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差異太大要“改變”?醒醒!成年人的愛情:和而不同

夫妻差異太大要“改變”?醒醒!成年人的愛情:和而不同

作者:謝際春 阿達麗

圖片:攝圖網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情感答疑解惑,法律扶助點播,找小婚家呀!——小婚家


01

老師:


我和老公相識100天,在雙方父母的要求下結婚。婚後,發現彼此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相差很大。


他是一個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的人,但我卻希望日子能過得“有質量”。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外出吃飯,他希望能吃飽,但我卻希望能找個環境好的。


生活中這樣的分歧還有很多,是我需要改變,是他需要改變,還是一起改變?


謝際春

北京布穀鳥心理諮詢中心


對於生活品質,大家都追求,但要注意每個人對其界定不一樣。


就拿你舉的吃飯例子來說,不能用“吃飽”和“環境好”來簡單判斷誰的理念更好或分出生活品質的高下。吃飽不也是一種簡單到極致的美嗎?而不囿於物質生活,本身也代表一種高品質的生活,你不覺得有點超凡脫俗嗎?


只要不去有意無意地劃分對錯、高下,分歧就只是不同而已,而且很正常。並且,你們就是相識1000天,該有的分歧也還在那裡,也不一定非要改變。


可以有許多選擇和應對策略,從最積極的欣賞、接納到最牽強或最痛苦的妥協與改變。我常開玩笑,如果世上每個人都和自己一樣,那該多無聊和恐怖啊!我們會失去好奇心,也無法學習到任何新的東西,甚至連吵架的機會都沒有。


夫妻比較好的境界即為“和而不同”。


以吃飯為例,如果你們對待分歧的態度一致,清除伴隨或隱藏的不良情緒,既可以約定有時一方陪著另一方,也可以時不時各吃各的呀。


在不是原則是非的問題上,不強求自己或對方改變,而是自在地做原本的自己,才是愜意的生活。

02

老師:


10歲的兒子不喜歡幹活,我就用金錢獎勵的方式來鼓勵他:刷碗5毛錢、洗襪子1元、拖地2元……錢不多,兒子卻很踴躍,而且活兒也幹得不錯。但我沒想到,後來他下樓給媽媽送鑰匙也要價1元,幫忙照顧小弟弟也要5元錢。


我不想再物質獎勵了,但希望孩子能養成幫家人分擔家務的習慣。


阿達麗

晨帆心理中心兒童心理專家

“阿達麗孕產媽媽熱線

400-0520-380”創辦人


在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用物質來獎勵,表達的是我們對孩子某個行為的肯定、鼓勵和“你要繼續這樣哦”的期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要有讓這種方式逐漸淡化、拔高的能力。因為孩子一天一天在成長,10歲孩子已經從外在往內在發展了,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採用的方法,也要有發展和提高。


父母要尊重孩子凡事都想用錢來計算的欲求同時,還要將他往更寬廣的方向引導。


和孩子一起,討論哪些事項是長了這麼大的男子漢應該做的,哪些是做了後讓父母驚喜的。而驚喜的事情,則可以獎勵。


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要這些金錢獎勵的動機:比如攢了這些錢想做什麼?和孩子一起進行一場遊戲,讓他列出每天想用錢做的事情的清單。


媽媽也可以在旁邊列上自己為孩子做事的清單,標註上值多少錢,讓孩子通過比較,明白很多事情也可以因為愛、責任、信任和開心去做,金錢不是做事的唯一動機。


當然具體的方式,還需要父母在對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找到一種不露痕跡的適合他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