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奇葩。自從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成功拍賣2.3億人民幣以後,它的影響和價值被迅速放大,成為眾多藏家和投資者日思夜想和魂牽夢繞的東西。它的身上有太多的未解和待解之謎,也許正因為如此才平添了它的神秘色彩。本人就從它的三大之謎和實物鑑賞談起,和同好一起探討元青花的迷人魅力。

一、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一是歷史上從沒有元青花的記載和研究。文博收藏界人士都知道,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藏有我國元代一對青花象耳瓶(又名大維德基金瓶)。上世紀50年代,美國波普博士將這對落有“元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雲龍洗口象耳瓶”結合土耳其託普卡比博物館和伊朗阿德比爾寺藏品,從傳世藏品中辨識出一批元青花“至正型”器物,奠定了元青花研究的基礎。從此,這對青花瓶成為衡量許多相同類型器物的一把標尺。它不僅解決了一個歷史問題,也同時享受著全世界的矚目和驚歎。而非常可悲的是這對瓶子最先出現在北京的琉璃廠,許多所謂的專家說是贗品,最終流落國外。

二是元青花產品的燒造好像突然成熟,沒有發端和發的過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而元青花卻沒有。唐朝、宋朝幾百年間,關於青花瓷不見實物、不見窯址、不見資料,到元朝突然出現了大量精美的青花器物,美輪美奐,不勝枚舉!元青花是中國陶瓷史上繼宋瓷之後的第二個高峰。也有資料研究表明唐宋時期出現了些許青花瓷片,這更進一步說明了它的神秘莫測。

三是元青花的存世品國外比國內多。現在官方流行的說法是,目前元青花的存世量三百件,國外二百件,比如土耳其的託普卡比宮和伊朗的博物館。國內從六十年代到如今出土和館藏的一百件。主要原因是元青花主要是作為外銷瓷,更符合阿拉伯地區的審美情趣,所以主要出現在中東地區。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固步自封的說法。近30年,由於國家經濟建設的加快,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進行,動土量要大大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總和。出土了包括了元青花在內大量精美的文物。盜墓、私藏的現象也很普遍,但這個現實很多學者不願意面對,又不願意到第一線去考察。出現的眾多如元青花等文物的速度之快、數量之多讓他們難以接受。而現在景德鎮的“仿品”也確實很多,這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來路不明”的元青花擺在專家面前,不用說是沒有見過的,就算是和博物館裡一模一樣的,他們也不敢認,只能一棍子打死。

二、 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統高58釐米。青花紋飾達十三層(含主體紋飾之間的界飾),加上蓋上最頂端的獸扭和大罐肩上的兩個對應獸頭共計達十五層紋飾。可謂紛繁複雜、上下疊加、主次分明、密不透風。一般元青花主體紋飾為一組,放在器型的最開闊的部分如瓶、罐的腹部。這件大罐因為器型碩大,一組紋飾難以充滿大罐的最開闊的部分(人物故事多見是一層主體紋飾)。主體紋飾為兩組。上層為雲龍紋,兩條巨龍一前一後向前騰飛,一條目視前方,一條回顧後望。兩個獸頭鋪首將兩條龍隔開各自成為紋飾的一部分。兩條龍細頸長軀,輕盈飄逸。雲紋雲頭似如意,雲身如飄帶,與騰飛巨龍相互映襯。下層的纏枝蓮紋一氣呵成,銜接自然,天衣無縫!蓮紋寓意清廉高潔,出汙泥而不染。輔助紋飾蓮瓣、纏枝菊、雜寶等都是元青花中的常用紋飾。所用青料為蘇麻離青,青花髮色豔麗。因為鈷含量高使得青花下沉,深入胎骨,有鐵鏽斑且凹凸感明顯這件大罐豐肩溜腹小盤口,器型既端莊大氣又俊秀挺拔。大罐蓋子上獸扭是端坐著的一隻狗。狗為忠義之寵,特別對於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蒙古人,狗更是離不開的親密夥伴和朋友,既可驅趕牛羊放牧和狩獵,又可以看家護院。肩上的鋪首有人說是狗頭,有人說是獅首,但無論何種動物,有形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統統稱為瑞獸,既威嚴驅邪,又忠心護主。獸扭與鋪首生動活潑,既增添造型的威嚴與莊重,又符合民族風格及審美情趣而顯得更接地氣。大罐的頸部還有一道出筋旋紋,與口沿的小盤口相互呼應,使器型更加靈動,更有生氣。實為元青花中的大器精品。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元青花的三大之謎 暨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蓋罐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