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区域教育发展短板

补齐区域教育发展短板

广昌小学学生在上英语课。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补齐区域教育发展短板

珠海香洲区振兴南湾教育。图为文园中学校长宋朝华与南屏中学校长邓媛媛签订联盟协议。

南方日报记者 冉小平 摄

“学校好,宁愿不住也要买个‘老破小’,为的就是让孩上个好学校。”这样的择校观念在珠海正逐步被扭转。

香洲区南湾片区是珠海主城区教育发展的短板,每年有不少学生择校,“家住南湾,学在新、老香洲”一度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日前,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局印发《香洲区南湾教育振兴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出台16条硬核举措推动南湾片区教育走出洼地,力争用3年时间把该片区打造成香洲教育新高地。

“大家齐心协力把南湾教育办好,为的就是让南湾片区的孩子就在南湾上学,不用再往香洲其他地方跑。”在日前召开的南湾教育振兴工作动员大会上,香洲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向与会人员发出这样的倡议。

●南方日报记者 冉小平

举措

构建“1+1联盟校”办学模式

根据《工作方案》,香洲区教育局将通过构建“1+1联盟校”办学模式,采取“联盟办学、内涵发展”思路,实现南湾片区教育“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洼地,三年见成效”的目标,以此促进香洲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将香洲教育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沿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高地。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香洲区教育局将加大政策支持,从优质公办学校中选拔年富力强、优秀肯干的校长、副校长到南湾片区学校任职,支持南湾片区学校校长重组中层行政班子。

据悉,学校优秀中层干部、学科骨干教师到南湾片区交流一年或以上,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干部提拔、先进推选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香洲区教育局设立“南湾强师专项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地提升南湾教师的专业能力。

实施路径上,香洲区教育局采取“1+1联盟校”办学模式。1所优质盟主学校与1所南湾加盟学校结成办学联盟,实现两校间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育资源共享。各组联盟校按照“一组一策”方式,建立起涵盖行政例会、教师交流、教学常规、校本培训、学生活动和家庭教育的整体机制。

教研与教学同等重要。香洲区教研部门加大对南湾片区学校指导倾斜力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南湾片区的区域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员每周至少一次走进南湾片区学校视导,进课堂听课、进科组教研。根据上一年度教学质量反馈,学科教研员深入到最薄弱的学校驻点视导。

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发展的根本。香洲区教育局鼓励南湾片区学校重新梳理本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发展愿景等,根据学校实际,努力发掘自身特点,从而形成“一校一特色”。

“现阶段主要开展‘1+1联盟校’模式,待经验成熟后逐步向‘1+N’或者‘N+1’发展。”朱秀湖介绍,“1+N”就是一所优质学校帮助多所薄弱学校,“N+1”就是多所优质校帮助一所薄弱校,鼓励南湾片区学校“抱团取暖”,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趋势。

出路

打造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

香洲初中小学发展质量整体领跑珠海全市。单以中考成绩来看,近几年香洲中考屏蔽生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同时,老香洲、新香洲都有优势学校,优质学校整体呈现矩阵状态。

不过,南湾片区教育薄弱是影响香洲教育整体发展的短板之一,也是香洲区域教育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

南湾片区为香洲区南屏镇及湾仔街道地区的统称。南湾片区现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公办学校10所、民办学校6所。长期以来,除少数学校外,大部分南湾学校教育质量处于香洲教育的相对低位,这也导致南湾片区不少家长选择择校,且多以新香洲学校为主,每天往返约20千米。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降温“择校热”的根本出路。在今年7月30日召开的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系统媒体监督员聘任会议上,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郑亚栋介绍,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和民办教育提升计划是当前香洲教育两件重要工作,也是补齐香洲教育发展短板、打造香洲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两大抓手。

郑亚栋说,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意在提升南湾片区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变教育洼地为新高地,努力让每一名孩子就近上学、就近上好学。

朱秀湖阐释,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是香洲区委、区政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和香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力将教育打造为“美丽香洲”第一品牌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香洲教育迈向全域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反响

首批六组学校实现结对帮扶

“南湾教育振兴计划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心工作,从人、财、物等方面对南湾片区重点倾斜。”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龚德万说。

南湾教育振兴工作动员大会上,珠海文园中学与南屏中学、九洲中学与湾仔中学、香洲一小与湾仔小学、凤凰小学与广生小学、香洲实验学校与广昌小学、香华实验学校与甄贤小学等六组学校结成首批“1+1联盟校”。六组联盟校负责人现场签订联盟协议。

“《工作方案》的出台和动员大会的召开,相当于为南湾片区教育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地处南湾片区的湾仔中学校长林仕尧说,南湾片区学校有了政策的托底、有了全面的布局,有了精细的谋划、有了主城区优质学校“一对一”的帮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更加有底气、有自信。

盟主校代表九洲中学校长姜楠认为,下一步学校将逐一落实方案细节,与联盟校湾仔中学共享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育资源,通过做好细节台账、落实教师交流机制、做好常规管理等内容,推动南湾片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振兴南湾教育,其目的是实现主城区全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朱秀湖介绍,此举可进一步缩小校际间差距,让孩子们在“家门口”都能上好学校。

■对话

香洲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

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会被稀释

在扶持片区学校发展方面,香洲区与珠海其他区选择了不同的路径:横琴、金湾、高新等区主要嫁接市外省外优质教育资源,帮助辖区打造龙头优质校,从而带动辖区学校整体发展;香洲区则整合辖区内优质资源,采取“1+1联盟校”这种二次分配方式帮助薄弱学校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1+1联盟校”模式是否会稀释香洲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是否会造成主城区教育低质量均衡发展?针对这些疑问,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香洲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

南方日报:当时怎么想到用“1+1联盟校”这种模式,而非集团化办学模式来振兴南湾教育?

朱秀湖:结合香洲区情和香洲教育实际,当时采取了“1+1联盟校”而非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1+1联盟校”相比集团化办学来讲,规模相对较小,帮扶更加精准、有效;二是“1+1联盟校”没有主次之分,联盟校双方是平等关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各方优势,充分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集团化有主次,帮扶比较被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授课方式上以集团化主体学校为主,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办学方式大同小异。

南方日报:每所学校师生配比是有相应标准的。现在采取“1+1联盟校”模式,由文园、九洲中学等优质校帮扶南湾薄弱学校,会不会造成香洲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

朱秀湖: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的情况。首先“1+1联盟校”不会破坏现有各自学校的结构(包括师资),只是在帮扶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优质学校内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市名教师等骨干教师继续在现单位教学,一学年有40次教学交流(其中南湾片区不少于30次)即可。

其次,“1+1联盟校”中两校主体平等,结盟过程中是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加上从教育原理上来讲,帮扶别人会使自己更加优秀。通过这种方式,联盟校的老师们会变得更加优秀,也会促进两校内涵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