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岗位都缺人!”听大咖讲创业故事,去“云聘汇”找心仪工作

目前,持续月余的2020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云聘汇”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中。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聚焦30类重点岗位招聘中高端产业人才,阵容豪华。


“我们什么岗位都缺人!”听大咖讲创业故事,去“云聘汇”找心仪工作


浦东的生物医药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可见一斑。那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又凭什么选择浦东?在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张江,经过近30年的砥砺前行,从零开始,实现从全球集聚到创新引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高地。


产业生态环境三十年磨一剑


1993年,罗氏全球副董事长初次来到张江,面对眼前的大片农田,难以置信地问项目负责人威廉·凯乐:“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但威廉对张江充满信心,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错,就是这里!”


“我们什么岗位都缺人!”听大咖讲创业故事,去“云聘汇”找心仪工作


此后,罗氏在张江顺利实现高速发展,完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全产业链的布局。26年后的2019年,投资8.63亿元、历时3年建设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在上海张江的罗氏园区落成。自此,上海成为罗氏继巴塞尔和旧金山后的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创新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也为罗氏提供了更好更多的市场机会。”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别是越来越多医药行业国际人才的回归和医药行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为罗氏在中国进行创新药研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看中张江这片热土的,不仅仅是罗氏,全球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如今,已有7家在浦东张江布局研发中心。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2019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770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02亿元,同比增长11%。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张江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额超过90亿元,2020年上半年园区企业融资额超50亿元。截至目前,浦东超过35家生物医药企业已上市,其中8家企业科创板上市、11家企业港股上市。


创新成本最低的医药产业高地


张江被誉为“创新成本最低,产研环境最佳”。在20多年前仿制药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张江硬是靠“创新”,把创新药市场这个“冷板凳”坐热。


如今,我国每批准3个1类新药,就有1个源自于张江。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CRO(研发外包服务)最活跃的生物医药创新地,并拥有从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中试放大、量产上市的完整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江做到了创新成本最低,获批率最高的佳绩,被誉为“中国药谷”。


“我们什么岗位都缺人!”听大咖讲创业故事,去“云聘汇”找心仪工作


2019年,浦东新区又有3个一类新药上市,其中绿谷制药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海洋大学联合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填补了国际空白。这将使全球近6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改善症状,重获尊严。


同样的,凭着一股子闯劲,无数张江人助推高端医疗器械蓬勃发展,成为张江智造的一张名片。


1998年,常兆华归国创业的首站,就选定了张江。“当时的郭守敬路,别说餐饮,连红绿灯都很少见。”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常兆华坚持了下来。现如今,常兆华创立的微创集团成为了本土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头羊。


逸思医疗,现已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完整肿瘤微创外科手术解决方案的医疗器械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腔镜吻合器,在今年疫情期间已进化到第三代。英诺伟医疗器械在国际首创的封堵取石导管获准上市后,产品份额已居国内市场首位,该公司新研发的一款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还拿到了美国FDA注册证……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医械市场的增速超过20%,远高于全球市场的5%,中国医疗器械品牌逐渐被世界认可,这其中,张江企业功不可没。


产业热土的最强吸引力


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着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而这一切的背后,核心是人才的推动助力。张江科学城,也是一座人才城。产业热土产生了最强吸引力:已有各类科技人才超45万,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外院士、中国两院院士,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创新人才。


2003年,“60后”陈春麟在张江创办了最初的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6年后,美迪西生物公司成为了在科创板首家上市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研发外包服务)公司。


2013年,潘讴东在张江成立了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年后,和元上海建立了国内首个采用一次性生产技术、用于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临床及商业化治疗所需多种重组病毒的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平台。


4年前,留学归国的张少典和马汉东考察了三个地方后,决定在张江创业,他们想做的行业非常新——医学信息学领域。“我们需要的人才要求非常高,既要有医疗背景、数据背景,还要有人工智能技术,在张江竟然能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才,对我们来说,太惊喜了。”马汉东说。


张江未来发展可期,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浦东新区举办生物医药产业“云聘汇”的原因。


活动上,美迪西创始人兼CEO陈春麟表示,未来企业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今年公司已经招聘了约500名员工,近两年内还将有1000至2000人规模的招聘需求。“化学、生物学、药学……我们什么岗位都缺人!”陈春麟说。


文字:严静雯

编辑:朱少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