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商朝后裔,为什么却学周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是商朝后裔,为什么却学周礼

论语

背景解读:孔子是鲁国人,可祖籍宋国。当年周灭商时,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将他们安置在宋国,特许宋国沿用商朝礼制。据说孔子先祖是商朝开国君王商汤。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深入解读一:丰富多彩的周礼难道就是这么吸引孔子?

孔子是因为周礼丰富多彩,比夏商两朝的礼仪复杂,才遵从周礼的吗?

他一身致力于克己复礼,见不得周礼的崩塌,可作为一个商朝后裔,难道就这么担心周礼的灭亡吗?

所以孔子这句话中其实隐藏了很多信息。这个理由不足以让孔子认定周礼。

应该结合他之前的话,综合解释。

孔子是商朝后裔,为什么却学周礼

礼器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深入解读二:丰富多彩加上可以认证对错,就足够让孔子选择吗?

丰富多彩的周礼,加上系统完善,可以认证对错,所以孔子选了周礼。

其实我们往往从中丢失了最重要的成分。

那就是周礼,是孔子顺应时代的选择。

孔子感慨于春秋时期礼制的崩塌,让人们恢复周礼,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可他为什么一边批评夏商,却鼓吹周礼呢?因为毕竟周,还是天子,还是有影响力的。他的思想,没有什么开拓性,只是选择了一个队,站住而已。

孔子是商朝后裔,为什么却学周礼

顺应时代

深入解读三:当今社会还恢复周礼?

这是基本不可能去做的,去做也是错的。因为这种东西脱离时代太遥远了。

克己复礼曰仁,我们给他一个时间范围,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这么说。

拿到此时此刻,则是完全不对的。不能与时俱进的观点,就称不上正确的观点。

孔子是商朝后裔,为什么却学周礼

投机罢了

孔子选择周礼,是顺应时代,或者叫政治投机。祖先对孔子真那么重要,就该选商礼。所以我们不要去看他说什么,而看他做什么,好话反正论语都说了一个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