就使得它根本不用担心被其他国家东,南,西,北四面围攻,合纵联军只能从东方来。
同样,我们假设秦国领导人和齐闵王水平相当,犯了类似错误,它会衰落吗?也不会。齐国的防御体系是齐国先辈们长期的,有意识营造出来的,(比如,包括宋,鲁,卫在内的泗上十二诸侯被他们特意留下做缓冲国,以便隔开齐国和其他大国。)它是人为构建的,人为构建的东西可以被人为破坏。秦国的防御体系则是由自然天险构成的,它始终矗立在那里,不至于因为人类犯的错误而被破坏掉,而且秦国的百二之地防御力比齐国强,即使遇到五国联军的攻伐,它也不至于象齐国那样,一下子就损失惨重,伤筋动骨,从此难以翻身。

后人回顾历史的时候,感觉秦国领导人普遍水平高,从来不犯性质严重的大错误,其实这不对,这是秦国的地理条件带来的好处。
战国时代长达两百几十年,这么长时间里,魏国和齐国的掌权者不可能始终都是明君,秦国到最后总能等到它们自己出现水平较差的领导人,自己出现失误,然后渔翁得利。于是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的竞争者都掉队了,只有秦国仍然保持着强盛状态,独霸天下。
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业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被打乱,最后的收获就会差很多。秦国的主要农业基地,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都处于周围自然天险的严密保护之下,它的农业生产活动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每一年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展开。
还有,秦国位于黄河和长江的上游,它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在长江的支流岷江,郑国渠修在黄河的支流渭河,这些地方的水文条件是当时的技术水平能够处理的。而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河面太宽,流量太大,是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能处理的。秦国可以修筑起大型水利工程,同时由于自然天险的保护,它也不担心这些水利工程被其他国家有意的破坏。
秦国的地理优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这有助于增强它的后勤和物资储备。

四,秦国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秦国周边散布着巴蜀,义渠这些位于边缘的,偏远的,异族控制的蛮荒地带,如同赵国占领楼烦,林胡,燕国占领辽东,向这些地方扩张其他国家不会在意,我把它们称之为乱世当中“安全的扩张目标”。

秦国周边有很大一片“安全的扩张目标”,反观齐国,它周边没有安全的扩张目标,它只好选择燕国,宋国这些“不安全的扩张目标”,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安全的扩张目标”风险很大,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众多国家立刻强烈反弹。

直到五国伐齐为止,各国都还觉得,秦齐两国的扩张程度差不多,对它们构成的威胁也差不多。伊阙之战后,秦国占领了原属魏国的河东地区和河内的西部一小块。齐国灭了宋国,当时的宋国领土还包括宋国从楚国手里夺取的淮北几百里土地,所以两块领土从面积上看差不多。

这个感觉显然是错误的,到了这个时候,秦国通过扩张行动攻占的土地面积相比齐国已经大了几倍,其他国家没有把“安全的扩张目标”计算在内,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五,秦国人都非常恭顺,听话,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荀子说秦人“甚畏有司而顺”,见到政府官员的时候,一个个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大家觉得这是秦国的优点,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某种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缺点。

秦国人对上级命令的依赖度很高,只要打掉它的中枢指挥机构,秦国整个国家就会立马陷入混乱和瘫痪当中,它会突然死亡。

秦灭亡的时刻,刘邦,项羽的军队只是到达了关中的渭河平原,也就是京畿一带,秦本土还有六个完整的郡级单位仍然掌握在秦国手里,它们是关中的陇西郡,北地郡,上郡,南边的汉中郡,巴郡和蜀郡,这么广阔的地盘反秦军队一点没有触及。
可是,刚上台还没几天的子婴一声令下,这六个郡的全部秦国官员,全部秦国民众都乖乖举手投降了,没有一个人说一个不字,更没有一个人进行反抗。

项羽大笔一挥,把南边的汉中郡,巴郡和蜀郡划给刘邦,刘邦轻松愉快的派官吏去接收它们就行了,不需要专门派军队去攻占。刘邦只担心背后项羽的威胁,他一点不担心接收这三个郡的时候出什么篓子,秦国人有多么听话可见一斑。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把军队尽其所能的投入前线战事,后方非常空虚,但是,位于他后方的秦地从来没有人趁机发动叛乱。打败项羽后,六国的叛乱仍然是此起彼伏,刘邦忙于四处镇压叛乱,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他觉得很幸运,有一个秦地不用他操任何心,他总是可以回到这里喘口气。

反观齐国,五国伐齐的时候,它只剩下莒城,即墨两小块地盘,仍然有人在拼死反抗,而且坚持了几年时间。

燕国早早地把莒城和即墨之间的联系给切断,几年时间里,即墨城都收不到来自中央政府的任何指令,整个抵抗行动都是即墨当地人自己组织的,长官战死的时候,也是当地人自己推选田单出来做将军指挥作战,这件事成为齐燕战争的关键转折点。齐国人表现出的独立自主能力,自我决策能力,在秦国人身上从来没有看到。

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纷纷复国。秦国有可能像六国那样,亡国后又复国吗?不可能。和六国人不一样,秦人是不会造反的群体,他们只会根据上级的指令行动,无论这个上级是谁。刘邦灭掉了数百年历史的秦国,项羽坑杀了20万秦军,据说秦人对他极为仇恨,但是,他们的命令都得到秦人一丝不苟的执行,一点没有打折扣。

秦国灭亡后,秦人的上级变成其他国家的人,其他国家的人谁会想着让秦国复国呢?所以,只会根据上级指令行动的秦人没有一个会朝着复国方向去行动,去努力,秦国一旦亡国,就是永远,彻底的亡国。

秦国的要害在于中枢指挥机构,也就是中央政府,对秦国最有效的战术是斩首战术,然而,秦国中央政府所在的咸阳也位于关中地区,难以攻击到它,难以实施斩首战术,秦国的地理优势把它的致命要害给遮蔽了。

一个身躯庞大的巨人站在你面前,看上去似乎不可战胜。但是,只要你端起枪来瞄准它的脑门,把一颗子弹射进去,它就会一下子轰然倒下,死的不能再死。

为什么秦国身上没发生这种事呢?它头上戴着一顶坚固的钢盔,子弹射不进去。
以上五点加起来,结论是,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地理因素至关重要。


05

为了证明秦国的体制优越性,长平之战经常被作为典型案例举出来。长平之战打了三年之后,秦军的战斗力仍然强劲,赵军精疲力尽,粮食匮乏,它坚持不下去了,在和强国赵国的决战中,秦国凭借更强大的“综合国力”胜出,如果不是商鞅变法建立的耕战制度打下基础,秦国强盛的“综合国力”从哪来呢?

长平之战的案例真的具备说服力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判断出一个国家不再是普通国家,它已经发展壮大,崛起为强国?

判断一个国家已经是强国,其他标准都不好使,必须有一个试金石,它必须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击败一个被各国公认的强国,有了实打实的战绩,才能证明它也是一个强国。

请注意,其中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这个条件。千年小弟韩国总是跟着大哥行动,它总是联军当中的一员,它加入的联军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是没人因此认为韩国是一个强国。

前366年,秦国击败韩魏联军;前364年,秦国在石门之战中击败魏国,斩首六万;前362年,秦国再度击败魏国,俘虏魏相公叔座。

秦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四年时间里,连续三次重创当时公认的强国魏国,这是一个分量十足的试金石,有力的证明秦献公时期,秦国已经超越普通国家,崛起成为强国。

赵国又是什么时候成为强国的呢?大家都说是赵武灵王时期,赵武灵王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促使赵国强大起来。

可是,赵武灵王时期和强国交战,赵国都是败绩,它打赢的是中山,林胡,楼烦这些比它弱的势力,它用了十一年时间,才灭掉千乘之国中山国,这样的记录怎么能证明它是一个强国?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参与五国伐齐,对齐国取得胜利,不过,当时它只是五国联军中的一国,这场胜利也不能证明它是强国。

前273年华阳之战中,赵国和魏国组成的联军被秦国击败,其他国家没有人为此感到奇怪,这个时候的赵国仍然称不上强国。

再过几年,前269年,赵奢率领赵军在阏与之战中独立击败秦军,可靠证据出现了,所以,直到阏与之战的时候,其他国家当中才开始有人把赵国当做强国来看待。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铁血对抗打的异常惨烈,长平之战更是火星撞地球的大决战,后人对这场战争津津乐道,家喻户晓,在后人的印象中,赵国是唯一能够和秦国较量的国家,它套上了闪闪发亮的强国光环。这个印象覆盖到战国中期,后人因而高估了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实力。

战国时代的骑射技术还很落后,两个关键马具--马镫,马鞍都还没有发明出来。骑士在马上需要用手拉着缰绳,用腿使劲夹着马腹才能维持平衡,他坐的很不稳当,也很辛苦。坐都坐不稳,当然,他跑不快,跑不远,箭射的不准,劈砍也使不上力,当时的骑兵还没有后世骑兵的威力,几乎不用在正面战斗中,只用来执行侦查,骚扰之类的辅助任务。

赵武灵王是一个优秀将领,他在战争中指挥得当,做出了贡献,但是,一码归一码,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改革家,胡服骑射运动没有增强赵国的军事力量,和赵国的崛起无关,就像商鞅变法和秦国的崛起无关一样。

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都是与众不同的,各国当中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它们的风格都很激进,很决绝,给人一种大无畏的感觉,在模糊不清的历史背景衬托下,这两次变法凸显出来,牢牢吸引着后人的眼球,它们的作用被高估,意义被夸大。

说到这里,应该有人发出疑问,如果赵国的崛起不是依靠胡服骑射,那它又是靠什么呢?为什么赵武灵王能够取得此前历任君主都无法取得的成就?总得有个特殊原因吧。

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秦齐争霸的特点就是双方都在“伐谋”。所谓伐谋就是运用战略的方式去打击对手,秦齐展开了一场战略对抗,其他国家都身不由己地被它们当做棋子来利用,不管这个国家自己知不知道,情不情愿,赵国也不例外。

齐国还出了一个孟尝君,在战国策中,孟尝君被描述成只会养门客,其他的啥也不会,战国策严重低估了孟尝君的历史地位,乱世当中能够叱咤风云的人都不简单,都有两把刷子。事实上,孟尝君是一个可以和张仪相提并论的顶级战略高手,是秦国曾经遇到的最厉害敌人。他执政初期,齐国的形势很不利,通过运用高超的手段,他不仅扭转了大势,还“南破楚,西服秦,北败燕,中使韩魏”,齐国一时间所向无敌,威风八面,雄霸天下。

孟尝君只是运气不太好,他头上有一个昏庸的齐闵王管着他,使劲拖他后腿,否则他都把秦国给干趴下了。

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上台,张仪被赶出秦国,秦齐之间的大战戛然而止。不久后,孟尝君成为齐国相邦,接手了齐国,他发现,秦国在棋盘上的优势明显,已经对齐国实现了全面战略压制,齐国无棋可走,现在的齐国还能做点什么呢?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唯一可以走的一步棋,也是放眼未来的一步棋,秦国统一天下必须向着东方不断扩张,如果赵国的力量足够强大,它将阻挡秦国的扩张,成为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障碍,问题在于,现在的赵国显然还不够强,于是,他决定把赵国扶持起来,按照他的预定计划,等到秦国东进的时候,赵国已经变成强国,它就能有效的起到路障作用。

孟尝君做了十几年齐国相邦,前294年他被齐闵王赶出来之后,又到魏国做了十几年相邦。在总共将近三十年时间里,他一直都在扶持赵国,尽量给赵国的发展壮大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他甚至帮助赵国进行扩张,帮助赵国吞并中山国。

此前的历任赵国君主为什么不能吞并中山国?因为中山国是齐国豢养的小弟,齐国是中山国背后的大哥,它罩着中山国。只有在强大齐国的默许下,赵国才敢染指中山。

齐国的战略家放弃了中山,还希望赵国尽快的把中山国给吃掉,尽快的成长起来,赵国人在家中坐,馅饼天上落,它崛起的关键因素就在这里。赵武灵王灭中山是在前307-296年,正好是孟尝君在齐国做相邦的时期,这应该不是巧合。如果孟尝君不帮助他,赵武灵王的成就和以前的赵国君主不会有多大差别。

长达30年里,孟尝君扶持赵国一直都在悄无声息,暗中的进行,目的是瞒住秦国,秦国如果知道赵国是孟尝君布下的路障,是专门用来对付它的一颗棋子,它肯定会采取措施去破坏孟尝君的运作。所以,这件事史书当中没有任何记载,后人也就不清楚赵国崛起的真正原因所在。

赵国不是通过一个胡服骑射就突然质变成强国,它是几十年时间里耐心地,慢慢地,一点点地积攒国力,到了前269年,量变引起质变,它才成为强国。

前366-362年间,秦国成为强国;前269年,赵国成为强国;前262-260年,长平之战爆发,也就是说,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秦国做强国的时间已经有100年,赵国才10年。

100年和10年的巨大差别,造成了什么后果呢?我们只需看看地图就能明白---秦国控制的地盘足有赵国几倍大。


秦国的金手指是商鞅变法,还是地理优势?


秦国刚成为强国的时候,它的地盘大小和赵国是同一级别的,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扩张,它的地盘和赵国已经不是同一级别。

地盘更大,当然能够拥有更多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征集更多的士兵,坚持更久的战斗,秦国的综合国力强于赵国是很正常的表现,如果它坚持的时间不如赵国久,那才是难以解释的怪事。

这100年间,秦国也走过弯路,犯过错误,遭受过挫折,不过,总体而言,有地理优势做后盾,它的发展态势是螺旋上升的,同时,它也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赵国才做了十年强国,而且最高领导人赵孝成王的年纪也不大,这个时候就让经验匮乏的赵国领导层去指挥一场两强狭路相逢,全力以赴,绝争一线,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他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决策过程出现一些混乱,不如秦国镇定,老到,这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

长平之战,双方的表现都中规中矩,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多少意外情况。

秦国有赵国几倍的地盘做物质基础,它的优势却不明显,打的很艰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最后才险胜赵国,这个例子说明秦国的国家体制比赵国更优越,先进,效率更高?真心看不出来。

06

魏国,齐国,赵国衰落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了,楚国曾经也是强国之一,它又是怎么衰落的?

张仪瞄准的主攻目标始终是齐国,孟尝君瞄准的主攻目标始终是秦国,他们都咬定青山不放松。孟尝君“南破楚,西服秦,北败燕”,其中楚国和燕国都是因为秦国而遭到他的攻击。

前296年,齐韩魏联军攻入函谷关,在秦国的危难时刻,燕昭王出手救了它,燕国突然从后方冒出来攻齐,这事给了齐闵王下令孟尝君撤军的理由,所以,孟尝君事后报复了燕国。

前307-305年,秦国发生“季君之乱”,楚系外戚击败魏系外戚,掌握了秦国大权。楚系外戚来自楚国,他们上台后的几年里,秦楚两国关系急剧升温,打的火热。楚国成为秦国的铁杆盟友,它甚至愿意帮助秦国进行扩张。前303年,它和秦国组成联军大举进攻韩魏。(《竹书纪年》: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

这时,孟尝君迅速出兵援助韩魏,和秦楚发生大战。秦楚两国中,他选择首先进攻楚国,是想各个击破,先剪除秦国的羽翼,去掉后顾之忧,然后再集中力量去攻秦。

从前303年到前301年的垂沙之战,齐韩魏连续发动猛烈攻势,楚国被打的土崩瓦解,差一点就灭亡了,从此它衰落下来,沦为一个弱国。有多弱?在内部,庄蹻起义十几年搞不定,在外部,宋国都能欺负它,被宋国夺走几百里土地。

楚国落到如今地步完全是因为秦国的牵连,它没想到,秦国却落井下石,在楚国的危难时刻把它给出卖了。

恰好在前301年的垂沙之战期间,齐国的齐宣王去世,齐闵王继位。齐闵王和孟尝君向来不对付,他刚一上台就和孟尝君展开火星四溅的权力斗争。秦国眼看战况不利,想另寻出路,它认为,齐闵王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为了讨好齐闵王,为了证明齐闵王对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正确的,孟尝君对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是错误的,再加上它考虑到楚国已经很弱,对秦国没用了,经过冷酷的利益评估,在垂沙之战还在进行的时候,秦国下定决心,突然调转枪头,一枪从楚国的背后狠狠捅了进去。

大庭广众之下,秦国公然背信弃义,出卖盟友楚国,说到底也是为了自保。当时它的做法起到了预想效果,虽然几经波折,最终它还是在孟尝君的攻势下成功脱身而出,不过,从此秦楚反目成仇,誓不两立,这给秦帝国后来的二世而亡埋下了祸根。

(传统观念认为,齐韩魏攻秦的函谷关之战是由于秦国试图绑架孟尝君引起的,这个观念也不对,它颠倒了因果关系。自从孟尝君在齐国开始执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终消灭秦国,他本来就打算在打败楚国之后,下一步去猛攻秦国。所以秦国勾结齐闵王,把孟尝君送到秦国软禁起来,想用这个办法化解掉孟尝君的攻势。只不过出乎它意料,孟尝君奇迹般逃出秦国,这个办法因而宣告失败。)

秦楚相互通婚三百年,它们从姻亲之国变成死敌,当即惊掉一堆国家的下巴。由于战国策的误导,传统观念认为主要是张仪造成的,其实不然,张仪之后秦楚关系一度好的很。秦楚结下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是在垂沙之战到楚怀王死于秦国这段时间(前301年-296年),结下深仇大恨之后,楚国人开始翻秦国的旧账,这才把张仪的事情翻了出来。

楚国是在齐韩魏联军的进攻下衰落的,秦国凭借自身国力打败的强国只有一个赵国,而且赵国的例子也不怎么令人信服。

07

大家试着想一想,假设两个人在那打架,其中一个力气比另一个大一些,是否可以笃定前一个人一定会赢呢?

不一定,力气小的人有可能技巧更高明,如果他练过少林武术,反过来殴打对方也不稀奇。

除非出现这种情况:力气大的不止一些,而是大许多倍,一根指头就能摁倒对方,这个时候很难用技巧来弥补差距了。

同理,国家间的战争,国力强的不一定会胜利,国力弱的也不一定会战败,弱者可以使用技巧,也就是战术来弥补差距。

秦国和六国力量对比最悬殊的时候是统一天下的前夕,这个时候它还在单打独斗中被赵国的李牧,楚国的项燕击败过,说明秦国的国力优势从来没有达到压倒性的,足以无视双方战术指挥能力的地步。

更何况,现在不止是两个人在单挑,拳击台上总共有七个人搅成一团乱麻,你一拳,我一脚,他又来一巴掌,谁敢保证,七个人里面力气较大的那个一定是最后胜利者?

七雄混战,战略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只有战略高明的国家才能胜出。

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国也需要张仪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也需要白起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战略不如人,它会吃大亏,吃暗亏,(比如遇到孟尝君的时候。)战术不如人,它会溃败,奔逃,被包围消灭。(比如遇到匡章,赵奢,李牧,项燕的时候。)

从各种迹象来看,秦军的战斗力和其他强国没有本质差别。可是,秦国有一个特殊之处,它表现出其他强国不具备的韧性和耐力,“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史记·六国年表序》”。

为什么所有强国当中,只有秦国能够“常雄诸侯”,长盛不衰?

它靠的是加分项。秦军战斗力和其他强国得分差不多,但是,地理优势给它加了分,而且加的分还不少,秦军的总成绩因此比其他强国好。

拳击台上,秦国的力气没有大到独孤不败的程度,但它身处角落里,全身都套着钢盔铁甲,一连串混战下来,别人都遍体鳞伤,缺胳膊断腿,只有它完好无损,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是它。

好几次中国都从关中出发统一天下,其他几次都没说有什么制度优势,统一的速度却比秦还快的多。中国历史上统一天下的案例中,秦国应该是最艰难的一次。如果它的制度,法律很优越,地理优势又这么突出,它为什么会显得这么艰难?这样看来,它的制度,法律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被夸大了。

我换一个方式来问这个问题,如果秦国只有商鞅变法,没有函谷关,没有武关,没有黄河天险,没有居高临下的地势,没有百二之地做后盾,它能够统一天下吗?

应该是不能,魏,齐,楚都是在多国围攻下衰落的,秦国没有落到和魏,齐,楚同样下场,是因为它有着地理的保护,它是最不惧怕多国围攻的国家。单打独斗它都不能稳赢,时不时输一场,一旦失去地理保护,面对多国组成的合纵联军群起而攻,它能几次都安然无恙过关?相当值得怀疑。

地理优势是关键,至少比通常认为的“秦制”更关键。有了它,进攻的时候秦国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出击;胜利之后秦国可以乘胜追击,超水平发挥;失败的时候它可以安心养好伤,东山再起,它是秦国统一天下的金手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