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如今拍古装剧,为了节省成本,已经很少有剧组选择去故宫取景了。影视城用起来方便,还能集中拍摄节省成本。因此在不少古装剧中,我们都能看到相似的取景,拍摄时剧组也不去顾忌地域和时代的差异,是个古装实景就乱入。《庆余年》刚播时,也有不少观众吐槽,说里面好些场景跟前不久热播的《陈情令》撞了。《庆余年》剧组对这个事情并没有回应。其实《庆余年》中虽然有些场景和其他古装剧重复,但细节处真的能看出剧组在取景方面已经很用心了。在《庆余年》的世界里,年代的实景感已经被模糊了,但地域的景观变化没有被忽视,起码要让人能看出南方和北方的差别。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剧中的南庆国,处在大陆的南侧,气候温暖湿润,颇有江南气息。而北齐则在冬日寒冷的北方,气候方面也是干燥少雨。按理说,看剧的时候很少会有观众在意两个国家实景上的区别,但是《庆余年》把这些地域差异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北齐篇”上线以后,明显就能看出南庆和北齐景色上的差别,恰好和中国古典园林中,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差别对上了。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在古代,北方的园林大多属于皇家,南方的园林大多属于私人。皇族控制着天下财权,自然跟那些喜欢定居南方的文人墨客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做出的园子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游客的北京故宫和颐和园,就是典型的北方园林。而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的苏杭景点,便是南方园林的代表了。两地园林和两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各有千秋。

《庆余年》在取景时,就把南北方园林的不同特点考虑了进去,为观众呈现了颇有地方特色的北齐和南庆。让现实照进了梦想,《庆余年》考虑布景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步,是许多剧组都做不到的。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看个剧还能看出南北方古典景观的差别,以后出去旅游还能充当一把业余导游,就问你《庆余年》看得值不值?那么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南庆和北齐的景色具体有什么差别。

南庆和北齐的园林占地规模不同

通常来说,南方园林的规模要远小于北方园林。这一点在剧中体现的很明显。即便都是帝王居住的皇宫,北齐皇宫也比南庆的皇宫面积要大。且表现北齐的宫廷生活时,镜头涉猎的基本都是大场景。开敞的大殿,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等等。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再看南庆的皇宫,气势上明显就比北齐矮了一截。用肖恩的话讲,南庆的台阶都没有北齐的高,太后和庆帝居住的宫殿,规模都不是很大。长公主常呆的地方,也是一眼能望到头。叶轻眉住过的太平别院,远看就像个平常的大户宅邸,一点贵族的样子都没有。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南庆和北齐的景观用色不同

肖恩临死前,曾讽刺的说,南庆皇宫的大门做的不对,是个盗版。北齐的宫门是大红色的,模仿了神庙的颜色,而南庆的皇宫大门则用了棕色,抄袭北齐的设计还没抄对。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南庆的气候,就决定了他们皇宫的主色不能用大红。为了适应南方的炎热气候,黑和白才是南方园林的基调色。如果使用红色,冬天还好,夏天就会让气温升高,在园子里逛逛都不舒服。而改用白墙黑瓦,棕色大门,则能在天热时有效的反射阳光,降低体感温度,住起来更舒服。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范建的府邸,就是座典型的南方园林。他们家的后院全部采用白色墙壁,看起来古朴典雅,跟气势恢宏的北齐大红墙感觉完全不同。

南庆和北齐的水景设置不同

南庆雨水充足,气候湿润,冬天也不用担心气温降到零度以下。一年四季都可以观看到美丽的水景。随随便便造个人工水池,挖个过墙的小河,也能把大海的缩影移动到眼前。南庆人永远不担心这些人工创设的水景到了冬天会变成丑陋的大坑和暗沟,于是大力兴建人工小型水景,形式多样,活泼有趣。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北齐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一到冬天就漫天飞雪,想在小院中挖个水池,冬天就只能玩溜冰了,维护起来费时费力。索性就不修了。

看看北齐的皇宫里,偌大的空间没有一处水景,就知道北地在园林里弄点水景有多困难了。皇家都玩不起,百姓更不能玩了。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现实中的北方,在古代也是很少修建人工水景的。但是明清时期的皇帝们,还是比北齐的小皇帝会享受多了。直接用现成的山水进行改造,也能有不错的水景,面积又大,自净功能又好,还全年供应活水。财大气粗,就是惹不起。

没办法,北齐忙着和南庆打仗,哪有心思去改造自然山水呢?这种景色上的处理,也是很符合北齐国力不如南庆的剧情设定了。

南庆和北齐的景观对于空间的处理手法不同

我们经常用热情直爽来形容北方姑娘,用温婉含蓄来形容南方姑娘。如果这几个形容词能用来形容北齐和南庆的景色,也是很贴切的。

北齐的景观在空间处理上基本是大开大合,没有千回百转的设置游览路线。只要你进到一个空间里,目之所及的便是这个空间中存在的所有东西,没有什么藏着掖着送惊喜的小心思。而且北齐的景观空间,基本都是对称的,左边有个长廊,右边就修个一样的长廊,实在是银子多了没处花,就修上一圈的长廊,反正怎么看都对称。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南庆的景观空间就不一样了,到处的弯弯绕绕,曲折迂回,好东西都藏在拐角处。你永远猜不到你看到的下一个空间里有什么,该往哪个方向拐弯。也不讲究什么左右对称,只要安排的好看合理有意思即可。小空间里还藏了不少奇思妙想。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比如范家住的院子,你如果看的集数少,还真不知道他们家有几进院落,每个位置都是做什么用的。一会儿出现了白粉墙,一会儿又来一道月亮门。就在你不知道怎么去见范建的时候,一道长廊伸了出来,直接把你带到了范思辙推牌九的凉亭里。空间形状多变,路线曲折有趣,可谓是步移景异。风吹动院中不多的植物,影子就投到了白墙上,也别有韵味。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另外,南庆和北齐栽种的植物也不同。南方的竹子只有在南庆的取景里能看到,北齐就比较注重建筑的搭配,弱化了植物的点缀。

别说《庆余年》选景不用心了,北齐南庆景色不同可是有现实依据的


只看布景这一部分,就能体现出制作团队的用心。许多容易被观众忽略的小细节都被诠释出来,尽管在镜头前,布景出镜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秒,稍微懈怠一下也看不出太大差别,可这部爆款剧还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极致,考虑到了现实中的情况,准备工作做的很足,值得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