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學來一個對付高血壓的“絕招”,十多年沒吃降壓藥

上週五一大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急診,來了一位胸痛患者,老人家說自己胸痛了一整個晚上,一直挺到天亮才來醫院。


‍急診發現老人心電圖st段是抬高的,分析出現了心肌梗死,‍按照流程,儘快給他進行了造影檢查。‍第一管造影劑打進去的時候,‍醫生嚇了一跳。

老人學來一個對付高血壓的“絕招”,十多年沒吃降壓藥

整個主幹末端還剩“一條縫”,‍而且整個左冠系統基本上血管非常稀少。前降支開口處,99%狹窄了。


而且對角支完全閉死。

老人學來一個對付高血壓的“絕招”,十多年沒吃降壓藥

結合心電圖分析,老人這次的症狀是由迴旋支引起的,醫生為他修復了這支血管。有驚無險,老人下手術檯轉入重症監護病房。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心梗呢?


詢問病史,醫生髮現了一個“離奇”的病因。


老人家是個教育工作者,平時喜歡看看書,還很喜歡一些養生節目,喜歡一些健康保健知識。一次的偶然機會‍得知這樣一個信息:“只要低壓‍‍不高於90毫米汞柱,‍‍不需要吃降壓藥”。


他有高血壓,平時都在150/60㎜Hg,卻從來不吃降壓藥,就是因為“只要低壓‍‍不高於90毫米汞柱,‍‍不需要吃降壓藥”的觀點深入他的心。


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王彥富說:“老人的這種說法是比較片面的,‍‍也或者是別人說的比較全面,‍‍可他只抓住了這一點,就覺得自己低壓一直沒有超過90,‍‍不需要吃降壓藥。這一點,跟他血管的病變‍‍這麼嚴重,‍‍是逃不開關係的。‍”‍那麼老年人該如何正確控制血壓呢?‍‍


王彥富醫生給出瞭解釋:老年人的高血壓,一般我們都叫“老年高血壓”,‍‍收縮壓(高壓)高,‍‍我們就說這個老年人是“高血壓”。‍‍老年人因為動脈硬化的問題,血管彈性會下降,‍‍舒張壓(低壓),‍一般都是比較低的。老年人看血壓高不高,要看收縮壓(高壓),而不是看舒張壓(低壓),‍不能以舒張壓是否高於90毫米汞柱,來判斷是不是屬於高血壓,是不是需要吃降壓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