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人,从不轻易许诺

靠谱的人,从不轻易许诺

千金未必能移性

一诺从来许杀身


战国时,甘茂在秦国为相,秦王却偏爱公孙衍。秦王有一次对公孙衍说:“我准备让你做相国。”

甘茂手下的官吏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就去告诉甘茂。甘茂因此进宫拜见秦王说:“大王得了贤相,斗胆给大王贺喜。”

秦王说:“我已经把国家托付给你,哪里又得到了贤相呢?”

甘茂说:“听闻大王将要立公孙衍为相。”

秦王说:“你从哪里听来的?”

甘茂回答说:“公孙衍告诉我的。”

秦王十分窘迫,于是就驱逐了公孙衍。

秦王轻诺公孙衍,事后又不兑现自己的诺言,结果成了失信于人的君主,同时也伤害了一直忠心耿耿的良臣甘茂。

靠谱的人,从不轻易许诺

佛法开示

许人一物,千金莫移。答应了给别人的东西,哪怕有多珍贵,有多不舍,都要算数,千万不要失信于人,更不要逃避责任。“不轻许诺,故我不负人;不轻信诺,故人不负我。”信与诺,唯有看重,才懂珍重。

人在冲动的时候,特别容易拍脑门做决定,这种情况下许的诺言,后悔可能性很高。比如情侣之间,就尤爱许诺:生生世世只爱你、爱你一万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许诺的时候,说的比唱的好听,可根本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否则世间怎会有那么多分分合合,那么多转身陌路。


靠谱的人,从不轻易许诺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男子名叫尾生,他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这时天降大雨,桥下河水暴涨。尾生所等的女子始终不来,尾生不走。水不退,尾生抱柱而死。

李白诗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尾生抱柱,看似可歌,实则可泣。女子信口一言,却导致了尾生的悲惨结局。

文殊菩萨在《量理宝藏论》中有言:“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则是智者的行为。现在有些人做事,先答应别人了,后来觉得有点不妥,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结果左右为难。很多人都是这样,与别人特别密切时,就盲目答应很多事,一旦彼此发生了不愉快,又拼命想毁约,弄得彼此都很尴尬。

靠谱的人,从不轻易许诺

我们许下的诺言,都是一种愿力,如果不能及时做到,就会绵延到未来成为业力。轮回漫长艰辛,我们不能为了满足无量劫中一时冲动的某个愿望,就许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或是许诺来世。一旦许诺,就要当下坚持,再难再苦也要坚持,不要不负责任地把自己完成不了的作业丢给未来的自己,这是逃避,也是对他人的捆绑辜负。

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就是学会不对做不到的事轻易做出承诺。利益没了,可以再打拼;情分淡了,可以再培养,但一个人的诚信没了,是很难建立的。为什么古语强调“三思而后行”,就是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好好思量一番,做到就做到,做不到就承认,切勿打肿脸撑面子。

诺不轻许,言不伤人,宁可自己吃点苦,受点累,都不要让誓言成空谈,让承诺成欺骗。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靠谱的人,从不轻易许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