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之前有朋友向我求助這樣的問題:女兒剛入學一年級,學習成績還蠻不錯。但有一次,班主任老師卻委婉地表示,班級裡陸續有小朋友反映自己丟了些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東西,還告狀說是自己女兒"偷"的。

朋友一聽,心裡立刻感到很生氣。畢竟朋友家教甚嚴,家境也不錯,給女兒提供的衣、食、學習用品不說是最高檔,也屬於十分不錯的水平。朋友想:"我家孩子什麼都不缺,怎麼可能拿別人家孩子的東西?一定是有人汙衊我女兒。"可過兩天,朋友為孩子清洗書包的時候卻傻眼了——孩子包裡真的有一些不屬於她的小文具。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看著書包裡零零散散的幾塊橡皮、不算精美的自動鉛筆,朋友心裡的想法百轉千回。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的女兒怎麼變成了一個"小偷"?作為媽媽,對女兒的教育究竟是哪裡不到位?孩子"小偷小摸"的行為對於崇尚道德,盡職盡責教育孩子的父母無疑具有打擊性。

聽到這兒,我不禁想為孩子們說句話:對於大多數2到7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腦海中並沒有清晰的"偷盜"概念,"小偷小摸"的行為也不能簡單概括為道德問題。如沈從文所說:"偷"是人們增進羞恥心、智育也發達之後的事情。幼年時期,孩子們的"偷拿"行為屬於可能出現的正常現象,因為孩子有偷盜行為就將孩子定罪為"品行不端"或"道德敗壞",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會對孩子產生心靈傷害。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兒童道德觀建立的四階段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道德認知發展"的四階段論,他認為兒童道德觀的建立是從他律轉變為自立,從客觀責任感轉變為主觀責任感的過程。父母要想把握孩子們"偷拿"行為的原因,還要從瞭解孩子們"道德觀"的建立過程開始。

1.第一階段:2到5歲,"自我中心"階段

這時期孩童對"規則"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認識,他們的行為舉動也不具有完全規則性。當成年人對孩子們的"偷拿"行為進行界定時,要意識到他們此時還沒有"自覺性",或者說"自覺性"較差。並且,他們在同學關係、親子關係、價值判斷方面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自我傾向"。以上文中小姑娘偷拿同學文具為例,或許她心中僅僅是"我想擁有這塊橡皮",便自然而然地拿走了他人的物品,而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偷盜"行為。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2.第二階段:6到8歲,"他律道德"階段

對於6到8歲兒童行為的限制,通常需要一位"權威人士"來為孩子明確行為準則。這個"權威人士"在學校生活中通常為老師,在家庭中則為較有話語權的大家長,孩子們對於這些人存在發自內心的崇拜,也會把他們的話看作行為的規範,和判斷行為正確與否的標準。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3.第三階段:8到10歲,初步自律道德階段

這階段的孩子們已經接受過一段時間"行為準則"的薰陶,他們的行為正初步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規範。同時,孩子們已經不再把他人的話奉作"絕對權威",而是開始意識到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也證明他們的思維正向"守恆性"與"可逆性"的共存轉化。皮亞傑認為,只有孩子們的行為由"他人限制下的自律"向"自我意識下的自律"進步,才算擁有了真正的道德。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4.第四階段:10到12歲,自律道德階段

這時期孩子的道德意識也被稱為"公正階段",因為在自我意識不斷完善發展,對世界的認知也不斷強化以後,他們的公正觀念和正義感達到高漲期。受公平公正道德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孩子的行為都會傾向平等,構築起新的道德判斷標準。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由此可知,兩到七歲的孩子即便有"偷拿"行為,家長和老師也不能簡單將孩子定義為"道德有問題"。不合理的道德批判不僅不利於這種錯誤行為的改善,還可能讓孩子受到心理傷害,起到負面效果。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略"偷拿"行為,一味放縱也會催動道德滑坡。

孩子為什麼會有"偷拿"行為?

許多家長可能會感到困惑,根據皮亞傑道德認知發展四階段來看,8歲以下的孩子們"偷拿"應該是普遍行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偷拿"行為的只是少數孩子,還有孩子特別頻繁地出現"偷拿"行為?實際上,除了道德認知水平的影響,孩子們是否有"偷拿"行為還存在明顯的個體差別,受家庭教育、榜樣作用、需求等等因素的影響。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1.沒有明確的物權意識

通俗來說,物權就是指人們對物品的支配權利,它包括所有權、使用權等。有明確物權意識的兒童,在接收他人物品時會有更多考慮,面對"喜愛"卻"未擁有"的物品,也會產生相應的自我約束。從而,這些孩子的"偷拿"行為會相對減少。

"物權"的概念不是生來便存在於孩子腦海中,它不僅受兒童年齡的影響,還和家庭教育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孩子的"物權意識"會得到提升;在日常生活裡,家長對孩子的不斷灌輸也能使他們產生"物權意識"。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2.孩子缺少心理關懷

有些朋友經常反映道:"家長為孩子提供非常充裕的物質,對孩子可謂有求必應,但孩子還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拿行為,這又是為什麼?"觀察發現,大多數物質生活飽滿卻依然"小偷小摸"的孩子,他們的精神需求往往沒能得到滿足。

對於兒童來說,父母的心理關懷是他們構築安全感的主要來源。當家長僅僅為孩子提供好的衣物、用品,卻不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會感到被忽略。這時,他們也有可能通過"偷拿"等錯誤行為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由於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引發的"偷拿"行為無關年齡,不加以引導還可能會更加嚴重。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孩子出現"偷拿"行為,家長應該怎麼引導?

1.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物權意識"除了在孩子的閱歷中樹立,還可以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輸。我們要注意,對孩子"物權意識"的教育不能侷限於價格高昂的消費品,也要體現在低廉的小物件中。在生活大小事上,我們要教育孩子不能輕易接受他人的物品,更不能私自把不屬於自己的物品拿走;或者說即便允許孩子接受物品,也要明確該物品屬於贈送,並非孩子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的。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讓孩子建立起"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不能拿",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減少"偷拿"行為的發生。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2.為孩子樹立榜樣作用

家長在引導孩子減少錯誤行為時,可以巧用寓言中的人物為孩子樹立榜樣,在平等交流的語言環境中幫助孩子意識到錯誤。同時,父母還要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實踐口中的道理。當孩子"偷拿"他人物品之後,我們要先引導孩子意識到"私自拿走他人物品"的行為是不對的,再帶領孩子勇敢承認錯誤,取得他人的諒解。此外,我們還要注意不要輕易對孩子進行道德批判。幼年兒童因為道德認知不成熟,在家長或老師為他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很可能讓孩子自暴自棄,產生進一步的錯誤行為。

當孩子偷東西,或許是正常的!心理學家:道德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

3.注重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並且要兼顧"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當孩子對某樣物品表現出強烈興趣時,家長可以考慮購買該物品的可行性,並且告訴孩子"購買"或者"不能購買"的理由,取得孩子的充分理解。除了為他們提供適當的物質,我們也要給孩子充分的心理關懷,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這有利於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減少由於精神不滿足引發的"偷拿"行為。

如盧梭所言,"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孩子在幼年時期出現"偷拿"行為,並不一定代表孩子"德行有虧",它只是意味著孩子需要家長耐心、正確地引導。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增進孩子的美德,讓他們成為"君子"而非小人,就從今天做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