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为什么说了谎或者什么也不说

最近《隐秘的角落》热播,网上也掀起一波讨论的热潮。


我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会想到一个假如:假如朱朝阳的妈妈不是认为“学生学习就够了,不需要交朋友”,假如他妈妈不是这样专制控制而是对孩子尊重信任、平等沟通的,假如他跟妈妈的关系不是这样压抑尴尬而是自在放松、充满信任的……


那么第一集严良和普普到来的时候,他就可以直接自然地跟妈妈说:“我有两个小伙伴没地方去,在我们家住一晚好不好?”而不需要隐瞒妈妈偷偷让他们住在自己家,后面也就可以把他们遇到的困难(目睹了凶杀案、普普的弟弟生病需要筹钱)告诉父母,让家长来帮忙一起想办法解决。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们报警,可以一起想办法帮普普的弟弟筹钱。


那这个故事很可能从这里就结束了,也就不会发生与凶手周旋交易最终导致几人包括朱朝阳的爸爸死亡甚至朱朝阳差一点变成了凶手这样一些可怕的事情了。

虽然剧情的内容可能是超越现实的,但现实中类似的事情也并不少见。有很多孩子因为不信任父母,在面对父母时都不敢坦白而只能选择隐瞒或说谎。


说一件身边朋友的小事儿。朋友家儿子4岁多了,有次和爸妈出去玩儿的时候擦伤了膝盖,妈妈问是不是很疼?孩子瞄了一眼爸爸,说不疼。这个时候爸爸还没有停止对孩子的指责:“你的眼睛是出气的吗?说你多少回了,走路要小心!……”妈妈知道孩子并没有说实话,后来问孩子当时明明很疼为什么不说?儿子很诚实的回答说,怕爸爸训我,爸爸总是很大声的训我……


这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有一些少年受到了校园霸凌不敢告诉父母,只能自己默默忍受。有一些女孩子遭遇了性侵,不敢告诉父母,只能自己偷偷崩溃大哭。有一些孩子生病了也不敢告诉父母,因为害怕挨骂,常常要拖到病得很严重了才说

知乎有一篇问答:“什么时候,你学会了说谎”,有一个高赞的答案是这样描述的:

你的孩子为什么说了谎或者什么也不说

你的孩子为什么说了谎或者什么也不说

你的孩子为什么说了谎或者什么也不说

你的孩子为什么说了谎或者什么也不说

很多人都直呼这个回答太真实了。这些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逐渐学会了说谎和隐瞒。


这些孩子的心灵相当于活在“隐秘的角落”,因为过往与父母的相处让他们无法信任父母,他们很多事情并不敢告诉父母,因为“坦诚相待”意味着“被批评”,这样一来只能自己来面对和处理。而未成年的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是相对脆弱的,面对事情的想法和思维是相对不成熟的,比如剧中救普普弟弟的30万,网友们就议论到光想着筹30万太不现实了,白血病的治疗需要配型等各种问题,怎么可能只是筹钱的事情。而作者回答网友的时候说这正是想体现孩子单纯天真的地方,告诉她需要30万,孩子就觉得只要筹到这30万就能救弟弟。

当这些孩子遇到一些困难的事件时,尤其是遇到一些特殊的甚至是创伤性的事件时,他们实际上是无力应对的,而他们又不能求助父母,这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风险。那些在隐秘的角落里成长的心灵会变成什么样呢?情况好的会很敏感,报喜不报忧,爱面子,别人稍微反驳就会炸毛……情况差的就有可能像剧中的朱朝阳逐渐变成了张东升(杀人犯),现实中被霸凌的少年可能走了极端,被性侵的少女可能学会了自残……我相信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中有光,素履以往。

用尊重成就孩子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剧中朱朝阳的妈妈,她就是很不尊重孩子的。比如她自认为孩子不需要交友;逼着孩子一定要喝自己准备的牛奶;偷偷恋爱,并自认为自己是对孩子好;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恋情时,坚持认为大人的事情他不懂。在她与朱朝阳的互动当中,她几乎从不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更多的时候是以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和要求孩子

你的孩子为什么说了谎或者什么也不说

尊重孩子,也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都能做到尊重,说话也会有礼有数,而面对孩子则容易变得肆无忌惮、口不择言。比如高赞答案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我敢说如果他们在生活中对待朋友或同事也是这种方式,早就没朋友了。而当他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却总是肆无忌惮的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孩子,完全不顾及自己这么说这么做会带给孩子什么感受。

这样一来,孩子体会不到你对他的尊重,他自然也不会愿意跟你有更多更内心的互动。就像你如果遇到一个不尊重的你的人,你也不愿意跟他打交道一样。

用理解呵护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可以说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比如孩子跟朋友闹矛盾了跟你倾诉,一个妈妈上来就劈头盖脸说:“别人怎么没有闹矛盾啊,就你跟人闹矛盾,你不反思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孩子自然慢慢地就不愿意跟妈妈沟通了,因为跟你倾诉不但不能得到理解还会遭遇一顿指责,这无疑是让孩子的感觉雪上加霜。

而一个理解孩子的父母,孩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先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那么孩子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一来,孩子也更愿意跟父母去敞开自己的内心。

用关心温暖孩子


就像知乎高赞回答里的那段互动一样,孩子兴高采烈地说我要过生日了,你一脸:“哦,然后呢?”孩子以后可能都不想跟你过生日了。如果孩子跟你说什么,你总是不怎么关心,也不怎么感兴趣的样子,孩子自然慢慢地就不想跟你说了。我有朋友在小学当心理老师,她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让孩子们写一些希望父母改变的地方,很多孩子写的都是爸妈能够放下手机听自己说话。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很热情的跟你的伴侣分享自己的事情,对方拿着手机兴致缺缺敷衍的回应,你是什么感觉。那么,渐渐地孩子不愿意跟你分享也就不奇怪了。

用信任支持孩子


要想孩子信任父母,父母也需要先信任孩子。如果父母对于孩子都总是不信任的,那么孩子也不会去信任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

好比回答中那句:“你抄同学的吧?”、“是你弄坏的吧?”这都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的不信任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委屈和冤枉,如果你固执己见,孩子也只能渐渐地学会去敷衍你或防备你。更有甚者,孩子们会觉得“反正你都不信,那我就把罪名坐实好了,免得冤枉”。

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指的就是你对他人的期待、看法最终会影响甚至塑造他人的行为。当你认为孩子就是撒谎、就是坏孩子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会让他逐渐变成一个爱撒谎的坏孩子。

剧中的朱朝阳的内心就活在隐秘的角落,在那里没有信任的父母的庇护,在隐秘的角落里滋生着见不得光的阴暗。但愿这样的孩子能够少一些再少一些,愿更多的父母能够跟孩子构建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让爱的光辉照进孩子的内心,让更多的孩子不再活在隐秘的角落!


愿每个孩子心中有光,素履以往;踏梦前行,聚力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