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在品牌營銷中,廣告是重要的一環。廣告,顧名思義就是廣而告之,也就是向社會廣大公眾告知某件事物。雖然品牌方都十分地看重廣告,但是消費者對廣告的態度卻有所不同。

近日易車也不甘雌伏,加入了洗腦式廣告的大軍,在電梯裡無限循環一條洗腦廣告片,創作廣告的依然是馬蜂窩和知乎的廣告操刀者——洗腦營銷專家葉茂中。

買車,你怕價格吃虧?趕緊上易車!

價格?易車全知道

優惠?易車全知道

口碑?易車全知道

新車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

上易車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

短短15秒的廣告中,易車首位明星代言人沈騰瘋狂重複“易車全知道,買車不吃虧”的廣告語,之所以選擇沈騰這樣的“中年男人”作為品牌的代言人,絕不僅僅是因為沈大叔的逗趣屬性。

在當今時代,買賣車輛還是屬於一筆相對大的開銷,所以顧客在進行購買時會更加慎重。他們更看重的是一個品牌是否“可靠”,因此代言人的“屬性”是否穩重、成熟、可信賴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品牌的形象,也就是所謂的“門面擔當”。

易車作為一個二手車交易平臺,如何能在保證中年目標客群不流失的情況下,又能更多地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其關鍵就在於選擇一位可靠、國民認可度高、形象正面且具有年輕化市場的中年代言人。

沈騰幽默風趣的性格和他所帶來的詼諧的喜劇作品,正好俘獲了一大批年輕人的歡心,使他在年輕圈層中具備了很大的市場。

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這兩年,廣告屆襲來洗腦風的浪潮,比如只有一句廣告語的伯爵旅拍,一群人狂吼的BOSS直聘,不知道為什麼要上馬蜂窩的馬蜂窩,誰都不知道應該知道什麼的知乎。

鉑爵旅拍

過去一年裡,一個原本籍籍無名的婚紗攝影品牌憑藉簡單直白的廣告,被廣大消費者熟知。一群穿著婚紗禮服的新人舉著粉紅色牌子大喊著“婚紗照”、“鉑爵旅拍”、“想去哪兒拍,就去哪兒拍”這些關鍵詞句,而且不斷地重複。無論是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這支廣告都強行佔據了人們的注意力。尤其是現在不少樓宇都配有電梯廣告,在等電梯的時間裡,鉑爵旅拍絕對是眾廣告中被大家最熟知的廣告之一。而那句“鉑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也成為2018最招人煩的廣告語之一。儘管罵聲一片,但品牌現階段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讓消費者知道“自己是誰”。

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BOSS直聘

與伯爵旅拍表現形式如出一轍。都是藉助大量的人物出場,通過不斷地高呼口號來達到宣傳品牌的目的。在不少網友看來,這場景很雞血,很傳銷。

對於BOSS直聘的這支廣告,雖然在網絡上存在著不少的質疑甚至是謾罵,但是它也的確賺足了人們的眼球,還多次登上熱搜榜。各大媒體對於這樣的廣告形式也各抒己見,BOSS直聘一夜之間成為商業圈裡人們爭相討論的案例。對於廣告最基礎的定義——廣而告之,BOSS直聘做到了。

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馬蜂窩

與鉑爵旅拍、BOSS直聘的洗腦式廣告不同,馬蜂窩沒有動用大量的人物出演,而是邀請了在年輕人中頗有人氣的流量小生黃軒。雖然這支廣告的場面並不宏大,背景也十分的簡單,但是魔性的廣告語,以及惡意模仿大話西遊的風格,還是遭到不少網友吐槽。“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除了重複這兩句話,片中再無其他的廣告語,廣告片也戛然而止。

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知乎

作為知識服務平臺,知乎一向自詡為逼格甚高,過去一年的廣告和營銷都贏得了不少讚譽。然而去年世界盃廣告卻徹底翻了船。2018年6月,知乎宣佈了自己的首位代言人——流量小生劉昊然,並推出了一支廣告片。廣告中劉昊然發出的靈魂四問:“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簡直與多年前楊冪的那支溜溜梅廣告異曲同工。

知乎的洗腦廣告在表現形式上可以說是與馬蜂窩採用了同一個套路。兩者都是借用當紅流量小生來做品牌形象代言人,不斷地重複問題來達到吸引觀眾眼球的目的。

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洗腦式廣告是時代的產物,它的出現並不是偶然,在那個只有廣播、電視、報紙的年代,腦白金另闢蹊徑,憑藉一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率先給用戶“洗腦”,幾度掀起送腦白金的熱潮。

易車又換代言人,洗腦廣告+沈騰不火都不行

要想在鋪天蓋地的碎片信息中,讓潛在消費者快速記住一個品牌,一定逃不過三個原則:一是內容簡短,二是突出重點,三是重複重複再重複。這就是網友調侃的“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洗腦式廣告很規矩的照做了這一點。

而這些洗腦式廣告的品牌方,大多還處於品牌發展初期,還需要向目標受眾不斷地傳達“我是誰”這個最基本的信息。在當前海量信息的干擾下,只有不斷地重複才能吸引眼球、節約成本,在傳播效果上可以做到:快、狠、準。

市場在快速增長時,品牌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尤其在品牌初級階段,市場認知度不高,哪怕廣告拍得再美,也很難做起來。甚至人群記住的是廣告內容本身,而並非品牌方。

洗腦式廣告就是風險最低的,用有效、簡單、粗暴、低成本方法,搶先佔領更多市場,而在高頻投放後帶來的增長收益是不可小覷的。

這種機械而重複的廣告雖然摒棄了審美,但帶來的爆炸性和衝擊力,能達到很好的轉化效果。對於這些洗腦式廣告來說,審美從來都不是他們的目的,讓你記住才是。能讓你在對應的消費場景下回憶起品牌,用最有效的方式達成商業目的,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這些廣告無疑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