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本土咨询!


中国矮人村位于四川省明阳寺村,“矮人村”老人不过80厘米据老年生活报报道, 四川省明阳寺村在经过两次神秘的全村人集体关节疼痛后,成了名副其实的矮人村。目前,800多人的村子里,中老年人几乎都是80厘米左右的矮人,其他年轻人身高集中在1.4米到1.6米的高度。

  中国矮人村资料介绍

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据老村长罗德山介绍,上世纪30年代,村人普遍感到髋部、膝部和脚踝处等关节疼痛,在那次持续疼痛开始后,村民们就停止长个子。那次疼痛发病一直到1954年前后才基本结束。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再次发生疼痛症状,这次主要是青少年。

  素有“船城”之称的四川省资中县地处川南浅丘陵地带,风光秀美,古迹遍布。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以沱江河畔资中城区的观光景点作为背景,创作出了蜚声海内外画坛的“资中八景图”。

  而让资中县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有个叫鸣阳寺的小山村,村中矮人众多,且矮得令人吃惊……难道现实之中真的存在一个童话里的矮人世界吗?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记者经过多方打听,辗转来到了资中县鸣阳寺村。

  为了生活方便,一部分矮人聚居在了村中的养老院里,尽管我们对矮人有所耳闻,但是当1米8多的记者站在矮人身边时,仍然不免惊讶——小矮人的身高大多在八十到九十公分左右。由于身材矮小行动不便,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但对于我们的到来还是格外的热情。

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当看到记者驾起摄像机要拍摄时,几个矮人赶忙回到自己的卧室打扫了起来。由于身材原因,他们的床一般只有三四十公分高,使用的被褥也比我们平时的尺寸小不少。

  由于养老院里还住着几个正常身高的老人,所以公共食堂的桌椅板凳仍然用的是正常尺寸的,这样一来矮人们坐在凳子上时,双脚是接触不到地的。在我们常人看来普通的碗筷,在他们面前也显得格外的大……

  生活中矮人们比起其他正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就比如说到十多里地以外的镇上赶集,正常人来回两个小时左右就够了,而他们却要走上一天……尽管生活中有些不方便,但他们仍然坚持:生活自理,努力种好庄稼,搞养殖也是一把好手。

  吃完午饭,几个矮人相约到二楼平台上晒太阳,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记者不禁在想:村中还有多少矮人,为何他们都生活在鸣阳寺村呢?

  村老支书罗德山说,这个村人最多的时候有80多人,矮人有30多个,最多的一家有6个矮人,现在最多1家有3个矮人。

矮人村出现的原因

  经过几天来的多方调查、采访,记者发现:这里所有矮人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经历!这些矮人在三、四岁的时候开始骨头痛,而且一疼就是几十年,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矮人的个子就停止了生长。

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就是这种突然发生的莫名疼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袭击了这个原本平和安宁的村庄!这种病就像能够传染一样,村民们接二连三地发起病来,先痛起来的成年人腿瘸了,后痛起来的孩子们关节慢慢变粗了,他们的身高也永远定格在了发病时的高度。

  一时间流言四起,村民们怀疑着身边的一切,有人说是当地人爱吃一种叫虫虫菜的野菜害了村民,很快漫山遍野的虫虫菜就被消灭光了。其实虫虫菜是一种四川农村百姓常吃的一种野菜,其他地区的百姓吃了并没有此类病症的出现,这就足以证明虫虫菜是被冤枉了。

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不明白:“身材矮小”的灾祸是从何而来的?曾经有人一度怀疑:是不是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的水质出了问题,才导致村民的身材变得矮小?因为有人观察发现:就连水井旁的庄稼也都长得不高……

  尽管矮人集中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但是解放后当地政府对此事也是高度关注,卫生部门联合地方大学,几十年来对鸣阳寺村的地下水和土壤的监测从未中断。然而,土壤水质的监测结果没有发现问题。

  既然,村里的这口老井的水质没有问题,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矮小症”呢?是饮食?水质?还是有着其他什么原因?


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这些身高1米左右的老人们,在敬老院里过着安详快乐的晚年生活。


世界罕见!资中矮人村的秘密!


老人们特别喜欢小孩,见到邻居家的孩子就忍不住去逗弄。

“要是没有党和政府,我们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哦!”4月5日,内江市资中县顺河场镇中心敬老院80岁的矮残老人陈光旭这样对记者说。

上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生活在资中县顺河场镇鸣阳寺村的村民陆续出现一种怪病,5到7岁的小孩突然脚腿疼痛,身体停止长高。紧邻这个村庄的其他几个村庄也发生这种怪病,苦磁沟村80余人中,身高在0.8米到1.4米的矮残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0%。

近年来,省、市、县的水文、地矿和医疗卫生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多次对“矮人村”的饮用水质、土壤、粮食和身体等跟踪检查化验。虽未找出病因,但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镇上盖新房,建敬老院,集中供养这些身受病痛折磨、终身未结婚的矮人们。他们的生活、医疗和各项社会福利有了保障,安度晚年。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本土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