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八怪及奇趣风俗-民族十八怪(一):妙龄少女象老太

妙龄少女象老太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土著民族。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说黎族话和汉语。黎族没有本民族纹字,通用汉纹。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纹。现在黎族的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东方、琼中、昌江、白沙、五指山、乐东等市县,岛外没有黎族分布。

“黎”作为今天黎族的族称,最早记载于唐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一书:“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

黎族其实原来的族称为“赛族”。黎族的称谓是源于汉族词语“黎民百姓”中的黎字。汉语黎字意思是贱民的意思。古代汉族认为赛族人是蛮夷民族,低等贱民。所以到唐朝以后,汉族人逐渐称赛族为黎族。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等原因又分为“哈”(过去作“侾”xiao)、“杞”(又称“岐黎”)、“润”(过去汉称“本地黎”)、“美孚”、“赛”(过去称“加茂黎”)等不同的支系。但外界社会对所有支系黎族人都称为赛人或赛族。

黎族总人口数为146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妙龄少女像老太”说的是黎族女孩的“绣面纹身”习俗。“绣面纹身”又叫“鲸面纹身”。是解放前黎族女孩纹刺美体的习俗。女孩12~16岁开始用海南一种荆棘植物的刺作为纹身工具,用一种植物的叶子捣碎后的汁液作为染料。开始纹身。

不同方言区(族系)纹身部位和图案也不同。每种图案各有不同吉祥说法,都是用点连成线组成花纹。纹身所用的染料是染料草(黎族叫“干香”)在陶盆中浸泡7天以上,加工制成青色染料水。纹身前用染料水在身上画出图案再将针刺制成的“丁”字形纹针沿着图案将染料水扎入肉中。创口结痂后便会留下永久图案。

纹身前要杀鸡摆酒祭祖,纹身一般耗时两年左右时间。纹身成功后,要用龙眼叶煮水洗澡,再杀鸡摆酒庆祝。据传,黎族认为女孩需要纹身有三种原因,一是怕汉族人抢婚;二是怕死后祖宗不认;三是纹身是一种美,也是为了吸引异性追求。

十几岁的少女纹完脸和身体后,远远看去脸上纹出的条形图案就象是皱纹。因此便有了“妙龄少女象老太”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