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院小工做到“亞視之父”,娶亡妻妹妹,他的人生比電影精彩

按理來說,中國沿海地區率先經歷外國列強入侵,又享受到改革開放偉大政策的滋潤,在大起大落之後,各方面都有了巨大進步。而在那個特殊年代,只要多一份勇氣和智慧,就能在下海經商過程中分到一杯羹。遠東集團邱德根,人生經歷比電影還精彩。他從一個影院打工仔做到“亞視之父”,走了不少彎路,也正因不斷的試錯,讓他衝出困境,找到正確方向。他的創業故事頗為傳奇,在九死一生的形勢下,還能堅守初心,獲得業界的大力稱讚。儘管他現在已經離開人世,但一代商界梟雄的事蹟一直在流傳。

從影院小工做到“亞視之父”,娶亡妻妹妹,他的人生比電影精彩

他出生於軍閥混戰時期,時局動盪的情況下,百姓生活困苦,飯都沒得吃還上什麼學。他倒挺幸運,好歹念完了初中,肚子裡還算有點墨水,說話辦事都透露著文人氣息,贏得一位女大學生的芳心,與其結為夫妻。新中國成立後,他和妻子懷揣100元前去香港闖蕩江湖。當時的香港並不發達,貧富差距倒是相當嚴重,窮人想要混出名堂比登天還難。他語言不通,又是個外地佬,常會被人欺負。好在他心理素質強大,硬是在一家影院倖存下來。儘管幹些跑腿的雜活,他也覺得是一份美差,還由此愛上了電影。

由於勤奮好學,他升任為播放員,從中學到很多實用技術。但他不甘願給人打一輩子工,就準備和妻子單幹。可那麼一點吊命積蓄,根本沒法跟別人競爭。況且引進一部新片需要很多資金,以他現有實力,很難在城市站穩腳跟。既然如此,乾脆把電影院開在農村。鄉里人沒見過啥世面,幹完一天農活要麼呼呼大睡,要麼串門嘮嗑。突然遇上個新鮮玩意,肯定會上趕著湊熱鬧。於是,他以極低成本在農村開了一家電影院,門票定為1港元,果然有很多村民前來光顧,而且還不挑三揀四,僅僅一部老片就能支撐很長時間。

從影院小工做到“亞視之父”,娶亡妻妹妹,他的人生比電影精彩

隨著顧客數量越來越多,他又擴大規模,連續建立14家農村影院,幾乎每天都是顧客爆棚,使他迅速積累到一筆資金。但想打入城市,那些錢還遠遠不夠。聽說城裡開始辦銀行,但主要客戶群都是一幫土豪,直接忽略了富足的農民客戶。於是,他辦起遠東錢莊,主營存款和借貸業務,接著又買下一塊地皮,投資其他業務,讓各項目之間能夠互通有無,形成良性循環圈。如此一來,遠東錢莊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後來發展成香港銀行界赫赫有名的遠東銀行,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往來。

此時的他,也已成為商界白手起家的典範,得到一位港商的青睞,誠邀他一起發展電影事業。這一大好機會,足以讓人登上財富頂峰。可當一切都向美好方向發展時,妻子和港商出差考察項目期間,飛機失事,妻子不幸離世。他悲痛欲絕,整個人頹廢不堪。亡妻妹妹實在看不下去,就主動幫他承擔照料孩子及料理家務的事情,還常對他說些鼓勵的暖心話語。這麼一來二去,他漸漸走出痛苦,打算和亡妻妹妹結婚。但這事卻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他不顧風言風語,就算跟家人反目,也要娶小姨子為妻。

之後,他暫時放棄電影業務,在地產、證券、旅遊等領域開展多元化經營,並把企業辦到國外。直到一次金融危機到來,各行業都受到影響,他死守遠東銀行的命脈,幾乎投入全部資產,終於咬牙熬過寒冬。之後,他把握機會,在香港建了一家規模宏大的娛樂中心,引來眾多遊客,由此建立起完備的資金鍊,足以應對突發風險。經過幾十年奮鬥,他成為香港億萬富豪。兒女們都勸他早日退休,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他不服老,覺得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等自己去做,堅決不向年齡妥協。

為了完成當年的媒體夢,他花費重金買下香港一家虧損嚴重,瀕臨倒閉的電視臺,並將其改名為亞洲電視臺,親自出任董事主席,請來影視界優秀人才擔任監製,先後推出《霍元甲》《武則天》等影視劇,獲得超高收視率。他還不甘示弱,又在內地發展旅遊業,產業越做越大。但長期高強度的工作狀態,讓本就多病的他更加虛弱。無奈之下,他不得不退居幕後,深居簡出。直到有天,他早起如廁突然暈倒,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享年90歲,而他勵精圖治、艱苦卓絕的精神永存於世,激勵後輩不斷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