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真正的聰明人,和人打交道時,都知道把握這三個原則

不得不承認,在我們的身邊,有些人就是要比其他人更善於和人打交道,他做事,別人願意幫他,他說話,別人也願意聽,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多會說,或者多會做,而是他們有意或無意地把握了人際交往的一些原則。

《易經·繫辭傳》有段話是這樣說的: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

大意是:聰明人會先讓自己和別人都安頓好,然後才有所行動,會先讓別人心平氣和再和他交談,會先和別人定下交情再有所請求。

我們分別來解讀一下。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和人打交道時,都知道把握這三個原則

一、和別人步調一致,是合作的基礎

這就是“安其身而後動”給我們的啟示,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和別人很難做到配合默契,就是因為步調不一致。

你太快了,別人趕不上你,或者你太慢了,又拖了別人的後腿。

所以要想和別人合作一件事情,那麼必須先做些調整,使你們的步調保持一致。不用你趕他或者他趕你,這樣行動起來才有默契。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和人打交道時,都知道把握這三個原則

二、說話之前,一定要顧及對方的情緒

這就叫“易其心而後語”,所謂“易其心”,就是先讓對方把心靜下來。如果對方情緒不佳,處在沮喪、煩躁甚至生氣的狀態,這時候你應該把想說的話嚥進肚子裡,先等對方平靜下來再說。

聰明人都知道,在和別人說話前,一定要保證對方的情緒是對的,否則你不管說什麼,都是錯的!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和人打交道時,都知道把握這三個原則

三、永遠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所謂“定其交而後求”,也就是說,當有求於人的時候,你要對彼此的關係做出客觀的判斷。

交情沒到那個份上,你提的要求,別人是不會答應你的,這也是“交淺而言深”的表現之一,是人際交往的大忌。

聰明人會怎麼做呢?他會利用一段時間來“補課”,增進雙方的感情,等火候到了之後再開口相求,往往水到渠成。

《易經》:真正的聰明人,和人打交道時,都知道把握這三個原則

“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這三句話的關鍵,就是學會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你心裡有別人的位置,別人心裡才可能有你的位置。

和人打交道的原則,真的不需要太多,如果我們能切實把握住這三個原則,那我們和人打交道的水平自然能上個臺階!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