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春遊”即興寫詩,至今老師教格律都在用,工整到沒朋友!

唐代的詩歌經歷了一個由古體詩為主到格律詩為主的變化,其中起到推動作用的詩人有很多,沈佺期和宋之問對之前的格律規則進行了歸納和整理,最終奠定了格律詩的形態,雖然宋之問的人品不敢苟同,但在詩歌體裁的發展方面確實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在初唐時期,還有陳子昂等人追求漢魏風骨,不去注重格律(這部分人的格律詩寫的也很好),到了盛唐年代,除了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仍以古體詩見長以外,其餘著名的詩人幾乎都是以格律詩為主要創作體裁了。


白居易“春遊”即興寫詩,至今老師教格律都在用,工整到沒朋友!


這其中,劉長卿號稱五言長城,王昌齡被稱作七絕聖手,賈島孟郊追求煉字,都在各自的領域創造著格律詩的上限。除了他們幾位,盛唐的詩壇上還有兩顆明珠,幾乎代表了格律詩的巔峰,一位是杜甫,一位是白居易。

杜甫被稱為詩聖,有著強烈的儒家情懷,甘願為天下蒼生獻身,一腔熱血澆築到詩文當中,情重、字工。流傳下來的千古名篇也不在少數,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句,被人譽為絕對,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白居易“春遊”即興寫詩,至今老師教格律都在用,工整到沒朋友!


而白居易的詩突出一個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因此在民間的流傳也特別廣泛,他也是第一批將詩歌的影響力帶到日本去的詩人,深受日本人的喜愛。這樣的傳播度與白居易詩歌工於格律所帶來的音律美是分不開的。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白居易格律詩最工整的一首,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拿這篇詩歌做例子給我們講的格律。


白居易“春遊”即興寫詩,至今老師教格律都在用,工整到沒朋友!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公元822年的時候,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杭州是個好地方,富庶、文化氣息濃,景色也好,是當時文人都心嚮往之的一個地方。白居易來到這裡當刺史,自然心裡也是開心的,由此開始了他對杭州山水的探尋和欣賞。

這首詩的第一句先從大處著筆,為讀者塑造一種整體的畫面感。孤山寺之北,賈亭之西,這兩處都是西湖邊的經典,前者是南北朝時期在西湖中孤島上修建的,後者則是唐代的刺史修建的,說起來還是白居易的前任。而後說水面上漲,幾乎與陸地平齊;水天一色,看著雲腳彷彿也低了一樣。一下子湖面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畫面感就出來了。


白居易“春遊”即興寫詩,至今老師教格律都在用,工整到沒朋友!


第二三聯開始,白居易將焦點放在了湖邊種種春天特有的意象上面。剛剛抽枝發芽的樹上,有幾隻小鳥飛來飛去,彷彿是在比著誰來的早,要搶佔這裡的地盤;不知道誰家梁下的燕子也開始了自己的築家工程,一趟趟的出門叼迴帶著初春氣息的新鮮泥土。春來花爭發,看的人眼花繚亂,幾乎要迷醉在裡面;而經歷了寒冬仍舊倔強的小草這時也覆蓋了大地,長到了馬蹄的高度。

這兩聯有許多值得稱道之處,一個是意象的選擇,早鶯、暖樹、新燕、春泥,以及下邊的亂花和淺草都帶有著濃濃的春天氣息,讀起來就覺得溫暖安然,彷彿置身於一片春暖花開的祥和之中。幾個意象裡,有大有小,有動物也有植物,有視覺也有聽覺,組成了一幅非常完整的湖邊春景。


白居易“春遊”即興寫詩,至今老師教格律都在用,工整到沒朋友!


景色描寫夠了,情緒也鋪墊的差不多了,白居易在最後一句裡直抒胸臆,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湖的東岸遊玩了,這裡的景色簡直百看不厭,楊柳彷彿一道雲煙般的屏障,在一派的淺綠新紅中,還有一道白沙堤橫在此處,更增意趣。

整首詩的起承轉合渾然天成,白居易將所有的感情都鋪墊在了景色中,使最後一句抒情的話語絲毫不顯得突兀。詩的語言生動活潑,自然而平易,沒有刻意的追求華麗辭藻,卻成為了關於春天幾乎最美好的描寫之一,這也符合白居易詩的一貫特點,通俗流暢。

最後關於它的格律,不僅韻腳用的嚴絲合縫,二三聯之中的對仗之工整更是讓人歎為觀止,完完全全的將格律詩音律和對仗上的魅力展現了出來。個人認為這首詩稱得上是格律詩的代表作之一,體現了格律詩創作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