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新冠核酸检测破万!番禺区有支“硬核”检验团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别人都躲着病毒走,有一群人却迎着病毒,手握核酸检测利器,挑灯夜“战”, 在微观世界里与病毒“交手”!他们是医院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团队。

截至4月16日,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番禺区中心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团队已完成超过13000例样本检测,日检测量最高达400份。为临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力支撑。

两个月新冠核酸检测破万!番禺区有支“硬核”检验团队

院科两级配合,顺利完成检测任务

抗“疫”初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需外送检测,通常隔日才能有检测结果,核酸检测结果反馈时间长。为了尽快为患者施治,明确传染源采取下一步防控措施,番禺区中心医院充分发挥中心实验室的优势,经过充分评估、论证和培训, 2月5日积极筹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2月13日,经广州市卫健部门评估,番禺区中心医院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成为全广州市首个开展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获认可的区级医院。

该医院检验科主任黎毓光表示,随着医院逐渐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加之复工复产潮到来,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需求量激增,日检测量最高达400份。面对大量待检测的核酸标本, 院、科两级相互支持与配合是保障检验质量、保证检测速度,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

两个月新冠核酸检测破万!番禺区有支“硬核”检验团队

一方面,为提升检测速度、加快实验室运转周期,针对设备不足的问题,及时购置一台核酸提取仪和一台PCR仪,以提升每天的检测能力;规范临床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为检验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制订多项感控措施与操作规范,对标本的接收、精检测、防污染、医疗防护、医疗垃圾处理等每一环节都提出极其严格的要求,定期进行演练,最大限度地保护检验人员的安全。同时,开辟了针对急诊、发热门诊的绿色通道,确保高危人群检测的时效性。

另一方面,医院中心实验室黄俊杰、刘志伟、叶志权、高慧、逄婷5位担任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核心成员。平日,他们除了要完成遗传血液、PCR等日常检验工作外,还需额外承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

“当天的标本,不管晚上到多晚,我们都全部完成,不让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团队多位队员表示。

为了这份责任,检测人员全员轮番上阵,常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最晚一天工作至凌晨3点。

两个月新冠核酸检测破万!番禺区有支“硬核”检验团队

检验人的独白:最大挑战不是累,而是准确

从接收样本开始,这群离新冠病毒最近的“隐形战士”,都是三级防护,他们需要对样本灭活,核酸提取、扩增等,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出报告,这个过程要持续6个小时,对于出现异常的样本耗时会更长。

据了解,每个样本的核酸提取都是与新冠病毒的短兵相接,而在整个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全副武装的超负荷高危工作,而是准确。

“新冠病毒检测受到患者病程发展以及样本采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样本都是一道待解的难题,需要排除各种干扰,才能找到准确答案。”一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人员说。

“撰写工作日志、每天汇报已经成为习惯,每天完成了汇报工作才能安心睡觉。”黎毓光作为检验科带头人,无疑是这段时间最累的人。虽然他不用亲自进行检测操作,但无时无刻都关注着检验的全流程,每天都要等最后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完成发布后才休息。自接受“抗疫”指令,他就坚持写《新冠病毒工作日志》,日志从1月26日开始记起, 40多页,近两万字,对每例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的日期与姓名他都十分清晰。

“无论多少标本量,都会保证当天完成。”刘志伟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核心成员,当知道检测量超过13000份时,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是真的吗?近段时间每天标本量都有两百多个,对工作量早已麻木了,但无论多少标本量,都会保证当天完成。每天从中午开始提取第一批标本核酸,到晚上发完最后一批标本结果基本上接近凌晨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吴普昭 李桂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通讯员 韩泽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胡群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