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一個分裂的東盟,將使南海糾紛持續升溫

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7日文章 原題:分裂的亞細安不利區域穩定 摘編如下: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個星期先後走訪文萊、柬埔寨及老撾,並與這三個國家就南中國海問題達致“四點共識”。這四點共識的主要內容是:各國有權自主選擇南中國海爭端的解決方式,並直接由當事國進行談判,而南中國海的爭議不是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問題。

在國際海洋法仲裁庭即將對菲律賓提案做出裁決之際,這四點共識具有針對性。2013年1月,菲律賓就南中國海的斯卡伯勒礁(中國稱為黃巖島)的海洋權益問題,提交國際海洋法仲裁庭裁決。中國拒絕國際仲裁,並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約國有排除強制性仲裁的權利。不過,仲裁庭去年10月底指出,它有權處理公約條文的解釋及應用。一般預料,國際海洋法仲裁庭將在這一兩個月內做出裁決。

中國在“四點共識”中也再次向國際社會反映,它不會執行仲裁判決。中國崛起與日益強勢的外交姿態,在國際社會引起關注。中國若因仲裁結果不利而不執行仲裁判決,勢必進一步引發國際輿論的批評。因此,中國獲得文萊、柬埔寨及老撾的支持,有助於緩解它可能面對的國際壓力。

然而,從東盟的角度而言,中國運用經濟的實力爭取支持,加劇了東盟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在2012年,柬埔寨是東盟輪值主席國。在中國的影響下,柬埔寨阻撓東盟外長在聯合聲明中提及南中國海問題,導致東盟歷史上,首次無法發表聯合聲明。今年,老撾是東盟輪值主席國,並獲得中國捐助車輛、安檢儀器以及辦公室設備,以在9月主辦東盟峰會。東盟的團結,備受考驗。

其次,在南中國海主權糾紛上,中國一向是堅持雙邊談判,以避免南中國海問題“國際化”。然而,在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訂了《南中國海各方行為宣言》,並在2014年提出“雙軌思路”,提倡南中國海的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共同加以維護。因此,東盟的角色,獲得中國的肯定。

雖然王毅這次重申“雙軌思路”,但重點似乎已向雙邊談判及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傾斜。其實,在主權問題及島礁的劃界上,東盟一貫的立場與中國相同,也就是由當事國進行談判。然而,南中國海問題涉及本區域的安全,也與航道自由息息相關,因此南中國海的爭議免不了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而言,一個分裂的東盟,並不符合本區域國家及中國的利益。對於中國而言,東盟的分裂,勢必影響區域的安全,從而波及中國的經濟發展。對於東盟而言,面對強勢的中國,它們將被迫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選邊站。在中美戰略競爭的背景下,一個分裂的東盟,將使南中國海的糾紛持續升溫。

《南中國海各方行為宣言》第五條指出,“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並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這個14年前的智慧,對今天還是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