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評論員:“互聯網+精準扶貧”大有可為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互聯網+”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如網上辦稅、智慧問診、遠程辦公、網絡課堂等,對復工復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在脫貧攻堅戰中,也應該更多注入“互聯網+”的元素,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在農業、教育等多個領域增強脫貧致富能力。

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鮮明特徵就是能實現隨時隨地、便捷高效的數據分享。使其與脫貧攻堅相結合,便會在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中產生“1+1>2”的效果。在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與市場及配套要素之間的地理距離較遠,加之市場意識普遍不強,導致其參與市場進程的機會少、成本高、能力弱,而“互聯網+”恰恰能夠補足這一短板,並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在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的影響時,“互聯網+精準扶貧”的優勢就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彰顯。比如,為給農產品打開銷路,一些名人、“網紅”以及縣區的主要領導幹部當起了“帶貨主播”。通過與淘寶、拼多多等國內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在十幾個小時內,尋烏縣就賣掉了近10萬公斤百香果,銅鼓縣1萬多枚土雞蛋、3000公斤米粉被搶購一空,吉安的井岡蜜柚、水南腐竹點贊量突破190萬,4萬多貧困群眾因此受益……“互聯網+”助推脫貧攻堅的巨大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互聯網+”之所以能夠為貧困群眾插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翅膀”,關鍵在“精準”二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讓山溝裡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互聯網+”模式的有效運用,能夠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新理念、新技術,其潛力也會在貧困地區不斷釋放、傳遞。

聚焦產業扶貧,在需求端,“互聯網+”可利用社交力量提升農產品訂單的數量,並收集、分析客戶的需求,預測市場變化,將之反饋給農戶;在供給端,“互聯網+”可通過大型電商平臺將聚集的海量訂單拆分至各個貧困戶,而貧困戶則根據數據變化調整生產,解決產品滯銷的老大難問題。聚焦教育扶貧,可以把加強教育信息化作為突破口,促進城鎮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既有力推進教育公平,更能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聚焦醫療保障,可以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加快實現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提高醫院管理和便民服務水平,從而更好地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實踐證明,“互聯網+精準扶貧”大有可為。但是,貧困群眾能否共享信息化發展的紅利,還取決於其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近年來,江西涌現出不少農民“主播”,他們或開通網絡直播展示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或聯合起來在各自的直播間互相“帶貨”,豐富產品種類,拉動了一個地區的農產品銷量。對此,各級政府應順勢而為,通過各類媒介和培訓活動提高貧困群眾運用“互聯網+”的能力,帶動更多農民成為懂網絡、用網絡的致富能手,讓“互聯網+”更好地為脫貧攻堅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