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陸民營廠幹不過臺資廠?

今年疫情汽車行業倒閉很多小廠,反倒臺資廠訂單多得接不過來,很多日本廠訂單轉移到臺資廠了,民營小廠人力成本低反倒扛不住先倒閉了。

臺資企業的管理特點還是比較彪悍的,加班加點是正常現象,紀律嚴苛,管理細緻,員工福利因規模大小差異很大,因早期臺灣曾是日本殖民地,企業的管理方式有半軍事化特徵,另外相較於其它幾種外資,臺灣人普遍工作比較拼命,做生意不會墨守成規,企業做大的機會比較多,但人性化方面稍差相較之下福利稍差一些,但很鍛鍊人的業務能力。唯一比較好的就是臺資裡面培訓體系還是比較好,願意培養新人,一步一步教會你,只要你肯學習,成長會很快。臺企也算是培訓基地的好地方。剛畢業大學生很適合。

港資企業相較於臺企,受英國人的影響,管理更依賴制度,但制度也稍人性化一些,香港人也更加有禮貌,但普遍工作熱情不像臺灣人那樣拼命,比較注重自己的私生活一些,因此大規模港企相較臺企偏少一些。

日企管理非常嚴格,福利制度也比較健全,日本人做事嚴謹是出了名的,較高職位上很難任用中國人,等級森嚴,但好處是穩定,沒什麼天大的錯誤一般不會裁人。

民資企業通常給人感覺是管理比較鬆散,主要靠人治,也就是說看老闆是什麼德性,福利待遇也也因企業大小、職位高低差異很大,國內企業不光要做事,更大一部分精力要花在做人上,派別內耗比較嚴重,但好處是溝通和文化背景沒有什麼差異,遇到好的老闆會像兄弟或哥們一樣,但企業能做大的做久的少之又少。

在大陸的臺資多半還是活著比較久了,比如富士康、昌碩、康師傅、崑山上海那邊一大堆臺企還是比較厲害的。為什麼民營同行競爭不過臺資?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