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你不在意的第一學歷“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點擊右側 “關注” 按鈕,每天為您帶來高考報考乾貨和優質的教育、科普文章~

高中生:你不在意的第一學歷“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文 | wx彣尚教育

第一學歷現在通常是指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或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進入普通本科高校、普通專科高校獲得全日制的本科、專科的第一個高等教育學歷。


在大學教育普及多年後,“第一學歷” 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語了,甚至在升學、就業、升職時,都將成為至關重要的一道門檻。


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對於第一學歷的理解就是專科或本科學歷,這也是現在社會普遍認可的一件事。


某專科畢業的學生,他的第一學歷就是他就讀的專科學校,專科,某本科畢業畢業的學生,他的第一學歷就是他就讀的本科學校。


這也就是說,哪怕你現在的學歷是 “985”、“211” 的碩士博士,但這隻代表你的最高學歷,

第一學歷無法改變


01 第一學歷來自市場經濟


第一學歷和第二學歷的區分原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計劃經濟背景下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上級是各省市原第一教育局,畢業時頒發的學歷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所以稱之為第一學歷。


當時的 “第一學歷” 可以分清區別於工人農民的幹部出身,例如一個接受了普通大中專教育的大中專畢業生,一定是有鐵飯碗和幹部身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徵。


而成人高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學校、成人中等學校等其它繼續教育形式則是由各省市第二教育局負責,頒發的學歷以及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同時修讀第二專業獲得的學歷稱為第二學歷。

高中生:你不在意的第一學歷“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一學歷與第二學歷是同一層次的兩種類型的學歷。而當前的社會環境而言,特別是以崗定薪、企事業單位聘任制度改革的逐步開展以來,這個幹部身份越來越不重要。

回顧中國教育發展史,我們都知道,1999 年擴招前,中國的大中專教育(本科、專科、中專)錄取率低、選拔嚴格,通過者大多智力拔群,都是精英教育 。但 1999 年起大中專院校尤其是本科連年擴招,使得擁有普通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畢業學歷的人越來越多(大眾化甚至普及化)。


所以教育部門在管理過程中常說 “學歷” 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後的學歷,沒有使用 “第一學歷” 概念。


1999 年中國大陸大中專院校擴招後,更無第一學歷的說法。市場經濟條件下,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三資企業都強調畢業生的專業能力,而部分國企事業單位強調第一學歷,這是由於兩者的體制背景不同導致的。


現代社會是飛速發展的社會,知識的更新換代日趨頻繁,對於這樣的時代背景,選擇繼續教育是應付時代變遷的重要手段。


然而,要求所有的人完全脫崗進行長時間的全日制教育是不太現實,這存在時間與經濟、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肘,因而,我們社會應該甚至必須接受和提倡更多在職人員進行半脫產式學習。

02 為什麼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


對於剛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們,用人單位無法從幾次簡單的面試瞭解一個人的過往,只能根據其第一學歷推斷其能力。


也許很多人都對用人單位這樣的 “有色眼鏡” 感到不滿,畢竟曾經的經歷不能決定現在,但有時候 “第一學歷” 真的能夠證明很多事情。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能夠考上 985/211 的學生,在學生時代一定付出過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並且堅定且執著。而對於他們努力的回饋,就是優秀大學的超多資源。

高中生:你不在意的第一學歷“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在最近,華為用 201 萬年薪招聘到了四個剛出校門的學生進入 “天才少年” 計劃,其中兩人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


他們的成功既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同樣他們也依託於高校的優質資源有機會深造。現在很多高校都會在畢業季舉辦招聘會,從招聘會的規格上看越優秀的大學吸引的企業越優秀,相比之下,可能一些比較普通的高校只能吸引到一些企業來學校招聘銷售。


其次,好的高校一般都依託於大城市。這樣的學習與生活環境會對大學生造成較強影響。畢竟在一線城市學習酒店管理與在三線城市學習酒店管理專業,他們之間天差地別。而且,受環境影響在一個積極向上的圈子裡,你也很難向下走。

當然,大家也不要被上文嚇到,現在的社會在逐步向能力社會開始轉型,學歷將不再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


雖然很多公司還是會有這種繼續卡第一學歷的情況,但是企業和單位會更多考慮你的實際工作業績和在工作中表現的能力,出身很重要,後期努力更重要。


另外也給我們提個醒,在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全力以赴,無論是讀書還是上班,都要努力出成績、出業績,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03 法律明文禁止學歷就業歧視


除此之外,根據我國 “就業促進法” 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高中生:你不在意的第一學歷“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數用人單位守法意識不夠,侵權成本低;應聘者維權意識不足,維權成本高,進一步縱容了用人單位的歧視行為。


教育部《關於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做到 “三個嚴禁”:


嚴禁發佈含有限定 985 高校、211 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嚴禁發佈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嚴禁發佈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 。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 2019 年 7 月要求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行為監管,對同等學歷不同培養方式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同等就業機會 。

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 2019 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發佈 “性別、民族、院校、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視性信息 ”,有關部門對於發佈這類歧視性信息,甚至個別以歧視性招聘信息來博取眼球的用人單位,應當有所處理。


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目前我國根本不存在第一學歷和第二學歷之說,同時對於非全日制的認可度國家已經儘量做到 “一碗水端平”。

當然目前社會確實還存在部分企業設置不同學歷歧視障礙,但總體趨勢已經向好轉變,我相信不久將來,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必將被社會一視同仁。

“第一學歷” 歧視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我國高等教育自身發育不良,教育同質化問題突出,高等教育院校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評價方式等方面趨同。學歷歧視會成為考生擇校的風向標,造成高校實力排位上的 “馬太效應”,既不利於高等教育的發展,也不利於擴寬進賢之路


社會正在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人們對於 “成功” 的定義也在不斷髮展,“學歷” 已經成為老黃曆了,“一考定終身” 的說法也都被拋棄了。

第一學歷決定你的起點,最高學歷決定你的高度,只要你有足夠優秀的學習能力時,學歷只是幫助你走向成功道路的墊腳石。


你不關注教育,教育也會關心你。

關注我們,你會比昨天更加優秀~


往期回顧

滑檔、退檔,你沒有被錄取該咋整?

最後填報機會,徵集志願能讓你“起死回生”

免學費+住宿費,還有各種補貼!快過來了解一下

“校企合作辦學”有陰謀?帶你看懂“校企合作”那些事兒

高考都考完了,我媽竟然還總讓我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