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常州市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本年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江蘇省、常州市有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規定進行編制。本年報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年報的電子版可在常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changzhou.gov.cn)下載。如對年報有任何疑問,請與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

公開處聯繫(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常州市行政中心1號樓B座1922室;郵編:213022;電話:0519-85685020;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概述

2018年,我市政務公開工作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條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系列部署,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積極推進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工作,加大政務發佈、政策解讀、輿情回應力度,創新公開方式,擴大開放參與,增強公開實效,在助力種好幸福樹、建好明星城,推動常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健全制度體系。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及時對全市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以領導小組為核心統籌協調政務公開頂層設計、制度安排等重大事項。出臺《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市政務公開工作考核、聯席會議、政務公開專家庫及專家解讀等制度,各地各部門制定配套專項制度,全市政務公開制度框架體系基本確立。

(二)強化解讀回應。深入落實《關於強化政府政策解讀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執行政策解讀“三同步”要求,推動全市領導幹部帶頭參與政策解讀。全市共舉辦新聞發佈會236場,舉辦在線訪談288期,通過各種渠道發佈政策解讀840篇。全年共回應公眾關注熱點、重大輿情共16288次(“市長信箱”“部門信箱”“市長與網民”“網絡發言人”等方式回應3203次,微博、微信回應12245次),通過“常州12345”熱線、“常州政企通”微信公眾號等政務服務平臺解答各類諮詢30餘萬件,派發相關單位處理8萬餘件。

(三)加快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第一平臺的作用,優化欄目設置,加強信息內容保障,強化信息資源檢索功能。建設市數據開放平臺,匯聚24個部門、198個數據資源、391303條數據開放目錄。著力打造“我的常州”APP,以發佈政務權威信息為核心,整合部門在線辦事服務,推進手機端與業務系統的無縫對接,建設“一網通辦”移動端總門戶。完成我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的升級改造,實現對各地各部門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的實時監督和把控,確保公開更加科學規範。

(四)推進基層試點。自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和天寧區兩級政府高度重視,圍繞城鄉規劃、重大建設項目等9大試點領域,推進10項重點任務,實現全流程權力公開、全過程服務公開、全要素事項公開、全渠道信息獲取、全方位監督評價“五全”目標。試點工作打造的群眾辦事查詢“快遞式”公開方式、天寧便民電子大地圖、政務服務大廳政務公開體驗區等亮點獲得了企業、群眾點贊,群眾滿意度得分97.02。

(五)創新公開方式。在政府網站增設《政策簡明問答圖解》欄目,對專業性強、群眾關注度較高的政策,進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讀,利用一問一答圖解形式增強解讀的理解度和傳播力,提高政策解讀的實效。全年共發佈了12期圖解,累計收穫點擊量30萬+。舉辦“政在你身邊——政府開放日”活動,通過網絡、報紙等多渠道邀請市民代表走進市政府與市長面對面交流,列席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參加民生實事意見徵集座談會,現場“零距離”把脈政府工作。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政府信息發佈情況

全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34735條。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110001條,其中各類規範性、政策性文件3300餘件,涉及徵地重大項目、住房保障、拆遷補償、價格收費等重點領域信息4100餘條,政府門戶網站訪問量達3850萬餘人次。政務微博、微信等各類方式公開政府信息66450條。《政府公報》刊發4期,公開信息23條。

(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

一是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信息公開。充分利用“江蘇政務服務網”“江蘇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常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信息發佈工作,及時發佈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批准服務信息、批准結果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徵收土地信息、重大設計變更信息、施工有關信息、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竣工有關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信息。

二是推進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制定出臺《市政府辦公室關於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意見》,將社會關注度高,具有公有性、公益性,對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有直接、廣泛和重要影響的公共資源分配事項納入主動公開目錄清單,依法及時予以公開。建立健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服務功能和管理體制機制,凡涉及公共資源、公共資產、公共資金的交易和配置,都依法納入統一交易平臺,實現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全程公開、全程留痕。

三是推進“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圍繞解決群眾和企業辦事堵點、難點和痛點,全力構建全市政務服務體系,深化“不見面審批(服務)”,各地各部門認領7341項行政權力事項,公佈6783項“不見面”事項,統建各類網上申請端4912個,整合APP移動應用端38個,“網上辦”和“不見面”辦的可實現率分別達到98.83%和92.4%。推進“進一門、集中辦、高效批”改革,市級部門進駐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事項1436項,進駐率達85.02%,在省內率先實現“應進盡進”目標。完善基層“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全市62個街道、998個村在江蘇政務服務網開通鎮村兩級服務頻道,認領公共服務事項並維護服務指南39936項。深化“工業50”改革,實施工業項目網頁獨立管理,實現審批全程在線可督、可查、可控,全市309個工業項目實現50個工作日內領取施工許可證,達標率98.1%,平均辦件用時20.8個工作日。

四是推進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按照中央、省、市關於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的相關要求,加大預決算信息公開力度。我市共有7本政府預算、407戶一級預算單位在預決算信息公開統一平臺上“曬”出了公開信息,內容涵蓋了政府及部門預決算數據、政府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部分績效項目的績效情況以及政府債務情況。出臺《2018年度財政重點工作考核獎勵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所屬轄區財政部門預決算公開情況列入重點工作考核範圍,對公開不到位的地區和部門進行通報,並在預算安排中予以體現,進一步強化預決算公開過程責任,將公開落到實處。

五是推進扶貧脫貧信息公開。在識別貧困到脫貧退出整個過程中,嚴格落實“兩公告四公示兩比對”工作要求(即貧困申報和脫貧退出“兩公告”,村、鄉鎮、縣三級公示和異議處理公示“四公示”,情況與市相關部門數據和入戶核對情況“兩比對”),全面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結果公正。加強“陽光扶貧”監管平臺建設,目前系統共涉及7個部門24項資金,按照“各級各類、應進盡進”的原則,進一步對全市各級涉農資金進行全面的梳理和歸集,納入監管平臺進行監管。按照省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要求,做好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實行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示制度,鎮村兩級對扶貧項目情況在各地公開欄進行公告公示,市級扶貧項目在市委農工辦門戶網站進行入庫和補助公示。

六是推進社會救助和養老服務信息公開。做好社會救助信息公開,從2018年7月1日起,我市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800元/人/月,全市在冊低保對象12477戶,18602人,全年發放低保金13073.8萬元,保障人數佔戶籍總人口數的3.29%,市區醫療救助215852人次,支出救助金2972.606萬元,相關信息已按照要求對外公開。加強養老服務信息公開,及時公開《市政府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常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標準(試行)》等養老服務政策,規範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2018年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城市及農村的覆蓋率分別達65.1%和41.9%,護理型床位佔比為57.29%,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老人佔老年人口數為11.05%,新建成日間照料中心8家,全市累計建成29家,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達92.8%。

七是推進就業社保信息公開。公佈《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2018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的工作方案》《關於印發我市實施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示範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等穩定和擴大就業政策。加大就業社保政策宣傳,強化提升12333諮詢熱線服務功能,提供人工諮詢、網上在線互動、網上服務大廳、語言留言等服務,全年呼入總量197.5萬個,其中人工呼入量83.5萬個,回覆網上諮詢6000件,網頁點擊率731萬次。探索新媒體聯繫服務群眾新途徑,上線“常州人社APP”,提供就業服務、社保服務、求職應聘等多項服務以及政策法規、政策指南、新聞動態等資訊。

八是推進教育衛生信息公開。公佈《關於推進常州市教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全市學校依法公開招生、基建、採購、財務等重點領域信息。做好各類學校招生政策解讀,發佈《2018常州入學指南——幼兒園、小學篇》、《2018常州入學指南——中學篇》等政策圖解,詳細解讀各項招生政策內容。加強醫療服務收費信息公開力度,不斷促進信息公開規範化、制度化。共公開各類信息3700餘條。梳理並公開全市第一批衛生計生部門就近辦事項,涵蓋轄市區、鎮(街道)衛生計生部門10項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利用“常州計生掌上APP”生育服務聯繫單辦證系統,深度破解群眾辦事堵點難題,全市網上申請辦理佔39.7%。

九是推進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全年更新住房保障信息共計100餘次,涉及房源1812戶。其中廉租房租金補貼200戶,廉租房實物配租28戶,公租房租金補貼400戶,公租房實物配租(家庭)327戶,公租房共有產權40戶,公租房實物配租(新就業外來務工)420戶,經濟適用房貨幣補貼上市交易241戶,經濟適用房實物安置上市交易156戶。

十是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公開。圍繞防範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加大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信息公開力度,多渠道發佈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防範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在《常州日報》開設“生命至上、安全發展”專欄,每月更新不低於3期,集中報道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推進情況、曝光典型違法案例、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等信息。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增加“事故管理”(含調查報告、事故快報、事故案例)等3個專欄,每月定期進行信息公開,共更新信息86條。在“常州安監”微信公眾號推送與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實際相關的原創信息,每週更新3期、每期更新3篇,更好服務企業和群眾。

十一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推進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決定公開,設立專欄公開行政處罰書63條,增強環保執法的權威性、威懾力。推進行政許可信息公開,加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保驗收、危險廢物經營許可等公示,全年公開行政許可類信息427條。推進汙染源監管信息公開,主動公開重點汙染源基本信息、汙染源監測、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等4個方面內容。推進環境質量信息公開,通過空氣質量實時發佈系統,集中對外發布實時空氣質量、空氣質量預報、汙染物實時濃度變化、30天AQI變化等信息,每月公佈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

十二是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公開。公開食品藥品監管領域許可審批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監管檢查結果信息、監督抽查信息、召回信息、統計信息等信息。在全國率先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智慧食藥監綜合監管平臺”,推進信息共享。開發涵蓋全市2000餘家藥店信息的電子地圖,方便公眾尋醫問藥。舉辦“食品安全宣傳週”“安全用藥月”等主題活動,深化正面宣傳力度。與常州手機臺聯合制作“老徐小方帶你逛市場”“常州市食藥監局‘醫療美容機構抽查’正在行動”“網紅奶茶雙隨機抽查”等直播節目,增強與民互動交流。推動“安心菜場”建設,逐步實現市場數字化、信息可視化、服務人性化。深化“陽光餐飲”工程建設,方便消費者實時查詢選擇餐飲場所,動態評價監督餐飲單位。

十三是推進執法監管信息公開。加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力度,積極探索以動態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模式,通過信用信息歸集、公開、共享,實現跨部門信用聯合懲戒機制。全年公開行政許可決定189171條,行政處罰決定5888條。曝光失信企業19417家,嚴重失信個人45822人次。

十四是推進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充分發揮“建議提案網上辦理與公示平臺”作用,對建議和提案總體情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意見建議吸收採納情況、有關工作動態等內容進行公開。2018年共收到建議、提案544件,均按相關規定辦理完畢並公開。

三、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

(一)申請情況

2018年全市共受理依申請公開2425件,較上年增長40.25%。申請量上,轄市區政府中列前3位的是溧陽市、金壇區、武進區,市級機關中列前5位的是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政府辦公室、市建設局、市環保局。申請形式上,當面申請247件,傳真申請50件,網絡申請1035件,信函申請1083件。申請內容上,主要涉及徵地拆遷、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

(二)申請處理情況

全市受理的2425件依申請公開申請,已全部辦結,答覆率100%。其中,屬於主動公開範圍259件,同意公開728件,同意部分公開228件,不予公開228件,在上述可以答覆是否公開的情形中,實際公開比例為84.20%。其餘982件中,不屬於本機關公開372件,信息不存在405件,申請內容不明確59件,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146件。

(三)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8年,我市各級行政機關在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職能過程中,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申請事項提供政府信息未收費。

(四)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2018年,全市共處理涉及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複議申請98件,較上年增長15.29%。其中,作出維持行政機關作出的信息公開答覆告知70件,被行政糾錯4件,其他情況24件。

全市共處理涉及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151件,較上年增長62.37%。其中,判決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訴訟請求100件,被依法糾錯7件,其他情況44件。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8年,我市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社會公眾的期待相比,政務公開工作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少數地區、部門從事政務公開工作的人員專業性有待提升,各地區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進展不均衡,公開亮點發掘、塑造不足。2019年,我們將採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根據機構改革後職能劃分和人員調動情況,及時組織政務公開工作培訓,建立健全內部信息溝通協調機制,提升全市政務公開隊伍專業化水平。

二是推進信息共享。依託大數據手段,全力打通業務系統的信息壁壘,推進數據全面共享。積極運用政務新媒體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對重要政策、重大事項進行權威發佈和廣泛傳播。

三是嚴格考核督查。依託政府信息公開系統、第三方評估等綜合手段,對政務公開實施全方位監管,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年度政務公開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導向作用,進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群眾的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