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比个例,富人比概率

小时候,几乎90%的童鞋一定从家长嘴边听过这样的话:“你瞧瞧谁谁谁家孩子,人家爸妈根本没时间辅导他学习,不依旧考全班第一嘛!”

这句话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这句话中还有另一个几乎很多人没有发现的谬论,这个谬论一旦被大脑默认,将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穷人比个例,富人比概率

穷人看个例,富人比概率

除了别人家的孩子,其实还有别人家的爸妈。

越是在人口规模小的地方,别人家的孩子出现的频率就越多,在农村,全村的孩子几乎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邻里间特别熟悉,全校的尖子生就那几个,他们也自然成了村里其他孩子耳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每每考完试,妈妈的碎碎念就来了:你看看人家谁谁,他爸妈每天比我们都忙,为什么人家考第一,你也考“第一”呢?

文化背景不高的家长,在孩子成绩差的时候,最常见的批评语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爸妈,这直接导致一个可怕的现象,越是极端的例子,越容易成为这些家长对比的案例。

例如:你看看电视上从农村里走出来的那个孩子,当初人家每天走5公里山路去上学,父母外出打工,全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再看看你,考个本科都够呛。

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孩子成绩差的时候,首先会从自身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最近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不够?是不是孩子在班里的学习环境变差了?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找个家教辅导一下?

穷人比个例,富人比概率

昔孟母,择邻处。

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经数次搬家。

环境可以塑造人,慢慢改变人,好的环境成功的概率也会高。我坚定的相信,孟母是一个具有概率思维的伟大母亲。

2016年统计数据称:城市学生考入北大的概率是农村学生的6.18倍,而城市里升本的概率也远远超过农村学校升本的概率。

穷人的思维里,首先会将自己孩子和大山里那个比自己家坚苦地多地多的孩子进行对比,因为他们认为,他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都能成功,你为什么不能?一样是人啊!成绩不好一定是你自己的错。

真正富有的人则相反,他们会用孟母式思维去思考,是不是因为环境导致了孩子的成绩下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才能更高概率的成功呢?

穷人比个例,富人比概率

越与众不同、越另类的事物,越容易被热传,就像那些在农村没人看管的孩子,也许整个集镇100多名学生,只有一名能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那就是大新闻。

反而在城市里,父母绞尽脑汁辅助孩子学习成长,100多名学生中,考入重点大学的超过50%,因为太过平常,自然就不会被媒体和人们拿来宣扬。

用对比个例的方式来批评孩子的家长,更多的是在自我解脱,孩子学习没跟上不是我的错,是他自己的错,更严重的说是自我责任的逃避。

中彩票的新闻,我们每天听到,羡慕嫉妒没有恨。

今天有太多的人希望通过一张彩票、一段视频、一场直播这种概率极其低的方式追求成功,更不愿意花时间在年轻时沉下心去积累一些有质量的人脉、去读一些有质量的书、去做一些能长远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

有质量的人脉、有质量的书籍、有前景的工作,这些都是引导我们走向大概率成功的重要途径。

别只看个例了,记住那些买了一辈子彩票却依旧没中奖的人,比中过彩票的人高几千万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