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提到民國時期的上海,大家想到的是什麼?是紙醉金迷的東方巴黎?還是熱血的幫派火拼?一提起幫派,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青幫?說起青幫便不得不提杜月笙。


杜月笙可謂是民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一生更是波瀾壯闊。從水果行的學徒到高橋鎮的小混混,再到上海青幫的老大。杜月笙的成功並不是因為生在敢拼敢打生在亂世,他的成功離不開他的高情商。


杜月笙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無論是與命運對抗、還是與人鬥爭,凡事總能逢凶化吉,為人處事方面更是令人稱讚不絕。但是命運也是公平的,年輕時有多風光,晚年時就有多悽慘。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一、一代梟雄名起上海


杜月笙出生於1888年,四歲之前父母便相繼過世,年幼的他先後被繼母和舅舅撫養。杜月笙14歲的時候正式進入青幫,拜在陳世昌門下。後來又因陳世昌的關係得以進入當時青幫龍頭黃金榮的公館,取得黃金榮的信任後開始負責經營租界內的賭場。


在青幫站穩腳跟的杜月笙成立了“三鑫公司”,這家公司將當時法租界的鴉片提運全部壟斷。在“商場”風生水起的杜月笙,開始將目光轉向政界,同年杜月笙憑藉較廣的人脈關係出任法租界的商會聯合主席,同時身兼華人會監察。黎元洪的黨羽更是稱杜月笙為“當代春申君”,就連當時的著名學者章太炎、知名律師秦聯奎都是杜月笙的座上客,杜月笙的社會地位在他的不斷經營下逐漸提升。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在杜月笙鼎盛時期,受到恩惠的人非常之多,這些人遍佈各個領域。其中就包括少將張學良和高官戴笠。鼎盛時期的杜月笙不僅是談笑有鴻儒,更是往來皆權貴可謂是相識滿天下。


二、一代梟雄落魄香港


杜月笙鼎盛時期在上海的生活可謂是“紙醉金迷”,就連老婆也是娶了五個。然而一代梟雄杜月笙最終也沒有逃過命運的安排,1949年4月杜月笙思量再三,決定帶著家人離開上海前往當時還在英國人手中的香港。


這一決定,也開始了杜月笙的下坡路,蝸居在香港的杜月笙已經沒有了在上海灘的勢力,也從一個名震江湖的老大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富翁。在香港的他可謂是人生地不熟,除了幾個相熟的老友幾乎沒人知道他是名震上海灘的大人物。


在上海多年紙醉金迷的生活,已經養成了杜月笙揮金如土的習慣。雖然前往香港之時杜月笙帶了不少錢財,但隨著揮霍,錢也越來越少,日子也是越過越緊張。一家人一度陷入窘境,杜月笙在去世之前,手裡的積蓄僅有10多萬美金,這讓當時的五姨太孟小冬十分吃驚。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全家照


在上海灘的時候,杜月笙靠著賭場、鴉片賺了無數錢財,但是為人極其重情義,因此攢下的欠條便有足足一箱。


杜月笙臨死前,安排弟子陸京士協助他分配遺產。在此之前杜月笙更是將這足足一箱的欠條親自燒燬了。這一舉動讓當時經濟十分緊張的杜家大為震驚,可是杜月笙卻對家人吼道:“這是在救你們的命。”


杜月笙語重心長的對家人說:“借錢的有人流落天涯、有人未知生死,若我死後你們一個個的去追債,那麼勢必將生前所維護的這些關係和交情都弄的不好看了。這些人念著當初我幫他們的情分上,在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出手相助。若是你們去追債,也可能引來殺生之禍,這便是所謂的大恩如大仇,你們要記住這個道理!”


1952年8月16日,一代梟雄杜月笙病逝於香港,享年63歲。杜月笙在彌留之際對眾人說:“我去世以後,要將我帶回上海,葬在高橋。”晚年居住在香港,死在異鄉這成為杜月笙逝世之時最大的遺憾。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杜月笙與朋友


杜月笙去世之後,在顧嘉棠和陸京士的幫助下孟小冬和其餘幾位妻子,將杜月笙的屍首運往臺北,而他的墓地坐東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以此來慰藉其思鄉之情。


三、杜月笙的民族情義


杜月笙雖為青幫當家人,但是始終心繫民族大義。1925年,日本人在上開設的棉紗廠因虐待童工而引起工人的罷工,但日本人卻殘忍地用槍射擊手無寸鐵的工人。事情爆發後,日本利用各方關係強行將此事壓下,當時上海商學工各界聯合做正義聲援,但本次聲援活動需要一位最具有威信和民眾力量的人加入,上海灘霸主杜月笙便是他們尋找的人。而杜月笙知道後,立即暫停了所有的應酬併為此事開始“調兵遣將“。


在對日戰爭中,杜月笙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並且設立眾多醫院。還利用自身的資源做慈善,開設學校投身教育。杜月笙還多次參加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為抗戰籌集救國款項150餘萬元。重慶醫院是當時最先進的後方醫院,而這所醫院正是1942年由杜月笙所籌建,因此他也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讚。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後人對杜月笙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作為民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杜月笙能從一個水果行的小混混到上海灘最大的霸主,杜月笙的傳奇也被後人寫成書、拍成電影。從經營生意方面來看,杜月笙十分有經濟頭腦,而他更明白江湖刀口的生活並不能長久,因此他也將“人面、場面、情面“三碗麵用的風生水起。


作為現代人,杜月笙叱吒風雲的年代我們已經無緣目睹,只能在歷史軼事中尋得一點蛛絲馬跡,最讓我佩服杜月笙的也並非他雄霸上海灘的聰明智慧,而是他對孟小冬的深情。身患哮喘的他在彌留之際,為圓孟小冬一場婚禮不惜拖著病重之軀完成了婚禮。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杜月笙孟小冬


杜月笙的一生,無論功過皆是過往。後人也從他的身上感受到“人面、場面、情面“三碗麵的妙處,而這”三碗麵“更是被當今眾多生意人所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