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性侵案思考:有沒有第二個惡魔,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近期上市公司高管鮑某明性侵“未成年養女”引起巨大爭議和憤怒,社會上口誅筆伐的聲音出現一面倒的情景。


養父性侵案思考:有沒有第二個惡魔,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能不能幫幫我”

我在網上看到了其他性侵案,觸目驚心!原來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判決書中,曾披露數起涉及養父強姦未成年養女的案件,甚至有被害人初次遭受性侵時僅4歲多,其養父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此類案件多發生在家中,且犯罪行為持續時間長達數年。由於被告人和被害人為養父女的特殊關係。

案例: 貴州養父性侵案

2017年8月7日,貴州省望謨縣人民法院審結的一起強姦案中,被告人系被害人的養父。該法院認為,被告人利用其優勢地位對幼女實施強姦犯罪,其行為應認定為“情節惡劣”,應從重處罰。判決書顯示,貴州省望謨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3年,被告人哈某鋒與妻子王某帶養女哈某到廣東打工,準備安排其養女哈某在廣東讀書,其間的一天,被告人哈某鋒在廣東租住的房屋內對養女哈某(2002年10月17日出生)實施強姦。之後,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26日,被告人哈某鋒在望謨縣坎邊鄉翁道村許高組87號自己的家中多次對養女哈某實施強姦。

案例: 廣西四歲幼女性侵案

2019年3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的一份強姦罪判決書顯示,被告人和被害人為養父女關係。被告人在庭審過程中辯解,其並未威脅過被害人。判決書顯示,公訴機關指控,被害人龐某於1997年被被告人龐某興收養。從龐某四歲多開始至2018年2月,龐某興長期對龐某實施姦淫。

案例:紹興養父猥褻兒童、強姦案

2017年6月,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猥褻兒童、強姦案件。該案中,存在被告人的生殖器與被害人的生殖器有否接觸、被害人報案是否可能存在報復被告人對其的管教,從而影響其報案的客觀真實性、被告人是否採用了脅迫的手段、被害人的年齡問題四大爭議焦點。判決書顯示,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王某龍與被害人王某(2001年11月20日出生)系養父女關係。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間,被告人王某龍利用其撫養關係,在紹興市越城區東湖鎮五和村沈江19號家中多次對被害人王某3施性侵犯,其中猥褻1次,強姦2次。

注:以上案例來源鳳凰網-南方都市報


養父性侵案思考:有沒有第二個惡魔,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我不想沉默,但有誰可以幫助我”

我心底有個聲音在吶喊:為什麼?救救孩子!怎麼能有如此厚顏無恥還給自己申辯的人!在鮑某明的案件中,現如今雙方各執一詞,雖然輿論更偏向像女孩一些,但是殘酷的地方就在於是否能找到關鍵性的定罪證據,我們都希望惡魔能得到應有的懲罰。初此之外,社會上我們身邊還有多少隱藏在暗處的惡魔,隨時準備對孩子施暴呢?對此,我有幾點想說:

01 孩子的父親在哪?

在看到以上養父性侵女孩的案件中,父親幾乎都沒出現過,基本是未婚先育或離婚同居的母親帶著孩子,養父趁著母親不在現場的時間差對孩子施暴。還有在與孩子交談的過程中,“養父”這個角色和身份還孩子是不是清楚的知道?在浙江紹興上虞務工的四川男子阿根今年39歲。他喪盡天良,多次對自己未成年的養女小芳下手。後來小芳發現已經有50多天沒來例假了,於是由媽媽陪著她去醫院做檢查。檢查的結果是,小芳已經懷有身孕。在母親的一再追問下,小芳終於道出了實情。此時,小芳終於從媽媽口中得知,阿根是自己的養父(此前一直以為是親生父親,不想父母離婚選擇沉默)。小芳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了派出所報案。


養父性侵案思考:有沒有第二個惡魔,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02 還有沒有其他人涉嫌其中?有沒有鮑某明第二?

在這個事件生母與養父之間的社會地位差距很大,他們是通過中間人認識的還是什麼途徑認識的?我在所有的報道里面都沒看到這樣的一個人,會不會背後有這樣一群人間惡魔?我們會找到他們嗎?


養父性侵案思考:有沒有第二個惡魔,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03 孩子性教育問題從娃娃抓起

性犯罪每年都有大量的醜聞報道爆出,大家都會呼籲要給孩子提前普及性知識。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幾點想分享:

(1)孩子從幼兒園上學開始就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性侵幼女案件給我們一個信號:孩子要怎麼保護自己?孩子的防範意識沒有成年人那麼強,那麼作為孩子媽媽希望他們能從小和孩子說一些必要知識,例洗澡的時候除了媽媽婆婆奶奶,就算爸爸幫你洗澡也要有媽媽在場的哦;我們可以和小夥伴擊掌,擁抱,但是穿泳衣泳褲遮住的地方,就不能讓別人碰,除非醫生幫你檢查身體也要媽媽在場的時候才可以碰,如果有人碰到他了,無論發生了什麼都要馬上告訴媽媽或爸爸。

(2)觀看性教育動漫短視頻

如果父母覺得尷尬,可以先播放一段性教育段視頻給孩子看。看完之後問孩子,關男孩女孩、生理健康、親密性話題穿插等等。父母可以糾正錯誤信息、將概念和生活情境連接在一起給孩子描述場景。除了事實的提供,也可以讓孩子對這些內容練習自我判斷。

(3)照顧者名單和愛心圈名單

如果允許的話父母可以列一張“照顧者”名單,名單上面的可以討論和觸碰私密部位,孩子知道名單上的人可以看,談論和觸碰隱私部位,只有在要給孩子洗澡或者隱私部位受傷的時候才能這麼做。告訴孩子只有和壞人獨處的時候,他們才會受到傷害,並且永遠都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如果允許的話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愛心圈”名單,哪些人可以擁抱,親親,和愛孩子的。要記住兩個名單是不同的!


如果孩子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教育,也是預防犯罪最有效的措施,教育成本再大也比不過無知的代價。


作者:我是凱斯,給你正能量滿滿的情感分享。想知道更多的正感內容,請關注我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