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隆基“麗妃之爭”

我和上黨晚報的緣分由來已久,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2年發生的一場爭鳴。那年的2月2日,我的一篇文章《黃花街的一場唐朝愛情》在《上黨晚報》發表,之後在網上開始傳播。文章敘述了唐朝李隆基在潞州即今山西長治擔任別駕時,對趙氏女子一見鍾情,登基後封其為麗妃的故事情節。文中還首次提出了趙麗妃是長治西火人的觀點,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竟在《上黨晚報》上爭鳴長達兩個月時間。

首先是申迷芳在《上黨晚報》發表了《與郭安廷商榷——趙麗妃是西火人嗎?》。與大多數讀者一樣,迷芳也贊同“趙麗妃是長治人”,但對“趙麗妃是長治的西火人”提出了疑議。這也難怪迷芳的老家就在西火鎮,生在西火、長在西火,從來就沒有聽說過老家的歷史上還有一位趙麗妃,現在我一下子將此觀點“爆料”出來,自然會引起爭鳴。為了探尋趙麗妃到底是否西火人,迷芳專門回村上進行了走訪,還找到了“忠義和”老店鋪、“黃皇娘墓”傳說等幾個他認為是可能性的證據,但在文章的最後他還是希望我拿出趙麗妃是長治西火人的更多佳證,也希望有志於上黨歷史研究的學者,積極舉證。

就在迷芳的文章發出不久,一位名叫靳波和另一位名叫存亭的讀者也在《上黨晚報》上合署發表了《唐玄宗確實有一位妃子是西火人》的文章,旗幟鮮明地支持唐玄宗的妃子是西火人。兩位讀者的重要證據出自於明代的《潞州志》,該書記載:“唐,郝洽,字元津,潞州西火村人。唐玄宗為潞州別駕時,曾獵於其地。元津謁見,與語奇之,因造其第,見伊女修整,遂納之。後繼位,授以官,不拜就。以處士清名加之,賜田贍養,以終其身。”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年李隆基就任潞州別駕時,曾到西火鎮的山中狩獵。郝洽上前去與李隆基攀談,這一談李隆基便覺得郝洽不是一般的人。後來李隆基專門到郝家拜訪,見他家女兒大方漂亮,遂娶為夫人。李隆基當上皇帝后,欲封郝洽為官,郝洽推辭不就,只接受了田地的封賞,仍回到西火頤養天年。

申迷芳懷疑趙麗妃是西火人的可能性,而靳波和存亭提出了唐玄宗有一位西火妃子的有力證據,只不過是這位妃子姓郝而不姓趙。其實,我的這篇文章主要觀點是放在了“趙麗妃是長治人”之上,同時順便提到了“趙麗妃是長治西火人”,想不到竟引來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爭論。實際上爭論是延續了問題的探討:唐玄宗確實有位長治妃子,這位妃子《舊唐書》或《新唐書》中都記載其姓趙,而明代的《潞州志》中卻說她姓郝。再說這位妃子的父親,《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說其進京做了官,而明代《潞州志》中稱其是“授以官、不拜就”。

本來我以為關於“趙麗妃是哪裡人”的爭鳴到此就應該告一段落了。想不到過了幾天,又有石波在《上黨晚報》上發文提出“趙麗妃是長治沁縣人”的觀點和武雲唐在《上黨晚報》上發文提出“趙麗妃是長治壺關人”的觀點,當然了,他們也有自己認為正確的證據。

千年的風雲已經飄逝,這場轟轟烈烈的“麗妃之爭”留給人們的是更多的遐想和探究的餘地。其實,趙麗妃是哪裡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通過上黨晚報在爭鳴中學會了理性、客觀、平和、包容,一切以論據說話,這是一種難得的學術氛圍。在這場紛爭中,沒有孰是孰非,大家有事說事,有理說理,即便有點偏向,說到底,也無非想為自己家鄉的文化繁榮出點力,這無可厚非,而我最大的收穫是因為這場爭論激發了業餘研究地方文化的熱情,並且一發不可收拾。之後,我更多的關於地方文化散文刊發在《上黨晚報》和其他媒體,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兩大研究方向《上黨古國》和《從長治看孔子》。(來源:上黨晚報 郭安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