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進程加速,風險防控意識當及時跟上

金融全球化進程加速,風險防控意識當及時跟上

資料圖。原油寶投資者準備集體訴訟,正在向中行索取流水和合同。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美股連續歷史性熔斷、原油跌至歷史性的負數、連股神巴菲特都出現鉅虧……2020年以來不斷的“黑天鵝”飛出,國際資本市場處於劇烈動盪區間,金融機構及其產品設計如何強化風險防控,被提上了國內最高金融監管機構的議程之中。

5月4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在疫情影響未消的背景下,金融委的這番表態引發很多解讀。而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首提“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聯想到前不久中行原油寶事件曾引發軒然大波,這段話無疑頗具現實針對性。

就在十幾天前,由於美國WTI原油期貨跌出史上第一個負數結算,受其影響中國銀行原油寶投資人不僅血本無歸,並且還倒欠銀行1至2倍的錢。據媒體報道,中國銀行原油寶有6萬餘客戶,此次穿倉事件造成的總體損失規模不低於90億元。

這也敲響了警鐘: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提速,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國際市場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供選擇的金融產品也日趨多元化。但相比已經發展數百年、各項機制設計已經相當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無論是國內的金融機構還是本土投資者,都明顯有些“經驗不足”。

拿此次中行原油寶事件來說,在此之前,許多投資者對於風險的認知,可能僅是知道最高的風險不過是血本無歸的“平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或許做夢都沒有想到,還有可能出現不僅血本無歸、還倒欠錢的“穿倉”。

相比資歷尚淺的本土金融機構,國內投資者在身經百戰的“華爾街之狼”面前,可以說更是“手無縛雞之力”。根據媒體調查顯示,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們超過九成都是新手,很多是今年3月才開始入手的。

也正因如此,儘快提升金融機構的專業能力、加強風險防控意識、進一步注重投資者保護,加強投資者教育,已經成為了金融全球化進程中極為重要的課題所在。

全球金融一體化是世界經濟金融發展的必然選擇。但需要看到的是,金融全球化給中國金融機構的發展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潛在利益,也帶來了不可低估的風險。無論是此前的金融危機的全球化擴散,還是這次中行原油寶事件,正是以真金白銀的虧損敲響了金融風險的警鐘。

儘管近年來中國金融機構參與國際市場的能力和範圍不斷增強,但中資銀行的國際化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無論是從境外資產比例這一規模指標上看,還是從某些質量指標(如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指標等)來看,中資銀行的國際化仍與國際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面對在市場競爭的叢林中搏殺多年的“華爾街之狼”們,依然缺乏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此外,在主動的金融創新中,目前中資機構各領域進展失衡。例如金融工具、產品、服務的創新步履緩慢;在資產類業務中,真正能夠保證受益、轉移風險的金融創新寥寥無幾,這也使得其風險對沖能力不足。

當疫後全球經濟進入了新的不確定性時代,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程度只會不斷上升,風險係數也會越來越高。中國金融機構如何深度參與市場,在享受全球資本配置的同時儘可能的保障自身利益,同時加強投資者保護意識,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保障“柵欄”,不僅僅需要的是來自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更需要來自金融業界的反省和修煉。

□沸雪(財經媒體人)

編輯 胡博陽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