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繁华的都市里有着霓虹灯闪烁的夜,点亮了灯红酒绿的爱情。在速食文化泛滥的今天,爱情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古老的生僻词,在现代人的词典里找不到它的准确定义,越在缺失中寻找,就越在寻找中有所偏颇,那么多凋零的爱情终究成为难以抹平的伤口。可是,当翻开《荷西,我爱你》时,里面的字字句句倾注了三毛对荷西的深深爱意,如此热烈而深沉,禁不住动容起来。谨以此篇,祭奠并重温他们永恒的爱情。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我们结婚吧

三毛:我的心已经碎了。

荷西:心碎了可以用胶水粘起来。

01 很喜欢三毛与荷西的这张合照,温馨动人。三毛穿着围裙会心的微笑着,并不整齐的长发随意的自然散落,而荷西略微皱眉双手环臂的站在后面,似乎在抱怨午饭做的很难吃。

三毛:我们都还年轻,你也才高三,怎么就想结婚了呢?

荷西:我是碰到你之后才想结婚的。

荷西: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02 爱情的归宿,是因遇到你之后想结婚,是啊,跟年纪、时间有何相干呢?三毛比荷西大六岁,某种说法上,她扯住时间的脚步,等他六年,他们之间便全没有这种年龄差距了。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

荷西:我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我外出赚钱,Echo在家煮饭给我吃,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事。

03 我不知道这幅图片的场景是什么,第一反应却是他们在签结婚证明,认真的、专注的神情,似乎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作品。他们的爱情轰轰烈烈却也能融于柴米油盐之中。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04 第一次看到这段对白时感动得掉泪,如今仍然动容。对于三毛与荷西来说,他们的爱情不仅无关金钱,甚至是“有情饮水饱”的超脱。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快许十二个愿望,心里跟着钟声说。

三毛: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0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们的爱情可以超越生死,无关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只要和荷西在一起,三毛的脸上就有着最幸福的笑容。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就这句话,三毛看了十遍,然后去散了个步,回来就决定嫁给大胡子荷西。

06 三毛是个向往自由的女人,随性得甚至看似散漫和邋遢,她可以坐在大街上抽烟,可以坐在黄包车上翘着二郎腿,却愿意随着荷西从此安度一生,携手白头。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比三毛小,两人刚结实的时候三毛在马德里大学像个“花蝴蝶”一般(三毛原话),身边不乏爱慕者,而荷西与三毛之前的状态暧昧不清、难以定性,最后荷西决定暂时不再纠缠三毛,临走前,他曾认真地对三毛说让她等他六年,四年大学,两年服兵役。具体请见 三毛生前珍贵录音 荷西离开时,手持常戴的法国帽倒着小跑,一边还微笑地对三毛说”Echo 再见 Echo 再见 Echo 再见⋯“ 眼里浸满泪水却还在做着鬼脸。

这六年里,三毛经历了答应画家求婚后才发现对方是有妇之夫、与德国教师订婚后对方却心脏病突发而死等感情打击(话说三毛的命是真不好啊),回到西班牙时身心疲惫,也早已不记得与荷西的六年之约。然而到约定的日子荷西却如期而至(多么痴心的男子啊),并且千方百计联系到了三毛。“临近晚上时三毛便又匆匆赶去好朋友家,见面时,好朋友只是叫她闭上眼,等候。而此时,三毛被人突然拦腰抱起,旋转,三毛睁眼一看,是荷西!她开心得说不出话来,就任由这样的快乐变成旋涡将她围绕在里面。” (三毛生前珍贵录音)此时的荷西已是成熟俊朗的男子,加上六年前的感情羁绊,两个人的结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事。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看,两人在一起时的气场多合呀!

两人的相处,也更像知心爱人、朋友的模式,三毛自己也说,“其实婚前和婚后的我们,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改变。荷西常常说,这个家,不像家,倒像一座男女混住的小型宿舍。” (仍摘自《大胡子与我》)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荷西死了。

“当他的尸体被打捞上来的时候⋯⋯那天是中秋节,那时候日已尽,潮水退去,皓月当空的夜晚⋯交出了再不能看我,再不能说话的你⋯⋯” (三毛生前珍贵录音)

“再见所爱的人被一锤一锤钉入棺木,当时神志不清,只记得钉棺的声音刺得心里血肉模糊,尖叫狂哭,不知身在何处。黑暗中,又是父亲紧紧抱着,喊着自己的小名,哭是哭疯了,耳边却是父亲坚强的声音,一再地说:”不要怕,还有爹爹在,孩子,还有爹爹姆妈在啊!”

“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接过了自己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对荷西的责任,写下了几本书,心情踏踏实实,不再去想人生最终的目的。”(摘自《尘缘》)

至于在荷西逝世后三毛的心情,我实在不忍揣测。但为了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引用一段三毛的大姐陈田心在《三毛:1943-1991》一书中的序文—— “荷西走了后,她就无法承受了。……关于她的自杀,我们都知道她可能有这一天,……但我想她其实对死亡也有种好奇心,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最后,依然以三毛原话结尾 ——“他是我生生世世的夫妻,以前的一切感情的纠缠、枝枝节节都不算了,我就变成这样纯洁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太太。”

关于三毛荷西的爱情,不过也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说三毛在作品里美化了自己的生活,其实她与荷西原本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恩爱。他们所谓恩爱的定义是什么呢?在《稻草人手记》里,我们看到的又是个怎样的荷西呢?

我看稻草人手记,觉得荷西远不是什么完美的丈夫,相反他有如下三大罪状。

1。大男子主义荷西。他会在太太为照顾婆婆亲戚忙得团团转而求助时,不屑的说一句“那是女人的事”; 会在母亲面前冷落太太“三次不认主“;会在和家人团聚时高兴得让太太跟在后面拎着大皮箱。。。此条罪状之证据举不胜举。(详见《这样的家庭生活》,《亲爱的婆婆大人》)

2。叛逆荷西。”大胡子,是一个反抗心特重的人,如果太太叫他去东,他一定往西;请他穿红,他一定着绿。做了稀的,他要吃干的;做了甜的,他说还是咸的好。这样在家作对,是他很大的娱乐之一。“(《大胡子和我》)

3。穷小子荷西。三毛在给母亲的家书中说:"他是我的男朋友中,唯一没有车的。“ 三毛和荷西在马德里买了一套公寓,分期付款做了一对房奴。荷西又时不时失业。还经常大方的把家当成朋友的免费饭店。更有甚者常常借钱给朋友不顾太太在家暗自落泪(《梦里花落知多少》)。综上荷西是既没车也没房且没稳定工作又不会理财的穷小子一个,如果生在现在的中国,恐怕找老婆都很难。

如上荷西三大罪状,是真实的出自三毛笔下。可见三毛并未刻意的在书中营造“恩爱”。可是读者尽管对荷西的三大罪状了然于胸,仍然认定他是三毛的好丈夫。大概因为三毛在数落荷西罪状的同时,笔端总是不经意的在透出她的包容吧。而这份包容,似乎是在对另一份包容的回应——荷西对三毛的包容。这份来自双方的包容,让读者觉得荷西和三毛是一对神仙眷侣。我想怀疑三毛和荷西恩爱的人一定没有读懂这份包容。

三毛与荷西:一个人消失在大海,一个人自尽于人海

也有人说她情感经历很丰富,荷西追求她是真,但是,她似乎并不怎么爱荷西。答应结婚的时候,她各种情伤在身,有些心灰意冷,荷西答应给她自由,她也就嫁给他了。

两个人的感情应该是婚后一点点加深的。在他们结婚六年之后的一个晚上,三毛把荷西弄醒,告诉他她爱他。这是第一次。那以后没多久荷西就出意外身亡了。

荷西死后三毛当然是很悲痛,但是并没有疯,她其实回台湾做了一段时间的大学老师。她是想过要自杀,但是,三毛其实自杀过很多次,她的性格就是偏感性,有一点自毁的倾向。并且,她也并不是为荷西守寡,她依然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出名的就是她跟王洛宾之间的恋情,曾经一度谈婚论嫁。

最终导致三毛自杀的原因,除了感情方面受挫,事业也不顺利,好像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她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当然,有各种说法,也没有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