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曹迪民先生的故事》有感

语文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三册,第20篇,《曹迪民先生的故事》。作者,梅子涵。

故事中的曹迪民,大概有生活中的原形。

我们在对故事评论之前,可以先设想,向作者梅子涵先生征询一下:这个曹迪民的原型,经过这些年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真的是有出息?还是一般、平庸?又或是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分子?

我们在得到故事原型的答案之前,又可以对故事本身,分析、体会。

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再来看标题,曹迪民先生。一个小孩儿,跟他爸爸曹旭先生,一样的身份称呼,叫做先生,而不是同学。这位曹迪民先生的无厘头,和他的先生称谓,是否隐含着一种讽刺呢?

曹迪民先生并无智慧。他,看来下课的时候,没有去洗手间小便。上课又要小便,老师不准,于是他就在教室的墙角小便。那既然做出这么疯狂的举动,又何不如冲出教室,去卫生间小便呢?所以,由此可见,曹迪民先生(一个小孩儿被叫做先生,而不是同学,总觉得讽刺。)除了无厘头,其实并无智慧。

曹迪民先生也并不勇敢。他怕狗,怕到在电话里边向人倾诉。于是曹迪民先生的梅子涵叔叔,只好说“……你裤子上有一种狗喜欢的味道,所以狗一见着你就激动万分,要咬你的裤腿。”这句话难道不就是说曹迪民先生和狗气味相投,与狗合流同污吗?责斥之重,直白造极!

曹迪民先生的父母,也非常的不负责任。去了日本,经济的收入应该是增加了很多。竟然害怕孩子打电话花钱。不管给梅子涵叔叔添麻烦。让曹迪民先生,不停的打电话给梅子涵叔叔。

唯一可以让我们想象的是,曹迪民先生没有父母陪伴,可能锻炼出某种的独立。这是80后,90后,…,…后一般城市小孩所不具有的品质。但这也仅仅是可能而已。

但是这种缺少教养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故事里没有表现,也足以令人担忧。比如说,是非观念模糊,学习取巧不用功,一个精力旺盛、行为乖张的小孩,往往会去结交不良的朋友,走歪门邪道。这是符合大概率常理的。

故事最后,突兀莫名的就预言,这位有种种荒诞、搞怪行为的曹迪民先生,“将来长大会很有出息”。根据何在?文章中提供的故事,除了让我们觉得搞笑,就是让我们担心。看不出这样的孩子,会一定很有出息。

小孩儿学文章看故事,是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心理暗示的。特别是,那些已经具有无厘头品质的孩子,看到这样一个榜样,模仿唯恐不及。将来会怎么样呢?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在这个目标过程中,有个别学生不幸长成了小丑或者问题学生,需要沉痛反思为什么?父母失责?教育失控?

绝没有道理树立问题儿童榜样,暗示其他儿童模仿。

对于曹迪民先生,我是非常不喜欢,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