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舊小區微改造 讓居民幸福滿滿

掌上春城訊“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還未走進白塔社區“白鶴居”,悠揚的歌聲就飄了出來。走近一看,一位鶴髮老者正在指揮合唱《我的祖國》。

作為昆明市第一批老舊小區“微改造”“民生小實事”項目之一,盤龍區拓東街道白塔社區“白鶴居”自今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以來,讓白塔路201號電力小區的居民有了一個固定的“眾享空間”活動室。大家可以在這裡讀書看報、拉家常、講故事、回憶年輕時的美好時光……

白塔路201號電力小區地處城中鬧市區,屬單位辦公與居民居住的混合型小區,房屋產權涉及電力系統多家單位,由兩家物業公司管理。居民區後院有一塊公共區域,因各種原因呈鬆散式管理,存在綠植斑禿,地面坑窪不平,衛生髒、亂、差及雜物堆積現象。由於小區裡沒有居民交流娛樂的固定活動室,因此,部分居民多年來習慣性地聚在第12單元門口聊天,遇到下雨天就很不方便聚在一起活動了。

在昆明市第一批老舊小區“微改造”“民生小實事”兩個項目落地該小區後,與居民有關的惠民、利民小實事,一樁樁一件件地在歷時4個月的施工改造中不斷解決、完善,讓居民的居住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有了一個固定的活動空間。

活動空間有了,取個什麼名字呢?通過徵名,最終,社區確定了“社區能人”甘劍平取的“白鶴居”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契合了201號院老年人居多的特點。

82歲高齡的小區居民皮奶奶一見到社區黨委書記王麗瓊就說:“社區工作人員太辛苦了,為小區做了很多好事,讓我們實在過意不去。網格長張莉不用每天到院壩跑,有什麼事告訴我一聲就行了。小區養狗住戶不慎留下的狗屎,我們都會清掃乾淨的。每天動一動,鍛鍊了身體,也把事情做了……”

社區樓棟組長陳玲惠在施工過程中發揮宣傳員、信息員和協調員作用,及時有效地把會議精神傳達給院壩內的高齡老人和不會用智能手機的居民,也讓院內居民訴求能及時上報和化解。

兩個項目進院壩時,一開始有部分居民不願意參與改造。雲南電網公司退休職工李志剛瞭解到項目政策後,認為是個好事情,便積極學習文件精神,學透後還向部分居民宣傳。在他的參與和帶動下,其他居民積極配合,使社區在自籌資金環節順利完成工作,居民自籌資金10290元,區政府補貼56729.2元。

在活動空間硬件具備的基礎上,社區為充實活動室文化內涵,想向居民徵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物件和照片。省電力設計院退休職工沈純芳得知這一想法後,把珍藏了60年的老照片拿出來,並與社區工作人員分享了她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從事職工培訓崗位60年的人生經歷。在她的感染下,其他居民也打消顧慮,紛紛參與徵集活動。

“活動室建得這麼漂亮,大家都要愛護。社區可以發動群眾組織與物管共同管理日常工作,而我本人就願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陳媽媽說。

王麗瓊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小小的‘白鶴居’激發了居民對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熱情,提升了居民們的生活品質,讓大家幸福滿滿。”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羅昆婭

編審:蔡鈞

終審:錢紅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