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長安如同一塊巨大而又光彩奪目的磁鐵,吸引來世界各國的人,進京趕考的青年祖詠賃居在寬闊的朱雀大街旁邊悅來客店中。朱雀大街上鋪著來自渭河北岸九嵕山上開採的青石板,閃著幽暗的亮光。寬達150米的朱雀大街可以並排前行三十多輛馬車。京城的繁華令祖詠眩暈。

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一個月前祖詠從洛陽來到長安,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大多數日子裡,他蝸居在旅舍中,讀書,寫作,或者面向牆壁發呆,有時他能呆坐兩個時辰,似乎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有時他面對寬闊的街道,看來來往往的行人,或者面南,頭微微抬起,目光越過恢弘的朱雀門和堅固的城牆,落在遠處若隱若現的終南山上。

剛來長安第二天,祖詠就去尚書省報參加科舉考試的名,辦理的很順利,下午他就得到一張准許進入貢院參加考試的證書。第三天,祖詠去東市北側的安仁坊拜訪王維。王維前年剛剛考中進士,擔任太樂丞,負責朝廷禮樂事宜。祖詠讀到王維的詩,覺得對脾氣,就去拜訪了。王維比祖詠大兩三歲,也是一個面容清秀,目光平和的青年。祖詠和王維相見如故,交談甚歡,他約王維同遊曲江池。

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從終南山流過來的泉水,在長安城南曲折蛇行,聚集成一大團水面,形成一幅天然勝景,水邊亭臺樓閣,楊柳古槐,酒肆茶坊,遊人如織,從秦代開始,這裡就是關中游覽勝地。在曲江池邊,面對枝葉已枯,但依然高舉著蓮蓬的百十畝荷花,王維說為國家把力氣用盡後就去終南山隱居。祖詠心中暗暗點頭,同時也在思索他年老後隱居的地方在哪呢?

與王維把酒言歡分別後,祖詠繼續在旅店看書寫詩,他更喜歡往南遠望終南山了,終南山埋著他朋友王維的一個夢想。巨大的終南山如一條飛騰在雲霧中的巨龍,這條巨龍隨著天氣或朦朧,或清晰,身軀向東向西飛騰而去。祖詠在想,山中的隱士或許正對著長安城發呆呢。悅來客店的住客大多是趕考的學子,他們步履匆匆,整日忙著結交名人,廣交朋友,期望擴大名氣,獲得更多的褒獎。祖詠拜訪過尚未出名的王維後,再未拜訪第二個人。


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考試前幾天,天一直陰沉著,一場雪正在醞釀。考前第三天,大雪紛紛揚揚一夜,將長安城的一切都籠罩在白色之中。雪後天氣就晴了,太陽低掛在藍天上,毫無力氣。祖詠一天都在看雪,第二天的考試似乎是很遙遠的事情。雪在陽光下融化,朱雀大街的青石板顏色顯得更加幽深了。往來的商販、官員、廚師、屠夫、車伕、轎伕、歌姬、胡人都縮著脖子,袖著雙手,快步疾走,不想在外面呆一會,風似乎刺進他們的骨頭裡。下雪不冷化雪冷。孩子們在打雪仗,他們的臉因興奮和寒冷而通紅,孩子們不怕冷。

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祖詠看到一位賣炭的老頭,袖手蹲在大街對面,一動不動。祖詠心中想到,老人就來自終南山吧?那些燃燒後釋放出溫暖的炭也來自終南山吧?祖詠凝望著終南山,大雪清洗過的天空通透,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太陽如一枚紅寶石,躲在雲後幾日不見的終南山像一副畫屏展於眼前,樹梢聚集著白雪,山頂漂著一縷白雲,雲和雪纏繞在一起,互相增加著氣勢。太陽漸漸西去,陽光繞過一些山峰,照在山北面,終南山色彩斑斕起來,似乎在放射明亮的光芒,樹梢上一片昏紅,祖詠被自然的造化驚呆了,此種景緻只有大自然這位丹青高手才能繪製出來。長安城中的暮色在一分一毫增加,而終南山依然散發著橘黃色的光。清冷的氣息從石板上湧上來,長安城中的寒氣隨著暮色也在一絲一縷增加。天完全黑下來,而終南山頂那抹夕陽依然散發著微弱的給人溫暖的光芒。

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終南山美好的畫面刻到祖詠腦子中了。

第二天又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清晨,祖詠踏著被雪清洗後的石板,迎著似乎比昨天更冷的風來到尚書省禮部南院貢院的考場。

考試題目是《終南望餘雪》,要求寫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看到題目後,雪後終南山畫屏般的美景映現在祖詠眼前,他揮筆寫下“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寫完他將筆一擲,提卷而交,將如終南山般開闊的回味空間留在這短短的二十個字裡。考官接到試卷掃了一眼,拉住祖詠告訴他不符合考試要求,需寫十二句。祖詠微笑著說意已經盡了。

終南山:長安城的暮寒是否與你有關


還要再等一個月才放榜,祖詠沒有等待,他帶著終南山的明媚陽光,回到了汝水之邊的家鄉,漁樵耕讀。而長安,依然在他的心中,來年秋天,他將繼續踏上前往長安的路。

在熠熠生輝的唐代詩人群星中,祖詠的光芒並不耀眼,但這首《終南望餘雪》令祖詠放射出獨一無二的另類之光,而終南山也因祖詠這首詩而閃耀出明亮的“霽色”。

連山接海隅的終南山,因為祖詠而幸福起來,祖詠,也因為終南山而愈發的安靜,在燦爛的詩歌史中獲得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