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当年刘秀带习郁巡游黎丘(今襄阳鹿门山景区)一带,一路颠簸劳累,身子困乏,由不得连连打起呵欠,他俩就地坐那儿打个盹。一觉醒来,刘秀倦容顿消,笑嘻嘻地说:“啊呀,朕刚才做了个梦,像是好兆头啊!”习郁赶紧附和:“臣刚才也有一梦,吉祥得很呀!”

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刘秀问:“爱卿梦见了什么?

习郁猛一怔。他本想打个顺风旗,讨皇上欢心,没想到皇上刨根问底,问他梦见什么。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两人各有心思,谁知道皇帝梦的啥呢?要是习郁说出的梦不如皇帝的意,岂不是“没吃到羊肉,还惹一身臊”!但习郁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肚里文墨多,有眨眼见识。他想到皇上千里迢迢跑到这荒山野岭,不就是为建庙封神,安抚活人死鬼么。我请出山神助我阵,保准皇上满意,于是他答道:

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臣梦见苏岭山的山神,两只灵鹿来朝拜皇上。”“哈哈……巧,真巧,朕也梦见两只鹿跪到面前。好,好啊!”他当即下谕旨:雕两头石鹿供在那里,御笔亲题“苏山庙”三个金字,镶在庙门上。

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光武帝只想到找由头建庙,却无意中害苦了苏岭山神养的两只灵鹿。这两只鹿生就的野性子,平素在山上跑上跑下,到处都有青草,它们走哪儿吃哪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皇帝张个嘴就是天命,谁也不敢违抗,把两只石鹿塑到庙里,两只鹿的魂灵就附了上去,这一来,它们为吃的犯起愁来,咋的?每日来庙里烧香上供的不少,都是刀头供香馍,这两只鹿只生了张吃草的嘴,哪儿有用青草供神的?它们饿得实在没法,只好夜里悄悄地溜出来,到山下田里吃青苗,不等天亮又跑回庙里,这样将就着过日子。

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苏岭山下有个村子叫故人庄。庄上的人们见青苗被吃去一些只当是谁家的鸡鸭糟蹋的,也不在意。谁知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庄稼糟蹋得越来越多,人们在心了。

一天夜里,几个乡亲悄悄藏到地里,看到底是什么东西糟踏的庄稼。夜深人静时,模模糊糊看到两只鹿下了田,以为是谁家的羊跑出来,就一齐来撵。两只鹿纵身往山上跑。鹿跑得快,大伙撵不上,就扔石块子撞。两只鹿跑呀跑,最后钻进了苏岭庙,人们才没敢闯进去。

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天亮了,有人在山坡上拣到一只鹿腿,人们才知晓,夜里撵了的是苏岭庙里供的两只神鹿啊。母鹿在逃命的时候,稍微慢了一步,挨了一石头,被打断一条腿。母鹿腿断了,不能到庙里供,只好蹲到庙的一边。公鹿见母鹿下了供桌,也下来,蹲到庙门另一边,陪着母鹿。从此苏山庙的庙门前有了一对鹿,人们就把苏山庙叫做“鹿门庙”了,后道佛时有更替,逐步演变成了今日的鹿门寺了,苏岭山也跟着叫鹿门山了。

襄阳一景区因灵鹿得名,缘起东汉光武帝,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进入新时代,这里的文化逐步被大众揭晓,成了今日的鹿门山风景名胜区。关于灵鹿的故事经久不衰,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