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善良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摘要

过度懦弱的善良,不是善良,善良,也是有锋芒的。

真正的善良

01

前两天和我哥谈论了这样一个话题:他们社区有一个7岁大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母亲,母亲对其不管不问,瘦的皮包骨头。

哥哥很气愤地说,我为什么要帮他,凭什么?

我很诧异,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哥是个很善良的人,即使平时脾气暴烈,但这次,事情好像不太一样。

真正的善良

哥哥讲出了原委:疫情前后,哥哥于心不忍,带着这孩子吃喝了几天,但这孩子,仿佛白眼狼,帮着外人欺负哥哥,哥哥气不过,才就此蹉跎了行善的念头。

这事,很小,看起来无非农夫与蛇的现实版,但背后有两点值得警醒。

真正的善良

02

第一点,关于孩子教养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环,幼年的经历,会伴随个体一生,看了很多书,很多心理学实验,这样的观念也愈发强烈。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去不复返的光线,那幼年,就是决定光照去向的关键角度,去往无光之黑暗,就此湮灭,还是去往寂静冷漠的现实,不停获得力量,去照亮一方。

孩子是一张白纸,决定他性格的,是外界。简单来说,我认可孩子是无辜的这一点,至少在接受初中教育之前,孩子的思想都是外界塑造的。

所以因为孩子的表现寒心不必,有所改变保持距离是常情。

真正的善良

03

第二点,关于善良。

善良并不是意味忍让,你不忍心打扰舍友睡觉,小心翼翼,却没人领情;你不想打断课堂教学,努力压抑去厕所的欲望,但于其他人而言,再正常不过。看过一个例子,孙俪义务捐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最后被反咬一口,就此不提公益。

其实这个问题,本质来说,还是在于大家对善良的理解。善良,不应该是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付出、给予,而应该是有限,有前提的帮助。

我从来不赞同一个外出旅游的女孩去帮助一个迷路的孩子,为什么?

你自己本身也是弱势群体的情况下,对群体弱势群体的帮助对你来说是一种风险,而对于一个身强力壮的当地小伙子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救人于水火固然值得称赞,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即使从行善的持续角度来说,你健康、完好地成长能做的善行善举,远胜于你舍身不顾,成就大义的一次牺牲。

真正的善良

04

最后,善良,要有度,这个度有两层:善行要适度;善念要适度。

善行要适度是说升米恩斗米仇,救急不救常,你可以帮忙,可以帮一把的,是暂时性苦难,你救不了,叫不醒一个懒散习惯的可怜人。

善念有度是说做善事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能力以及善事的本质,世上最怕的不是恶人做坏事,而是好人把坏事当善事努力去做;更要看清楚,善事本质,你比如说僧人放生,你放个海龟在溪水里,放个泥鳅在大河里,我觉得只是增加罪业,而不是修正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