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江蘇蘇州市姑蘇區。

姑蘇地名由來

姑蘇名稱來歷:上古大禹在太湖地區治水時,有一得力助手,名為“胥”,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在水退後被封於此地,因此從那以後這一地區就稱為“姑胥”(“姑”為當地土語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而在古代吳楚地區“胥”“蘇”同音,所以慢慢就寫作“姑蘇”了。

地名看中國:江蘇蘇州市姑蘇區。

最早記載“姑蘇”兩字的典籍文字:《史記·河渠書》“上姑蘇,望五湖”。《國語·吳語》“入其郛,焚其姑蘇,徙其大舟”。《韓子·喻老》“句踐入宦於吳……故能殺夫差於姑蘇”。《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出入遊臥,秋冬治於城中,春夏治於城外,治姑蘇之臺。”《墨子·非攻中》“至夫差之身……自恃其力,伐其功,譽其智,怠於教;遂築姑蘇之臺……”《越絕書》“秋冬治於城中,春夏治姑胥之臺。”《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丁亥入吳,焚姑胥臺。”《潛夫論·邊議》“事有激會……孟明補闕於河西,范蠡收責於姑胥。”《淮南子·覽冥訓》“過歸雁於碣石,軼鶤雞於姑餘。”高誘注“姑餘,山名,在吳。”

姑蘇歷史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4月30日,劃蘇州為市。1955年10月1日起,蘇州市各區改名,東區改稱平江區,南區改稱滄浪區,西區改稱金閶區。2012年9月1日,經國務院、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設立蘇州市姑蘇區。

截止2018年,姑蘇區下轄8個街道:白洋灣街道、平江街道、金閶街道、滄浪街道、雙塔街道、虎丘街道、蘇錦街道、吳門橋街道。

地名看中國:江蘇蘇州市姑蘇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