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茶行業市場持續低迷,抱團取暖是為上策;而根據“富人只跟富人玩耍”的原則,抱團取暖的都是勢均力敵的雙方,因為牽涉到雙方的資源整合與創新利用,誰也不願意吃虧。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2020.11.29,品品香與武夷星戰略合作發佈會


所以2020年年底品品香跟武夷星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讓業界為之振奮。畢竟相比其他消費品行業,茶行業一直給人趨於保守的印象,再加上六大茶類本是消費者可互相替代的特點,茶葉品牌與品牌之間往往只有競爭,難有合作。那麼,從發佈達成戰略合作、推出“心傳”系列產品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2個月,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還好嗎?


品牌資源整合,更考驗雙方的產品力


茶行業的品牌合作一般都是大品牌。因為小品牌只做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沒有精力也沒有必要盲目擴張;而大品牌發展多年,原有業務難逃天花板之困境,亟待新的市場開拓與利潤增長點。如若想進入新品類領域的大品牌獨自建廠開發,效率太慢,但與現有品牌合作,在產品力上已然具備極大的優勢;剩下的就是雙方銷售渠道的資源整合與市場利益分配問題。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勢均力敵的品牌雙方都有較為發達的銷售網絡陣營,而將有明顯對方品牌印記的產品納入自己的銷售體系出售,非常考驗雙方的產品力。如果對方的產品力太強大,把自己的品牌顧客搶走了,未免得不償失,畢竟茶葉互為競爭品,不同茶類之間可以互為替代品。這也是長期以來茶行業品牌之間難有合作的根本原因。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雖說銷售網絡給不給力會涉及到雙方最終的利益分配上,但歸根到底也是基於產品力的強弱。


競品聯名紅利短暫,長期難以為繼?


縱觀品牌聯名成功案例,只有互補型或相似型的品牌聯名能夠笑傲群雄。


以近幾年風頭強勁的新式茶飲頭部品牌喜茶為例,喜茶與其他快消大品牌合作已成為其品牌營銷的重頭戲,3年時間其品牌聯名營銷事件近60個,可謂跨界營銷小能手!喜茶與樂事、東來順餐飲、好利來食品等的合作都屬於互補型品牌聯名,而喜茶跟美妝品牌牌百雀羚、科顏氏;服裝品牌李維斯、太平鳥等的合作為相似型品牌聯名,都是走網紅流量、以年輕人為核心的路子,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而喜茶唯一一次跟競品品牌合作是長沙的茶顏悅色,品牌聯名案例中競品合作率非常低。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新式茶飲品牌聯名統計


而品品香與武夷星的本次合作也可佐證這一觀點。在新聞發佈會進行的同時,品品香與武夷星聯名的“心傳”系列均分別在雙方的天貓與京東品牌旗艦店進行直播秒殺搶購,同時開放部分地區的實體店銷售,迅速套取第一波營銷紅利:涵蓋真金白銀的銷量紅利與品牌軟文化輸出。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雙方均未全面開放旗下的銷售渠道售賣合作茶品


線上短暫的秒殺活動結束之後,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官方旗艦店均沒有上新“心傳”系列產品,目前雙方關於聯名產品上新的時間也無跡可尋,再加上武夷星與品品香的部分實體門店也沒有品牌聯名的產品銷售,可見當時線上線下銷售的聯名產品都是雙方達成合作時生產的第一批產品,且為小額產量。也說明雙方的合作還是比較謹慎,或許如何進行長期的深度合作,謀取更大的商業利益,雙方都還在研究與探索之中,註定難以一步到位。


品牌聯手時代來臨,留給小茶企的機會不多了?


2020年的品牌跨界合作不僅僅是品品香和武夷星,還有福鼎白茶品牌六妙白茶與安化黑茶品牌湘益伏茶、中茶股份與正山堂茶業、中茶股份與安徽綠茶品牌謝裕大、中茶股份與雲南普洱茶品牌六大茶山等,強強聯手以期錦上添花。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中茶股份是業內的高頻跨界合作品牌


而跨品牌資源整合時代來臨,同時也意味著市場資源更多地傾向各茶類的頭部品牌,留給中小茶企的機會就更少了。或許專業代工服務與發力新零售市場終端為中小茶企接下來的兩大轉型方向,同樣任重而道遠。


茶行業抱團取暖容易嗎?看看品品香與武夷星的合作案例


茶行業商業化發展至今,產業鏈縱橫延伸日益加深,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無論是整合資源、抱團取暖的大品牌,還是獨闢蹊徑靈活創新的中小茶企,都有各自的路子要走。不變是硬傷,變革雖困難重重,也得迎難而上,方有機會開拓新天地。


(文原創於茗嘴,圖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