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的极简分析

以长期来看,从共和时期的格拉古兄弟改革开始,罗马帝国灭亡的隐患就已经形成。


当时由于连年战争和贫富分化,罗马的公民制基本崩溃。罗马的两大基石——公民和贵族已经无法继续合作,而且公民和贵族也失去了为国尽忠职守的宝贵精神。格拉古兄弟的民粹主义改革不仅没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使之更加激化,成为以后罗马一些变化的诱因。


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的极简分析

提比略·格拉古(前168年-前133年)和盖约·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两兄弟,他们是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著名的政治家,平民派领袖。他们分别当选前133年及前123年、前122年的保民官,并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一场改革——格拉古兄弟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而先后在保民官任上被杀。



随后,为了解决兵源等问题,马略进行了军事改革,将征兵改为募兵,但当时的罗马又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管理募兵的制度,结果导致募兵与将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将领的私兵。这导致了军阀的崛起,和以后罗马帝国的形成。
再后,戴克里先等罗马皇帝为了扩充军队,又开始招募日耳曼人等蛮族加入军队,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都出现严重问题(注意:是问题,不是下降)。
此后,罗马帝国和罗马皇帝再也不能用职责、义务、爱国为民的信仰来约束军队,而只能靠不停地赏赐和优待,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而这又反过来加重了罗马帝国和罗马皇帝对军队的倚重。(好的资源都用在军队身上了,当然要倚重)


可以说,在罗马帝国的大部分时间里,皇帝都是出身于军阀(或者说是“军头”),帝国的各项政策也都向军队倾斜,一些政策甚至就是完全以服务军队为目的。罗马皇帝施行统治也是依靠军队,而不是官僚系统,事实上,罗马帝国从未能建立起一套像中国那样有效的官僚系统。
在这样的统治模式下,罗马帝国获得了强大的战力,即便是在帝国末期,罗马都是军事强国,但罗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一,军人干政,政局混乱。
哗变、反叛、逼宫、弑君,废立君主,这些事情在罗马是家常便饭;
第二,不停扩张,恶性循环。
依靠军队,没有有效的官僚系统,再加上奴隶制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罗马始终不能像中国那样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帝国,所以要依靠不断地扩张来满足奴隶主和军人的需要。
由于战力强大,罗马的扩张政策在开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不断扩张是个恶性循环:即
奴隶主和军人的需要 → 扩张 → 奴隶、土地、战利品 → 奴隶主和军人的需要得到满足 → 没有动力改变生产方式和统治方式 → 奴隶主和军人的需要继续增长 → 再次扩张。

可是, 扩张终究有个限度,一旦当罗马达到扩张极限,国内的各种矛盾就会大爆发;
三,罗马精神的彻底消亡,与基督教的引入。
吃苦耐劳、尽忠职守、克己奉公……这些曾经都是罗马人的优秀品质,但在罗马帝国建立后,都不断地消亡。
特别是很多罗马皇帝是以军队政变上台,得国就不正,所以只能靠贿赂军队和权贵才能维持统治。这更加加速了社会道德的败坏。
中后期的罗马皇帝也曾试图引入基督教来改变社会风气,但又没有足够的统治力控制教权的扩张和弥合基督教内的各种分歧,结果反而导致帝国内思想上的分裂,进而引发后来的东西对抗。
四,军队蛮族化,祸生肘腋。
不断扩张需要大量军队,但罗马的人太少,又都不愿意当兵(把大拉丁地区的人都算上,罗马人也还是太少)。所以,罗马帝国只得大量招募蛮族入伍,到后期,罗马军队几乎完全蛮族化了。这使得罗马人对军队,以及皇帝都产生了信任危机。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罗马帝国变得越来越虚弱,分崩离析是迟早之事,与此同时,罗马又赶上了北欧蛮族大量南下(民族大迁徙),匈人入侵等重大事件,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