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幣氾濫成災 借“區塊鏈”名義圈錢跑路

對於區塊鏈,有所為的,是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貿易金融、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和落地;有所不為的,就是借區塊鏈之名行圈錢、詐騙之實。對此,有關部門要立規矩強監管,廣大公眾要擦亮眼睛防被騙。

約32000多家公司業務涉區塊鏈

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基於密碼學等的數據管理新方式的一項技術。因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優點,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不過,通過調查發現,伴隨區塊鏈的興起,社會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亂象。

區塊鏈技術從2008年開始出現,憑藉獨有的信任建立機制,在貿易金融、公共服務、農產品溯源等領域應用價值巨大。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到2019年8月,全球區塊鏈產業累計投融資金額達到103.69億美元。我國區塊鏈產業在全球居於前列,企業總量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

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吳震說:“目前我們監測到的區塊鏈公司中,帶有‘區塊鏈’這三個字,或者它的經營範圍內帶有區塊鏈的,大概有32000多家,這個數量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經過實際監測,我們發現真正擁有區塊鏈技術,或者說擁有鏈的企業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大概也就是這個數量的百分之十左右,甚至不足百分之十。”

借“區塊鏈”名義圈錢跑路

真正擁有技術的不到百分之十,多數企業是在借勢或者造勢,有的甚至玩起了各種騙術。在網上搜索“區塊鏈”三個字,就會看到有區塊鏈項目火爆開啟、區塊鏈錢包開發等推介。但是,這些項目多數都是打著區塊鏈的旗號進行詐騙,搞資金盤,圈完錢就跑路。

專業人士表示,像這樣借用幾個專業名詞,宣稱高收益的,實際是赤裸裸的欺詐。今年8月13日,上海浦東警方通報了一起詐騙案。這是一款自稱區塊鏈養寵的遊戲,將區塊鏈和網絡養虛擬豬相結合,共享經濟,收益可觀。養虛擬豬15天后平臺收購,就有28%的收益。

警方提供的內部微信截圖顯示,實際上所有交易都是由平臺人員操控,甚至赤裸裸地把參與者稱作韭菜,公司隨時準備變更手續跑路。

今年9月11日,長沙市官方發佈消息,趣步公司涉嫌網絡傳銷、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已被立案調查。根據趣步的宣傳,趣步是區塊鏈加運動大數據,用戶只要走路、跑步,就能獲得“糖果”作為獎勵。“糖果”可以換購商品甚至提取現金,用戶只要每天走夠三四千步,每月就能至少賺200元,上不封頂,推廣趣步,還能賺到更多的錢。

趣步推廣人員說:“你只要肯努力,用心做市場推廣,到平臺打包上市的時候,你也是趣步的股東之一,將來你將擁有花不完的錢。”

對此,專業人士表示,類似區塊鏈養虛擬豬和趣步科技這樣,因為有所謂的平臺支持,打著共享經濟的幌子,相對來講不容易被識破。但實際上,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手段,本身並不創造價值,上面這些平臺只是借用區塊鏈旗號,與區塊鏈本身毫無關係。

傳銷幣氾濫成災,欺騙性極強

除了上面這些偽應用,調查中發現,隨著區塊鏈熱潮,危害最嚴重的亂象出現在數字貨幣上,這些項目將區塊鏈概念和金融知識、貨幣知識混淆在一起,混水摸魚,普通百姓根本難以分辨,欺騙性極強。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眼下能夠監測到的歸零幣或空氣幣達到755種,傳銷幣102種。

吳震表示:“歸零幣的主要特點,就是經歷了市值的大幅下滑,原來價格比較高,現在可能一路跌到不足原來的百分之一,我們稱之為歸零幣;第二種我們稱之為傳銷幣。實際傳銷幣和區塊鏈沒有太大關係,只是借用區塊鏈的炒作,進行詐騙。”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佈公告,明確指出,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等部門又聯合發出風險提示,指出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通過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今年涉區塊鏈法律文書566件

據央視報道,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區塊鏈為關鍵詞進行統計發現,截至今年11月15日,全國涉及區塊鏈的法律裁判文書共566件,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數字貨幣。專業人士指出,在眼下的區塊鏈熱潮中,最應該防範和加強監管的,就是所謂的虛擬數字貨幣,要加快推進相關立法。

專業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區塊鏈已經進入實際應用。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深圳,經過一年嘗試,到今年10月30日,已經開具1000萬張區塊鏈發票。基於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區塊鏈電子發票能夠有效規避假髮票,完善發票監管流程,可以解決發票流轉過程中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難題,降低經營成本和稅收風險。

在北京市海淀區不動產交易中採用區塊鏈技術,證件檢驗時間達到了秒級,程序減幅80%。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提供的一組數據,截至2019年5月,全國已成立區塊鏈產業園22家,其中20家為政府主導或參與推進。不過有研究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這些產業園有三成空置率超過50%,而從公開信息看,各地還有一批新的產業園正在規劃當中。

專業人士表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的,是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貿易金融、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和落地;有所不為的,就是節目中所提到的種種亂象,借區塊鏈之名行圈錢、詐騙之實。對此,有關部門要立規矩強監管,廣大公眾要擦亮眼睛防被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