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谨以此文献给第25个世界读书日

文/王桂兰

人可以没有金钱、没有荣誉、没有地位,但决不可没有灵魂,因为,没有灵魂的人是孤独的、空虚的、寂寞的、也是悲哀的。冬去春来,日月轮回。物欲横流,世事沧桑。唯有书籍在千古浮沉中积淀、积淀、积淀出醇美而可口的仙露琼浆。滋养人们枯竭的心灵,捍卫人们心灵的净土,让人生不老,灵魂永铸。

从兽骨到树皮,从竹简到白纸,太长的历史演变,太多的岁月沧桑,有了今天的书籍,饱含美丽文字,叙写壮丽篇章,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最忠诚的伴侣、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难怪莎士比亚曾一再高呼: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与气质,可以提升人的灵魂与品味。可以端正人的言行举止,更可以为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指明航向,净化空气。

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可是,抽样调查告诉我们,犹太人年均读收65本,俄罗斯人年均读书35本,而中国人年均读书则不到5本。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一个没有阅读化的社会不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个没有阅读化的城市不是一个和谐的城市;一个没有阅读化的家庭,他们的房子没有窗户的;一个不懂阅读的人是一个不会铸就灵魂的人。

“水养人,书养心”。翻开书页,陶醉意境,品味书籍赐予我们的宁静吧。听!《红楼梦》中凄美哀婉的宝黛爱情成了千古绝唱;看!《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岗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成了绝世画面;《西游记》中师徒走过冬夏,历尽艰辛,告诉世人:路在脚下!《三国演义》中又蕴涵了多少人们对明君贤臣的寄托。

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人靠心灵伟大,心靠书籍润泽。”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也许你还记得法国维吉尔那座漂亮的小城。读了小仲玛的《茶花女》,也许你还记得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读了莫泊桑的《羊脂球》,也许你还记得那路上的冰冻,那惨淡的钟声,那颠簸的车轮,还有羊脂球痛苦的哭声。读了威廉·贝纳德的《哈佛家训》,你会懂得品行是站立的基石;梦想是装点岁月的风景;真爱是永恒不息的心跳;成功是奋斗人生的酒杯;思维是通向真理的捷径;心理是抚摸意念的手指;智慧是呈现意志的张力;创意是了无痕迹的匠心;勇气是真正无畏的面对;觉悟是朴实无华的光芒。

“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读书,你会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你会感受杜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浪漫;你会感受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惬意;你更会听见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祝愿;还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更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

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词歌赋,浸透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汗水;名著佳作,闪烁着多少文人墨客的智慧。难怪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一个好的社会,就像诗歌使人浪漫,数字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得那样,书籍对于我们人类,将永远蕴含着无穷的魅力。读书可以智慧人生,可以使灵魂升腾。我相信:读书将会让我们把事业进行的更丰富、更精彩、更从容。

阅读不仅在提高着我们的灵魂,也让我们在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要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了。是啊!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无疑是釜底抽薪,如果缺少阅读,对于个人性的养成是致命的一击。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积淀太少,感受力必然下降;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狭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读书,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

读文学,升华情感;读哲学,引发睿智;读历史,烛照现实。读天文,读地理,读科技,我们便会认识整个世界,看清脚下的位置,知道应该向哪里迈步走去。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吧,陶冶我们被繁杂生活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吧,矫正我们因忙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吧,丰富我们因机械生活而变得单调的心灵。

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潜心阅读,阅读书中的思想;阅读书中的精神;阅读书中的真理;阅读中国和世界文化积淀的绮丽。

潜心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求是,在求是中生活。

潜心阅读,让阅读,给我们的形象添一些厚重的质感;让阅读,为我们的工作添一些巧妙与机智;让阅读,滋养我们的天之浩气、地之灵气、人之正气。

潜心阅读   灵魂永铸


当钟声响起,当尘埃落地,当又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当又一个年轮碾过轮回,我们应该明白,岁月馈赠我们的最好礼物,不是鲜花、不是掌声、而是书籍。它让人类远离浮躁与平庸,走进渊博和卓越。为了素质的提高,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民族的崛起,让我们记住一个不变的誓言,那就是:潜心阅读,灵魂永铸!

(作者系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实验中学副校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