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書評】讀《活屍之死》——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

【原創書評】讀《活屍之死》——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

"載著棺材的粉紅色龐帝克靈車向北以驚人的速度飛馳而去......車身上既沒有Drpeppe汽水品牌的字樣,也沒有麥當勞專屬的黃色logo,好像會跳舞霹靂舞的靈活字跡寫的是嚇唬人的句子——'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

我想,任何一部小說若配上這段荒誕滑稽的開頭,都很難讓讀者將其與某種深刻主題聯繫在一起了。然而,山口雅也正是這樣一位作家,不但擁有構建虛擬現實以進行科幻推理的驚人想象力,同時也善於用詼諧幽默的筆鋒勾勒善惡人性、在嬉笑怒罵間直面沉重現實。而《活屍之死》之所以被奉為經典,除了在科學幻想背景下經典本格推理元素的絕妙運用外,也在於通貫全書的對於"死亡"這一傳統主題的精彩探討。

以自幼失去雙親、究其一生思考"死亡"意義、並陰差陽錯地變成活屍的龐克族青年為主視點,以大理石鎮墓碑村巴利科恩家族所經營的微笑墓園為故事背景,這部小說想不拿"死亡"說事都不行。主人公葛林對死亡難以擺脫的糾結與困惑、女友赤夏的"生命在於及時行樂"的主張、死亡學博士文森.哈斯之"memento mori(不要忘記你將會死亡)"、微笑墓園主人史邁利.巴利科恩之"聖人不是為了能夠活著而活著、而是為了必須活著而活著"、身為天主教忠實教徒的妻子莫妮卡對"末日審判"的強烈執念、墓園繼承人約翰.巴利科恩認為生者永遠大於死者的觀點、遺體化妝師詹姆士關於"死亡是迴歸自然、平衡狀態,加入永恆行列"的命題......所有這些觀點縱橫交錯、令讀者目不暇接,而等到故事尾聲、真相揭露時刻,讀者又會驚訝地發現,各個人物所執著的"生死觀",則正是促使他們在案件中執行某種特定行為從而使案件謎團得以形成的動機。

然而,所有這些"生死觀"絕不僅僅是作為"犯罪動機"而存在,當我們試著將這些思想觀念的東西從案情本身剝離開,便會發現它們原來可自成體系。如果將找尋不到生死意義的主人公活屍葛林視作一位買家,每個案件當事人視作其主張的"生死觀"的銷售商,那麼在故事尾聲葛林會購買誰的觀點呢?這是小說中存在的與"殺人事件"無關的另一別樣謎團。

在故事的結尾,解開案件真相的活屍葛林帶著女友赤夏從巴利科恩大宅逃出,駕駛標有"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字樣的粉紅色靈車一路向南飛速而去。靈車中的葛林漸感虛弱,這位活屍終於迎來了真正的死亡。而在生死彌留之際、在摯愛女友的身邊,葛林也終於體悟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個"生死觀",而這個被烙上"故事主人公專屬"標籤的統治全書的"終極真諦",竟然是來源對"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這句本出自龐克族混混之手的俏皮話的理性註解!

在我們試著分析"性愛"和"死亡"的"親兄弟"關係之前,首先需要知道這世上其實存在一種"不死之物"。作者借葛林之口道出了此物的真身——細菌。

作為地球上壽命最長的生物,細菌通過無性分裂的方式不斷增殖一模一樣的個體,由於遺傳基因完全沒有改變,所以子代和母代是等同的,分裂後的"它"依然是"它",細菌的世界裡,沒有"死"的概念。

【原創書評】讀《活屍之死》——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

可是,生物終究是要往上進化的,不滿足於只是作為細菌分身活著的它們,發明了一種了不起的手段:有性生殖。

通過有性生殖,生物個體間得以交換遺傳因子,從而進化再進化,並最終演變成為能夠思考生與死意義的人類。但是,正因為生物分成雌雄、並選擇走上用性來繁衍後代的路,它們也就失去了像細菌那樣靠無性分裂進行個體增殖的不死生命。性的代價就是死亡。所以——

"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

那麼,這樣的交換和犧牲值不值得呢?

儘管我們失去了永恆的生命,卻換來了每個人之間的差異性。從此,我們不再像細菌般活著,而是成為了獨立的個體,充滿個性、具有自我意識,併為了將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而不斷努力。因為人與人是如此迥然相異,便有了競爭,便有了進步,也便有了愛。不同的個體相遇、相愛、結合在一起,包容彼此的特異性,這些收穫本身可與長生不老匹敵。

因此,彌留之際,葛林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人生絕不是作為一顆球擺在球檯上任所謂的神肆意撥弄,而是要親手為這個世界制定劇本,為自己的生命寫下故事、劃下句點。也因此,他才會在最後對守護在身邊的摯愛女友說:"能遇見你真是太好了。"

學會如何守護自身的獨立性,學會如何包容他人的差異性,這就是上帝——如果上帝真的存在——賦予人類生命的意義。

合上書本,我陷入沉思。自己自幼便不甘隨波逐流,特立獨行,追求個性近於浮誇,以圖生活與眾不同充滿意義。也曾認真想要愛一個人,小心翼翼去包容那個迥異的非我世界。然而,無論彰顯自身,或是愛惜他人,我卻統統失敗。我不知道如何書寫自己的故事,因為找不到努力讓自己獨特的信念,而愛他人的心也早早死了。守護自身獨立是叫人痛苦的,包容他人差異是使人恐慌的,而我曾為了逃避這份痛苦和恐慌而自甘墮落,企圖回到細菌的生存狀態中去,人云亦云,麻木不仁。然而,縱使沒了苦痛,獲得永生,卻也不過是如活屍般行走人間。這是我不想的。

現在我覺得,不管成功與否,自己為了使生存變得有收穫而做出的點滴努力,為了學會愛別人而向差異世界伸手觸摸,其間感受的悲喜苦樂,本身也足以使我作為一個獨立完整個體而存在了。讓生命充滿上帝賦予的意義,讓自己在離開人間時不留遺憾,選擇走這條路是很辛苦,可是我想,既已走了這麼遠,為何不繼續走下去呢?

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其他任何別的人而感到自豪和榮幸,並且——

能遇見你真是太好了。

【原創書評】讀《活屍之死》——性愛和死亡是親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