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自3月发布保卫武汉书店计划,我们收到众多留言。

读者与书店主理人,讲述着自己与书店的故事。

虫虫:

十几年前读武汉中学,对面开了一家叫时间过去式+ed的书店,认识了尼采和雪莱。粮道街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武汉中学也建了新校舍,而他还在……

楚儿的家书店的发起人楚儿妈妈:

既然是为了活成书里面的模样,于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

易安:

我的武大研究生就是在物外里面复习出来的。每次去前台小姐姐都会记得我要的点的咖啡与要坐的位置。疫情完最想去的就是南京路物外,我的英文版《西方哲学史》想在这里看完。

每条留言,都让我们感动,并确认:这件事是有意义的。

于是我们联系了大家最“意难忘”的书店,聊聊他们的近况,做了本次“保卫武汉书店计划”第二期。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01

曾经想放弃,但经过疫情,决定继续开下去。百草园 | 老王

店址:待定

店龄:10年

#最强大脑 #一人十年 #为了人和书的相遇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我们书店的情况比较尴尬。

今年一月,百草园所在店铺的房屋所有方通知,不再对我们出租。1月15号的时候,就对我们这边进行了断电。按照他们原本的要求,过完年以后,我们就要从现在的地方搬出去。

但后来疫情爆发,加上武汉封城等一系列管控措施,到现在为止,房屋所有方单位暂未开始上班,所以搬迁一事就耽误到现在,悬而未决。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百草园最好的时候大概是在2015至19年。

刚开始开书店的那几年,整个实体书店的行业都不算好,我们书店也是一样,然后一直撑到15年、16年,书店终于有了一些营收。到16年、17年书店又是搬迁折腾,地址频繁变动、顾客难免流失,情况也不太好。

后来在阳光码头这边稳定了,经过近三年的运营,之前的老读者有一部分回归,又积累了不少新读者,可以说在码头的这几年运营情况还不错。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今年那边告知不再出租的时候,我想过放弃,我说可能这就是命。可能书店这件事,确实折腾来折腾去,最后都要放弃。

但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我觉得……我对武汉这个城市还是很有感情的,非常有感情。所以我决定疫情结束之后,不管那边是不是要把我们赶走,我书店肯定还是要继续开下去。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02选择了书店,就选择了清贫泉之旧书社 | 马老板 店址:武昌区司门口青龙巷48号 店龄:15年 #旧书的魅力 #淘书的乐趣 #自救与尊严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泉之旧书社2016年开业,是夫妻二人店,我在外收集书籍,妻子看店。准确一点说,书店是我们一家三口的书店,当初开书店是为了孩子能在书店的氛围中成长,经过十四年开店,孩子能看进去书籍,我想这个决定似乎应该是对的。今年是书店第十五年的开始。

暂停营业以来,书社除了孔夫子旧书网的销售外,没有其他来源。孔网上的书友,听说书店在武汉,取消多过等待。等到3月28日,快递发货,剩下10个订单,就是全部收入了。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越是稀少,越感珍惜。发货时,赠送书友一套五枚的八十年代湖北省博物馆出版的战国漆器图案的书签,并附感谢简信,盖上我店公章。

之前成都一书友见我发的提醒消息,仍然确定等候,并问候一句:“你们还好吗?”虽然只是一句不经意的问候,虽然只是二十元包快递的一单,仍让我很受感动,热泪盈眶。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书店一定会坚持开下去,但目前没有“自救”的念头。

相对求救与自救,我更想说的是“尊严”。困境之下,我们书店要做的,不应是“弯下腰来,求得同情”,这种同情是暂时的。更重要的是,社会气氛中读书意识的觉醒,只有读者自愿读书的意识觉醒了,才能从根本上救活书店。

困难是有的,但既然选择了书店,就选择了清贫相伴。与贫苦作斗争,坚守是王道。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03开书店,就是养孩子境自在 | 大石头 店址:江汉区解放大道557号中山广场写字楼19楼25室 店龄:6年 #阅读空间 #书房体验 #高管辞职创业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对于我们来说,目前确实非常难。但没有考虑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能肯定的是,一定会恢复营业。

其实我们这几年一直都是整体亏损的状况,可以说是在负债经营吧。但现在,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会坚持开下去。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2013年底到2014年初,是境自在的筹备阶段,实际上书店行业整体是处于低谷状态,当时我天真地以为书店只要图书品质好,真诚对待每一位读者,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法则,说不定能够走出一条良性生存之路呢。

六年的学习摸索和书店实践,证明了我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和无知者无畏。事实上,用心的投入确实能得到读者的口碑,却常常不能换回市场的反馈。

后来,我也慢慢释然了,与其急于求成,不如坚守品质,然后“静候花开”。尊重本体、默默耕耘,尽心尽力后,顺其自然。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近期能出门了,我常一人驻守书店,为大家选书、寄语、发书、组织线上读书交流。虽显冷清,更能专注,不知不觉,一天也就过去了。

境自在马上6岁了,我肯定是会继续开下去的。因为近期收到许多读者朋友的关心支持,书店已经成为他们挂念的、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

对我个人来说,书店就是我的一个孩子,没有父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孩子。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04还有小朋友想来看书,我就不能放弃发蜜乐 | 果妈 店址:后湖大道汉口城市广场C区3楼

店龄:3年 #家庭主题 #亲子空间 #儿童阅读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意识到封城是场持久战后,我连续失眠三天。

山里的的夜格外安静,村民们都睡的很早,把孩子哄睡着后,脑袋里静不下来:租金、人员工资、水电费……七零八碎的费用加起来,一个月要3.5万。

零收入的情况下,发蜜乐最多最多,能撑两个月吧。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2016年,我30岁,我的儿子果果3岁,那年我思考最多问题就是,如何给儿子好的成长环境。经过10个月的筹备,发蜜乐书店开业了。

基于这样的初心,我们书店的定位自然是家庭主题的社区书店,关注亲子关系、关注家庭教育,希望提供空间和服务,推广儿童阅读。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书店经营最好的时候其实就是节假日,譬如上个圣诞、元旦,很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选择来到店里,选择参加阅读活动的方式,一起度过节日。

所以我们本来对发蜜乐的经营是很有信心的,尤其是春节期间,原本计划了很多活动,会员家长们也都说要来。

疫情之下,顾不了情怀,我试着在线上卖起了橙子。虽然杯水车薪,为了书店能支撑下去,我愿意尝试。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2月开始,发蜜乐读者微信群开始了读书线上打卡活动。看到小朋友们在视频里开心地读着英文童谣、国学经典、声律启蒙,与家长积极互动,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我们的几百名读者会员,每一名会员都代表一个家庭。只要还有小朋友想来看书,我就不能放弃。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随着武汉解封、逐步复工复产,书店等场所尚在限制清单,真正恢复营业,还需坚持等候。

但四家书店的主理人不愿继续暂停,都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行动起来。

书店老板,不想放弃,实体书店,不愿消失。

城市重启了,但愿能重启实体书店的好时光。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谈及书籍书店,我们总不吝赞美,说到“精神家园”、说到“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说到“改造灵魂的工具”,说到“诗与远方”。却常常忘记或回避一个事实:书店的生存也需要盈利。

实体书店的存在,如若没有“效益”,终将在赞叹与惋惜中走向灭亡。

不愿消失的武汉书店

凛冬之中,唯有抱团群暖,方能共渡难关。WHat联合武汉本土书店开启“保卫武汉书店计划”。

如果你也是爱书之人,希望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诗与远方”不至于走向消亡,可点击下方图片参与线上助力。每一笔线上助力都可获得更高价值的储值卡。

*受疫情影响,书店重新开门营业时间未定,所有参与助力计划的订单将在营业后的第一时间发货,感谢所有的支持与等候。

你有关于书店的故事吗?

/ 汤 汤

图 / WHat & 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