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最近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寄生虫》,影片通过一家人坑蒙拐骗成功上位的故事隐喻的表达了它国阶层固化的矛盾与纠葛,与真实的寄生虫却毫无关系。说到寄生虫,很多人闻所未闻,其实它们无处不在,早年公共卫生还没有完善时,人体内也含有各种寄生虫,像我们小时候吃的宝塔糖就是打蛔虫的药,现在想要见到肉眼可辫的寄生虫恐怕只有宠物和鱼类身上了。本篇咱们就来聊聊作钓中常见的三种鱼类寄生虫。

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我们在野钓时经常会钓到很多奇葩的鱼,常见的有豁嘴鱼、无嘴鱼、身体畸变的残疾鱼,钓友们会给它们起个很响亮的名字:“鱼坚强”。自然界就是那么残酷,还有一些鱼儿也饱受寄生虫的侵害,如标题中提到的三种肉眼可辫的鱼体现象是锚头鳋、面条虫、红线虫所导致的,这也是我们作钓过程中最常见的鱼体寄生虫。

除了这三种肉眼可以识别的寄生虫外,我还见过原地打转的鱼类,据说是寄生虫侵入脑部感染了鱼的神经产生的现象,还有在库钓时经常遇到大个体鱼类溜边缓慢游动也多是感染了寄生虫,还钓到过头顶着两个大包的鲫鱼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下文就以我的作钓经历来谈谈以上列举的寄生体。

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鱼身上的红斑——锚头鳋

锚头鳋应该是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我们在作钓时经常钓获身体带红斑的鱼类,多数是锚头鳋所为。我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是这样解释的:

锚头鳋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只有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长约1厘米,发病常见春、夏、秋三季,能过冬。寄生在鱼鳞之下会使鱼类体表发炎出血红肿,影响鱼类进食与呼吸并伴有多发性疾病导致死亡。

在我的作钓经验里,每年的四月温度上升时钓获的几率较大,可以说野河、水库、天然湖泊都有鱼类发病的记录。在高发期,一些管理场会通过撒药治水的方式对鱼进行治疗,比如我们本地的杨洼水库就存在频繁撒药的行为,但是在撒药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鱼类是很难开口的,所以遇到这种行为时还需谨慎出钓。

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鱼体身上有明显的红斑

鱼肚里的面条——双线绦虫

双线绦虫又称舌状绦虫、面条虫,顾名思义其形如宽粉面条,肤白体长是最易辨别的寄生虫。据资料显示:

双线绦虫的成虫寄生在水鸟大肠中,鱼类是它的第二中间宿主。虫卵随同粪便一同排到水里,在水里孵出钩球蚴,被一种细镖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鱼吞食了感染有原尾蚴的细镖水蚤后,原尾蚴穿过鱼的肠壁到达体腔,发育为裂头蚴。病鱼再被水鸟捕食,裂头蚴在水鸟肠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再循环。

说到面条虫我想起了早年发生的事,当时跟父亲承包工程,食堂里购买了一批鲤鱼开膛破肚后即发现了大批的面条虫,大家都没见过这种生物误以为是鱼油,就这么生生的下锅炖熟吃掉了,现在想来我小时候养成不吃鱼的习惯还是有好处的。

我是在2014年库钓中钓获带有面条虫的翘嘴的,地点是本地大湖水库,该水库存量最大的就是翘嘴鱼,个体在三两之间很轻易的就能爆护。我不爱吃鱼也不杀鱼带回家后多交给媳妇处理,于是在多条翘嘴的肚中发现了面条虫,那次我很认真的审视了它们,真的会蠕动!自此,绝了让媳妇杀鱼的念想。同时期很多钓友也发现了面条虫,大湖水库因倾倒粪便招致寄生虫的恶名传播开来。实际倾倒猪、牛、鸡的粪便是养殖水库常用的肥水办法,水质偏肥有利于鱼类的生长而面条虫则真不是因此而产生的。

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请自行脑补

鱼尾有红线——嗜子宫线虫

鱼尾巴肉眼清晰可见红色丝状物,这是嗜子宫线虫也称红线虫,我之前因为面条虫的影响对鱼类寄生虫已有所了解。据资料显示:

嗜子宫线虫病分为鲫似嗜子宫线虫和鲤似嗜子宫线虫,分别侵害鲫鱼和鲤鱼,可以同时引起鳍条的充血,内基部发炎,鳍条破损。鲫似嗜子宫线虫繁殖时,钻破鳍条,把部分身体浸到水中,靠渗透压而胀破身体,使幼虫散落到水中,胎生。

三月末天气回暖,我和朋友相约去本地张集镇贺楼大钩作钓,当时钓获的鲫鱼尾巴上就有很明显的红线虫,事后证明河水水质偏肥的水体极易感染红线虫,而野外河道由于无人治理所以会出现鱼类不断感染消亡再感染的死循环。

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鱼尾有红色线状物

三种寄生体的处理方式

高温灭菌:据科学分析鱼类身上的寄生虫高达数百种,肉眼可辫的还有鱼怪虫、白点虫、九江头槽绦虫等,更多的虫体需要显微镜方能看出,那么常规情况下,高温灭杀是食用的最好办法。本文所列举的锚头鳋可以用刀挖掉病体,面条虫可清除后洗净鱼腹,红线虫可剁去鱼尾再经过高温蒸煮即可食用。

就地掩埋:锚头鳋与红线虫可直观辨认,面条虫则需要一定的判断,繁殖期之外的大肚子或明显与自身不成比例的肚腹多数是面条虫生长挤压内脏所致。在不想食用的前提下可就地掩埋或扔掉,防止放生后对水体其他鱼类发生感染。

个人建议:含有寄生虫的鱼类最好不要食用,毕竟是病鱼口感较差更不能生食,诸如鱼生、刺身、烧烤等生鲜冷食多数会有寄生虫卵的存在,尤其是各种绦虫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鱼体带红斑、肚内存面条、尾巴有红线,钓到这三种鱼最好埋掉

最后的全文总结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寄生虫所处鱼身的位置、辨识办法以及处理方式。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寄生虫是自然界很常见的一些生物,只要不直接接触或食用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从钓鱼人的角度出发,在使用一些虫饵或抓取野生鱼类、动物时应避免接触手部有伤部位事后勤洗手即可。据科学分析,野生鱼类的营养成分与养殖鱼类相差无几,相反的是野生鱼类受水源污染、寄生虫繁殖的影响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还是尽量不要食用为好。

我是乐园之失,一个钓鱼领域创作者。如果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加个关注。本文为原创头条首发,站外转载需授权,感谢阅读!(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