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裡迎豐年,小康路上展笑顏

村南綠樹掩映,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村北金色遍野,千畝稻田,穗浪如海。退回十年前,在七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孫金寶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位於墾利城北部、黃河南畔的小村莊,會有如此景象。

“再過十幾天稻子就徹底熟透了。看這樣子,今年收成又孬不了,一畝地至少1400斤。”10月5日,站在自家稻田地頭,孫金寶薅了一把發黃的稻穗,用手搓了搓,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臉上。

七村隸屬於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有近七十年的水稻種植歷史。和孫金寶一樣,大部分人是子承父業,從小就接觸水稻種植。最初,村裡的水稻多分散種植,僅靠經驗管理,技術跟不上,靠天吃飯,收成低,村民的腰包一直是癟的,村集體收入一直也是“空殼”狀態。

前些年,村裡一些年輕人因為種植水稻收入低,紛紛外出打工。已經習慣了在土裡刨食的孫金寶,為增加收入,開始承包土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生產條件好一些了,雖然利潤還是薄,但多種幾畝地,整體下來收入會高一些。”孫金寶回憶,他家五十畝稻田,從插秧到收割,刨去僱用機械、購入生產資料費用,一年下來收入撐破天也就三四萬元。

轉機出現在2013年,國家提出“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鼓勵農民興辦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後,七村探索成立了“生金水稻專業種植合作社”,先後購入包括犁地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在內的機械,建起大米加工廠,註冊自己的“入海口”大米品牌,從購種、插秧,到管理、收割,再到加工、銷售,形成了“六統一”規範生產模式。

孫金寶和其他14名村民是首批自願入股的社員。他直言,合作社成立之後,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來如果租機械旋地需要一畝25元的費用,合作社的機械才10元錢;租用插秧機一畝地100元,合作社只需要50元;再加上批量購入生產資料省下的費用,一年下來,我這五十畝地就節約了一萬多塊錢的成本。”這些數據,孫金寶熟記於心。

更讓股民們欣喜的是合作社裡生產的稻米產量和價格。在合作社“六統一”規範生產模式運作下,七村引進國內稻米產量與質量較高的華東五號等品種,畝均產量達到了1500斤,在價格和市場上也優於同類產品。以去年價格為例,稻米市場收購價格是2.5元/斤,而合作社則以比市場價高出0.3元的價格優先收購社員稻米,再通過包裝和品牌將稻米價格設定在3.5元/斤出售。由於稻米質量較高,市場供不應求。

“咱們種地成本降了,產量和價格上去了,增收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孫金寶說,去年,他們家稻田純收入達到了10萬元。看到入社村民嚐到了甜頭,七村其他水稻種植戶也紛紛加入進來,最終七村實現了全員入社。

放眼整個七村,短短几年時間裡,村民藉助合作社的力量,人均收入增加到近2萬元,村集體收入也從5萬元增加到20餘萬元,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

如今,七村又將村南的撂荒地統一進行了整理,打造起以“稻香”為主題的溼地公園,讓這個小村莊在宜業的同時又實現了宜居,朝著小康之路闊步向前。(大眾日報記者:李廣寅 通訊員 於亞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